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春晓
——中山书画家何国新散记
A
2011年,中山市图书馆。何国新师生书法展览在这里举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一幅幅工整细腻、端庄典雅的学生欧楷作品面前驻足,几幅凸显二王风格的、指导老师何国新的书法作品,更受到绝口称赞。
“何国新是谁?”“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怎么就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人们充满了好奇?
▲何国新(站立者)与陈金章教授
B
故乡兰山是一个小山村。
时光退回到二十五年前,广东化州兰山,一秀美的小山村。少年何国新。骑在一头淡墨色的老水牛身上,牛角弯弯、夕阳西下。晚霞在天边尽情地燃烧。一支清新的曲子,从何国新的唇下横笛中,缓缓飘出……原来何国新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简陋的教室里,少年何国新正在自习练习“书法”,一个老师走到他的旁边敲响桌子。“你在做什么?不务正业!”
“我就是要学书法。”暗下决心的何国新,每天练习,比之前更加刻苦,练字写完的纸,堆在地上,快有自己高了。一次镇上的书法比赛中,他竟然获得了三等奖。“这样随便写写,都获得了三等奖?”这对少年何国新是莫大的鼓励。充满了疑惑和喜悦之余,他暗自努力,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到名副其实,向一等奖奋进。
大山之外,一个新奇的世界。1999年,何国新已成长一个帅气的青年。他来到广州华南师范大学进行美术高考前培训 。素描、色彩师从冼丽雅教授、国画书法求教陈金章教授。何国新通过几个月的系统学习,如鱼得水,开阔了视野,更加坚定了信念和信心。素描、书法和国画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后又转益多师,先后求教于中山楷书第一人彭文先生(已故),北京清华美术学院导师施云翔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导师刘京闻、中国楷书大家卢中南、田英章、孟繁禧……
广州,1990年代的南方大都市,彼时充满了繁华的商业气息,火车站、北京路、上下九、高第街、白天鹅酒店。何国新无暇流连,他要凭借着自己练就的一笔优美的“欧楷”,在珠江三角这块热土扬帆。
▲何国新国画
C
笔者的脑海中会定格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刚刚大专毕业的帅气的青年,背着一个双肩帆布包,斜靠在中山石歧的歧江畔。眼前,依然是陌生的人流,何国新的目光不再犹豫,他要在中山开始自己的书画人生。然而,生存的压力,也在无情的碾压着这个年轻人。曾经,内衣口袋中只剩下一张百元大钞。何国新意识到,先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才能追求梦想。
他进入“壹加壹”工作。壹加壹商业连锁有限公司,这个本土连锁超市,1990年代起便得到迅猛发展,充满了蓬勃活力,今天仍然是本土连锁超市的龙头企业之一。
青年何国新在这里,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理货员、主管、防损员、督导、美工组长……虽然工作相对安定稳定,但是,创业梦想一直在撞击着他的心灵。
在工作之余,他到中山专业的书法国画培训机构兼职,积累一定的书画教育经验。
▲何国新书法
D
2010年7月1日,中山石歧,柏苑路139号。何国新毅然辞职。他创立一间属于自己的书画馆——兰亭书画馆。
兰亭,这个取自于中国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蕴藏着千年文人风骨和充满浓郁诗意的两个字,或许包含着何国新对书法艺术的矢志不移与艺术梦想?!每当作客兰亭书画馆中,或与书友品茗论道,谈笑风生时,我便想起《兰亭序》中的句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书法之美,给人的熏陶,绝对是在书法之外。 我时常想:斯地净境,修竹数株,性静情逸,堂古兰幽,明窗净几,墨香四溢。倘约三五好友品茗论道,翰墨赋诗,和碑对坐,与帖谈心,闹中取静……亦自是人生一大乐事。
何国新夫人徐燕球女士,在谈到她们创业时说,开始时还是很艰难的,“我们是从第一个学生做起。然后是三个、五个、十个、百个……我们用心对待每个孩子,不管权贵贫贱,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学生教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形成良好的口碑。”在谈到书法教育的作用时,何国新说:“不在于学习了书法以后能给一个学生提多少分,但是书法学习给人的熏陶,的确是潜移默化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何国新老师勤奋、好学、厚道,为人诚朴正直,谦卑自励。他自幼酷爱中国传统文化,他爱好广泛,电影、旅行、美食、音乐……无所不爱,十年前,他曾孤身一人游历西安古城、厦门鼓浪屿、海南三亚、阳溯漓江、四川峨眉、黄姚古镇、贵州黄果树瀑布…… 足迹遍布天涯海角。
也许正是这些经历和滋养,使其具有独特的视角和豁达的心胸;其也痴迷诗词歌赋,教师育人之余,以诗代笔、以文言志。高中时期就有《流星雨之恋》发表于《茂名青年报》等报刊,近年又写《异乡人》、《不锈钢》、《我是一只不起眼的麻雀》、《簸箕炊》……其书艺精湛,软硬兼施,精通楷、行、隶三体,尤擅长欧体楷书,亦时有国画山水花鸟作品,诗词散文见于报刊或网络,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多面手;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其潜心修炼、持之以恒、勇于实践、敢于突破,不断对未来艺术生命的价值追求。
▲兰亭雅集书画展
F
教学之余,他也会带领学员们参加全国性的书画大赛,并常常在全国各类大奖中获奖,赢得一致好评。何国新还是许多社会团体的特聘书法教师,中山市化州商会艺术顾问等。他热心公益,积极为社群开展力所能及的书法传承与教育工作。
他认为: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要有一井水。近十余年,他投资近二十余万元,购买了大量的书法碑帖拓片、国画、历史、文学诗词方面的法书理论等书籍著作。
我们高兴地看到,一批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书法工作者,他们正高举中国正统书法的大旗,脚踏实地,坚守和默默耕耘,书画家何国新无疑是这其中的一员。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何国新刚到不惑之年,风华正茂,我们充满期待他的书画艺术之树长青。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彭晓剑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