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 ⑥丨3月31日,和71岁的它最后一次约会吧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03-30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戳视频]这一刻,让我们静静回首

2021年3月31日,也就是明天,是“中山百货”最后一天营业。

3月23日晚上10时,“中山百货”大厦门前仍见车来人往。

中山日报记者已在此守候多时,准备拍摄它十点关门熄灯的瞬间。可它却推迟了近半个小时。

“估计那时还有顾客。 ”摄影记者说。

在这个“和中山百货说再见”的三月,不断有街坊前来购物、拍照,甚至录下一段钟声,以作纪念。

  
2021年3月23日晚上10时35分,摄影记者发来中山百货关门后的深夜街景。

丨市民记忆中的“中山百货”丨

自2021年3月6日“中山百货”挂出“谢幕”告示以来,来此“疯购”的照片便在中山人朋友圈刷屏,随之相伴的是市民们的回忆絮语,一浪接一浪。

●街坊忆旧:我在此买了人生第一块表
讲述人:谭燕燕
身份:“80后”东区市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山百货一度是我和妈妈每周逛街的起点。我人生中的第一块手表就是在这里买的。我们会沿着孙文西路步行街一直逛到富华宫,再折返回家。“中山百货”门外常年停驻着四、五辆人力三轮车,逛累了,我们便坐三轮车回家,一边吹着风,一边看风景,比乘出租车舒服多了。

 
2013年12月1日,孙文路和悦来路交界处,一名人力三轮车经营者在中山百货门前等客。数日后,在此运营了近70年的人力三轮车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1994年3月29日,中山百货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1996年6月28日,它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世人面前。这座当时为全市国有商业规模最大、面积最大的现代化综合商场于旧人民百货商场原址上拆旧扩建而成。大厦总共12层,顶似钟楼。每逢早上9点、正午12点、下午3点、6点、9点,那悠长的钟声便在石岐老城区回荡。


1994年3月29日,中山百货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整座大厦建筑面积达13000余平方米,内设中央空调、自动手扶电梯,售有日用百货、文化用品、科学仪器、照相器材、办公用品、体育用品、五金交电、交通工具、通讯器材、烟酒茶叶、饮料食品、中西成药、黄金首饰、珠宝玉器、针纺织品、床上用品、服装鞋帽、钟表眼镜、儿童玩具、家居灯饰,可以说涵盖了中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街坊忆旧:港澳游客爱来这里买手信
讲述人:不愿透露姓名的她
身份:曾在中山百货工作33年的老员工

以交通工具为例,小到自行车的喉嘴胶,大到摩托车,人们当时都可在此买到。千叶牌风扇、威力牌洗衣机等中山名牌产品也曾在此销售。港澳游客则爱购买中山特产杏仁饼、荼薇蛋卷,以及“中华老字号”的秋蝉牌背心等。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山百货。


上世纪90年代,中山百货把摩托车销售区设在钟表柜旁。

后来,商场的6楼还开设了中百世宇欢乐城,各种游艺机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它的一楼曾是中山第一家必胜客餐厅所在。 “大学的时候,我还在‘必胜客’做过兼职。”谭燕燕的闺蜜shirly已移民美国,看到“谢幕”消息,她也有些唏嘘。2013年4月,中山市百货有限公司改名为“中山市新中百货有限公司”,可中山人仍爱唤它为“中山百货”。如今,它的商品种类已不如初期繁多。


中百世宇欢乐城曾是孩子们的乐园。

3月9日上午,记者随老街坊焕姨来逛店。曾在隔壁经营快餐店的她认出许多熟悉的面孔。据悉,2001年7月,中山百货总公司转制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仍留下不少老员工。可大多数老员工都回避采访,或低头不语,或借口推搪。尽管眼前生意火爆,他们仍难掩眼底的伤感。 

●街坊忆旧:百货商场里的“飞夹”往事
讲述人:“60后”的英姐
身份:山背街老居民

扩建后的中山百货大厦正覆盖了我当年读书的永红小学原址。在我的少女时代,中山百货的前身是三层楼高的“人民百货商场”:木质楼梯、木框架的玻璃柜,货品都摆在柜内,待顾客问询才会被拿出来。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坐在高处的收银员,收银台和货柜台之间有一根根铁线相连,铁夹夹住票据和纸币,在两端滑动。 


中山百货的前身是人民百货商场。

丨相伴七十一载,留下半世辉煌丨 

而人民百货商场的“前世”还可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1993年7月31日的《中山报》上,记者孙俊军撰写了《百货公司旧楼“退休”》的报道,提到“人民百货商场”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国百货公司珠江分公司(记者注:该公司1953年迁至江门,原址改为中山县百货公司)。 


当年的人民百货商场面向悦来路的外观。

人民百货商场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强酒楼”旧址上改建而来。“其中山最大国营商店的‘江湖地位’保持了35年”(1993年时评语)。在统购统销的年代,该百货公司担负着中山以及珠海、斗门、番禺、新会部分地区的物资供应。这篇报道还特别介绍了当时兴建中山百货大厦的建筑巧思:保持原有建筑特色,充分考虑步行街的天际线:“新商厦前低后高,临街楼高五层不超过20米,站在民族路口就能看到烟墩山塔。”
 
中山百货大厦的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山百货大厦的出现,弥补了当时中山没有“南方大厦”的遗憾。如今,现代百货商场可见于中山市各个镇区。网购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实体商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山百货业开始新一轮的洗牌。

 
2021年3月,听说中山百货即将在月底“谢幕”,市民纷纷前来抢购。

●街坊忆旧:百货公司促成几段姻缘
讲述人:年逾七旬的何矿生
身份:曾经住在中山百货对面十多年

我的姨丈潘生、阿姨杨淑秋都是“珠江百货”(中山百货前身)第一代员工,百货公司的诞生,使他们喜结良缘,开枝散叶。

记得阿姨当时是在一楼梯口大镜前左侧的西药柜当售货员。我至今仍不理解,一个扫盲班毕业的学生如何会懂得看拉丁文卖西药。或许正如那个时代的名言“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吧。我姨丈是转业军人,听说他还是百货公司第一任经理,后来调回广州工作了。他们这一代人为中山百货的成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也收获了爱情的硕果。

 
何矿生的姨丈与阿姨合影,他们是“珠江百货”(中山百货前身)第一代员工。

我从读小学到参加工作都住在百货公司对面的大方照相馆旁,与百货公司相伴十多年。石岐马路上第一批由外商赞助的水银路灯中就有一盏安装在百货公司门前,引来不少街坊前来观望。1964年的15号大台风吹倒了我隔壁的西门小学,可百货公司岿然不动。 

我的岳父大人在中山百货站了一辈子柜台,直到退休,工友们都尊称他“凌老权”。 童年时代,爸妈拉着我的小手逛百货公司,是我最幸福的回忆。青年时代,我在百货公司找到自己心仪的爱人,风雨同舟,白头到老,这是我人生的骄傲。还看今朝,中山百货似已美人迟暮。但我会永远怀念您,我心中的中山百货。


听说中山百货即将停业,市民纷纷前来拍照留念。

相伴七十一载,留下半世辉煌。尽管几次易名,几经分合,“中山百货”大厦仍是老城区的地标性建筑。“中山百货”停业后,百货大楼未来将作何用,目前仍是未知。

有商业人士预计,“中山百货”的谢幕,会使老城区的孙文西路商圈愈发沉寂。 这里,可视为中山商贸的原点。早在明代,孙文西路“大庙下”旁便已显露“商贾云集、市道畅旺”的“十八间”繁华景象;1912年,归国华侨又在孙文西路上兴建了中山首家一站式购物消费中心“汇丰公司”,堪比今天的“Mall”,开启商业生活“不夜天”。当时政府扩建马路也要对它避让几分。而当下,作为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的孙文西路正在静待有识之士的“重振”。

许多人到中年的“80后”称,自己也不记得有多久没去逛过“中山百货”或孙文西路。“不清楚那里现在卖的是什么商品,有什么品牌……”谭燕燕说。


2021年3月,中山百货内的商品大甩卖。


2021年3月9日,顾客在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

随着“谢幕”的倒计时,“中山百货”人气再次鼎盛。老街坊焕姨称,国际妇女节那天,她为买几个塑料盆,在收银台前排了一个小时的队。3月9日,钟表廊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这个上午售出三座过万元的落地座钟。当天,记者也目睹了一位衣着朴素的白发老人,径直走到名表柜前,十分钟左右的功夫,便选定一款数千元的金表;银饰柜早被人购空,“我也买了好几个银饰,准备送给亲戚留念。”焕姨说。


2021年3月9日,银饰柜台前挤满了人。

在这个“和中山百货说再见”的三月,不断有街坊前来购物、拍照,甚至录下一段钟声。对他们而言,“中山百货”就像陪伴其多年的老友。可惜,分别在所难免,只能把怀念珍藏。 


留下一张照片,留给日后的思念。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 策划、统筹/米朵
◆文+、视频编导/记者 廖薇
◆背景音乐:张学友《祝福》
◆视频拍摄、图+16/记者 余兆宇
◆图+1/记者 夏升权
◆历史照片:中山百货提供
◆视频制作:黄艺杰
◆编辑:廖薇 
◆二审:曾淑花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狂撒2万元红包雨!速来
56567人浏览   2025-04-28
原创 18405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