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能产生何种奇妙的艺术魅力?在中山本土手艺人何秋娴手里,一张张简单的纸张能卷出一个个令人惊艳的艺术品。这种纸艺就是衍纸。
衍纸,也称卷纸,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生活艺术,通过卷曲、弯曲、捏压将细长的纸卷成一个个小零件,让小零件组合成充满设计感的作品。近日,记者来到何秋娴在石岐街道天鸿路的“凡衍”工作室,了解她五彩斑斓的衍纸世界。
工作室两侧的墙面柜子上,整洁有序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衍纸作品,蓝色的龙、艺术化的梵高、怀旧的铁皮青蛙……七彩的衍纸作品为工作室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认识衍纸,是一种缘分。”2000年,何秋娴大学毕业来到在中山一家国际物流公司工作。2014年,母亲重病,她辞职照顾母亲,来往广州中山两地,空暇时间在网络上结缘衍纸。
“小小的纸条竟然能变换出各种模样,觉得很神奇,让我好想去创作。”何秋娴说,衍纸的丰富变化让自小喜爱画画、爱看艺术类书籍的她深深着迷,“当时母亲生病,我的心境也有些忧郁,可以说衍纸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她便踏上了自学衍纸的道路。
2015年,何秋娴报名参与了在假日广场举办的手创集市活动,她的作品也由此“公之于众”。何秋娴的“处女作”兔子被一对属兔的情侣相中,并当场买走,这让何秋娴备受鼓舞。“当时很多人都没有见过衍纸作品。我有空就做一点,后来客人越来越多,便做了全职。”
何秋娴的衍纸作品中融入了很多本土元素。 “我是中山人,从小就很热爱自己的家乡,也希望能通过衍纸作品推广宣传中山,赞美家乡美。”在何秋娴的手里,烟墩山塔、孙中山故居、岐江桥等富有中山元素的作品以彩绘、衍纸的形式呈现,让中山的建筑瞬间生动了起来。
今年是建党百年,她专门设计了红领巾、共产党、同心园等系列主题作品,用于在社区中教小朋友衍纸技艺。
在她看来,衍纸的难点不在制作,而在设计和排版,好的设计和想法能让衍纸妙趣横生。“我是一名中山人,希望结合本土的元素进一步推广衍纸艺术。”何秋娴表示,近年来,她与周边社区联系紧密,做了不少本土元素的作品,也开办了一些课程推广衍纸。据估算,一年中,她平均每两个星期就会有一次集体课程,几年来已累计培训过千人次。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栏目统筹/记者 张倩
◆文+/记者 张倩 实习生 林彦燊
◆图+、视频摄制/黄艺杰
◆编辑:曾淑花
◆二审:张鹏
◆三审:岳才瑛
◆终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