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故宫
北京故宫,这位600余岁的皇家宫殿,曾住过明清24位皇帝,影视剧里曾不时打卡这方神圣之地,终于要近距离去抚摸故宫的一砖一瓦啦。那是寒假的一天,北风吹得脸上生疼生疼的,天气又干又冷,可还是很多人一早就在等开宫门。 时间一到,熙熙攘攘的游客从午门鱼贯而入。午门有五个门洞,我特意等人流少些大摇大摆地从中门进入。中门为皇帝专用,皇后仅在大婚当日由此门被迎入宫。再来就只有状元、榜眼和探花,在宣布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我踱着方步缓缓走过尊严和庄重的的午门,来到了太和殿广场。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庆典接受万民朝拜的地方,大殿内摆放着龙椅,肃穆而森严,好似被王者贵气震慑到了似的人潮变的低缓起来 。广场有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 陈列着气派威严的白色方砖建筑,是皇帝举行大典时的仪仗阵。宫殿大门对着一个巨型汉白玉“日晷”,立在高高的晷座上约三米有余。遥想当年文武官员跪立在中和韶乐中向皇帝行礼参拜何其隆重,如今只剩雕栏玉砌伴着岁月的风沙静看时光流逝的影子在晷盘上变短又变长。
太和殿和随后的中和殿,保和殿,构成故宫的外朝部分,是皇帝行使皇权的最重要场所,如今只剩下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琉璃瓦, 映衬着蓝色白云。看着皇权终随时间的流逝化作历史的云烟, 万般意难平也能放下并消融,唯有“一蓑烟雨任平生”!
紧接着到了内廷,这是皇帝及嫔妃生活娱乐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两侧的东、西六宫。一进乾清门就看见那块高悬着的“正大光明”匾。惨烈的”九龙夺魁”之后,雍正帝事先写下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 希望缓解 皇子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乾清宫也是皇帝日常批阅奏折、召见大臣的场所,并不时在这里举行家宴。最至高无上的家国机密公然置放在起居室里, 想必后妃和皇子们正襟危坐觥筹交错间暗藏着许多波谲云诡,可见帝王是何等的气度轩昂和智慧狡猾。倘若能偶尔参省一旁的“正大光明”,皇室的钩心斗角骨肉相残也许会多一份温情吧。亲笔书写这四个字的顺治帝,不知有没料到他的后辈为世人奉献了一出出精彩的宫斗剧。世人心海底针,茫茫深海摸不清,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自己的一颗真心,难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往里走就是御花园了,御花园比我们常见的公园小多了,资料上是12000平方米。后宫的女人们只能在这一方四角天空里打发寂寥的时光,不知有没想到新时代的女性已然撑起了半边天,可以自由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更远的地方。隆冬时节花园里百花凋零,只有古树婆娑和精巧的假山凉亭诉说着昔日的风采。
东西六宫,曾是后妃们的居所,现在大多改为古代艺术品陈列馆,有陶瓷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绘画馆、珍宝馆。钟表馆收藏了大量乾隆和嘉庆年间的钟表,还有很多西洋款式。这些钟表造型精美奢华,有些机关设计今天看来仍觉得非常有趣,可惜时光匆匆逛了大半天腿实在是迈不动了,只盼着有机会再来慢慢欣赏。徜徉在珍宝馆的金丝凤冠前,我竟有一丝恍惚,这些代表了当时工艺最高水平的皇家宝物,如今安静的待在橱窗里,接受着世人的崇敬和好奇,亦或是思考。
缓缓走出神武门,已是疲惫不堪,但感觉我的心却比来时多了一份笃定和从容。再回首,600岁的皇家宫殿仍静静地伫立着,以开放而温情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观看她壮丽的色彩,来碰触紫禁城的温度,来感知历史的气息和这时代浪潮中你我的归途。
(请勿微信投稿!中山日报“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来稿无错别字,正确使用“得、的、地”;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图/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