洪媚‖故乡在粤西(情愫/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8-1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乡关何处是  悠悠弓湾河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暮色笼罩,故乡在西,我站在楼顶,一次次地向西遥望故乡高车头,那个绿莹莹的小村庄,怀恋弓湾河,那条水晶晶的小河。

村前是一块块不规则几何图形的绿色稻田,村边是青纱帐似的桑叶地,远处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白云如玉带绕山间。一间间粤西特色的农家小院静默在纯净透明的阳光下,房前屋后,阡陌交错,鸡犬相闻,翠竹、龙眼树、仁面树、黄皮树点缀其中,苍翠欲滴,一声声掠过树梢的鸟鸣如天赖之音。村后是那条养育了高车头祖祖辈辈的母亲河——弓湾河。

坐落平畴又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却不孤僻冷傲,颇有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意境,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故乡。

弓湾河属漠阳江支流,百度地图上的名字叫“白水河”,我固执地叫她“弓湾河”。“弓”如其形状,“湾”自带诗意,比“白水河”好听得多。刻进骨子融进血液里的名字是永恒不变的。

乡村之美,离不开河,有河处即有美景;乡村之乐,离不开水,有水处即有乐趣。

那个以梦为马的年代,祖国的每条河流都清澈透明纯净,弓湾河亦如是。

那时的弓湾河,“一湾江水绿,两岸翠竹青”。河水碧玉般清澈见底,清波漾漾,各种叫不出名的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河底千奇百怪的鹅卵石任人踩任人捡;两岸成片的翠竹倒映河中影影绰绰;河滩水草丰茂,铺陈成巨大的绿毯子延伸到天边,孩子们在这个天然牧场放牛是一件快乐的事。不用上学的日子,只需把牛赶到河边,把牛绳往牛角上一缠,任由牛儿吃草或撒野去,不时传来牛儿“哞哞”叫声,就知道牛儿没走远,三五个放牛娃凑一起捉蜻蜓、扑蝴蝶、堆沙子、捡河石、打鱼炮……玩得不亦乐乎。直至日落时分“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或骑或牵着牛儿悠悠然地回家。

那时的弓湾河,一切都是原生态的。随时可见捕鱼人撑着竹排在河里撒网捕鱼,几只鸬鹚一会昂首站在竹排前面,一会箭一样钻进水里瞬间给主人叼上一两条鱼,若是捕鱼多,主人也会奖赏鸬鹚一两条小鱼。家里来了客人,奶奶会到弓湾河边向捕鱼人买上一两斤河鱼或炸或蒸,那河鲜简直是人间极至的美味。

高车头的一天是从弓湾河开始的,特别是夏天,早早醒来了。农家孩子早懂事,小小年纪的我自觉承担家务活,我的活儿是早上到弓湾河洗衣服,傍晚到弓湾河挑水。

迎着初升的太阳,沿着蜿蜒的竹林小路很快就来到弓湾河,河里早已热闹起来,婆娘们三三两两的站在河里洗衣。此刻的弓湾河是全村的“新闻发布中心”,“发言人”当然是村中最八卦的那几位婆娘。谁家生娃谁家吵架谁家要娶媳妇谁家鸡昨夜丢了几只诸如张家长李家短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从“弓湾河新闻中心”发布,有些不怕羞的婆娘们还时不时崩几句不算出格的“高车头式”粗野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刚过门的小媳妇则听得羞红了脸。

高车头的女人看似粗野狂放八卦,在弓湾河水的滋养下,却个个不失温良柔情,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定地维护乡村的公序良俗。

大人们在说什么我并不在乎,我最大的乐趣是边洗衣服边享受着鱼儿在脚底钻来钻去,想抓又抓不住,脚趾头被鹅卵石磕得又痒又痛的感觉。婆娘们见我小时不时捉弄我一下,把我洗好放在盆里的衣服扔进河里,让它们随波逐流,见我惊慌失措地去抢救衣服,她们放肆大笑。这些恶作剧虽然让我狼狈却一点都不恼火,反而增加了我洗衣的乐趣,那是发自内心的纯粹的快乐。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落日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河水泛着碎金的光,呈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劳作了一天的的人们收工踏着夕阳沿着河边归来,两岸人家炊烟袅袅,空气里弥漫着诱人的饭菜香,孩子满地撒欢,这幅绝美的乡村晚景图“当时只道是寻常”。傍晚到弓湾河挑水是我放学后的必修课。蹚进河里,哗啦啦装满两桶水,不用担心污染,河水就是现成的纯净水。满满一担水,欢欢快快地挑一路,洒一路,两条小辫儿随着水桶有节奏地上下跳跃,一点儿都不觉得苦累,仿佛我挑的不是水而是珍珠,或是星星。回到家就算洒了半桶,父母也不会责怪,更多的是心疼小小年纪便懂得生活艰难挑起家庭责任。那年代没有大鱼大肉,弓湾河水把我们全家养得健健康康。

高车头的孩子是离不开水的,当金星岭上开满了山稔花(桃金娘)的时候,就可以到弓湾河这个天然大泳池和乐园玩水了。

夏日午后,弓湾河迎来了一年中最喧闹的高光时刻。

男孩女孩们青蛙似的“扑通扑通”往河里跳。时而憋足气扎猛子看谁游得远;时而学运动员高台跳水从树杈上“扑通”一声掉河里,水花越大水声越响越刺激;时而在浅水里狗爬式扑腾;时而如一片树叶仰浮望着蓝天白云出神。更多的是打水仗,高车头孩子天生好水性。通常分成男女两队,那时还没有塑料水枪这种玩意儿,靠的是短兵相接式的“徒手肉搏”。你奋勇争先我力争上游你追我赶;你乘我不备背面袭击我反手横扫让你四脚朝天;你迎面泼我个水花四溅我翻身弄你个水花冲天……在水埠头至木湾山这段安全距离里,各种招式频出,眼花缭乱,兴风作浪,“河”翻地覆,双方大战三百个回合不嫌多,誓要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比泼水节还热闹,比悟空八戒大战流沙河还精彩。水声、叫喊声、笑声响彻河岸,直到被大人呼呼喝喝地赶上岸,两队人马才不情愿地偃旗息鼓,弓湾河才恢复了平静。

确实,在弓湾河的柔波里浸润着,透心凉,心飞扬,每个人都是一条酣畅淋漓自由快乐的鱼,谁不想做这样的鱼呢?即使大人恫吓玩得久不上岸会有水鬼拖脚也没被吓着,大概水鬼也被孩子们的快乐感染,从没见过哪个孩子被水鬼拖走。

河,因人而生机盎然,人,因河而乐趣无穷,人与河相互依存相得益彰,高车头才得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但这样欢乐的玩水时光其实与我无关,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哥哥堂弟们玩。基于严格的家风家教,大户人家出身威严无比的奶奶不准洪家女孩儿下河。在她看来女孩儿脱得赤条条的下河与男孩玩在一起有失体统有伤风化且不安全。只有七夕这天,我才获奶奶恩准下河。这天奶奶会把我和哥哥们赶到河里浸泡,但我得穿着衣服,不能脱光,否则棍棒伺候,于是我成了弓湾河里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穿着衣服玩水的“怪物”。奶奶之所以在这天“特赦”我,是因为她相信这天的弓湾河水能洗去热痱和治皮肤病,可能还隐约希望我有织女的肤可凝脂和心灵手巧吧。她则一大早带上洗净的烧酒瓶到弓湾河,口中念念有词,虔诚地装上一瓶水捧回家,宝贝一样供奉在碗柜最高层,说这是“神仙水”,见我们身上长热痱就拿出来涂抹,她坚信这“神仙水”能驱走热痱。晚上她还会绘声绘色神乎其神地给我们讲了一万遍也不觉得烦的“牛郎织女”,在奶奶的故事里,织女洗澡的河不会是别的河,一定是弓湾河。

我以为我一直会生活在高车头村,直到那年暑假,父亲工作调动我们举家外迁,从此离开了高车头村,也告别了弓湾河。我的眼界越来越宽,弓湾河却越来越窄,90年代弓湾河遭人为破坏,面目全非,当年的光景不复存在。

上善若水,弓湾河是大自然对故乡最好的馈赠,是故乡的根脉、灵魂和宝贵财富,也是游子的精神寄托。随着乡村振兴大幕的拉开,整治弓湾河重现昔日美景指日可待。青山依旧在,绿水仍长流,相信不久的将来,弓湾河会以全新面貌示人,见证这个伟大时代美丽乡村美丽中国梦的实现。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每个游子身后都有一个最好的故乡,心中都有一片生养他的土地,怀里都有一份美丽的乡愁。乡关何处是?悠悠弓湾河! (注:图文无关)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1/徐向东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2025中山书展云平台
30766人浏览   2025-08-11
原创 13037人浏览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