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我和妻女在广州,父母和儿子在老家
因为疫情,我就地过年。因为疫情,我足不出市。正月初二,选择去南沙天后宫,这座天下第一的妈祖庙。
去年国庆开始,皓发白首的父母,就一再叮嘱:“有钱没钱,一定要回家过年。好几个年头没回了,我们想孙子孙女。”
是的,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别人家齐聚一堂,热热闹闹过大年,全家高高兴兴围坐一桌,开开心心聊天,而我只能电话传情,遥寄相思,引得父母洒老泪。幸有兄长和小妹陪伴父母身旁,又体恤我之艰辛,才令我倍感安慰。
其实,若存款千万,谁愿骨肉分离?如衣食无忧,谁想异乡漂泊?
路不是很远,人不是很多,会聚到一个点来了,就车水马龙,堵车难行了。导航一小时的路程,两小时还在虎门大桥上,好不容易移到目的地,又车满为患、人满为患。拿钱铺路,一个的小区大门才敞开,得以宾至如归了一回。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买房的小区。三年前,带着廿多年异地打拼攒下的积蓄,在老家的市区供下一套期房,去年底终于陆续交房。可是,我的这套品量有问题,还得整改,大改特改。自己砸锅卖铁把钱交给开发商,还得提心吊胆地担心烂尾,忧心质量,这都什么事?
三年来,业主群里的每一条消息,都震撼人心。先是盛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后又发现开发商在合同中预设陷井,主业与开发商纠纷不断,以致有人揭竿而起,或肢体冲突,或对簿公堂。咱打工人买个房,真不容易!
交月两三个月而已,业主与物业之间也是罅隙横生,常常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真不知道,我们交全市最高的物业费是为嘛?三千多户的小区,物业收入累计少说一千五百余万。他们利润,真不少!业主住房,真不易!
扯远了,房子不扯扯物业。如今异乡生存,是要租房子的,两室一厅一卫生间,逼仄的阳台放个铁架铺个板,外加一个水龙头被改成了厨房。水电气卫生费,七七八八算下来每个月也要千把块,占了薪水的一大块。而拼劲全力买下的新房,铁将军把门,任由长灰尘,而每月物业费也得几百大洋。
有什么办法呢,不是有首叫《流浪》的扎心歌吗?虽深有同感,却不敢太喜欢,太深情太伤感。记得有段子是“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我的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叫家的地方没有我养家糊口的路……”
停好车,买好票,进入景区了解到:天后宫始建于明,清朝乾隆年间复修。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时曾遭破坏。1995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捐款重建。
我感慨顿生。
闭关锁国,国势式微;改革开放,繁荣富强。想当初,明成祖何等英明神武?清康乾二朝何等强盛?可闭门造车式的天朝美梦,哪堪西方烈强坚船利炮的蹂躏?
饮水思源,滴水恩涌泉报。想霍英东先生,为了回报桑梓,报效祖国,捐建的又何止区区天后宫?放眼全国,各地的英东体育馆、英东体育场、英东实验楼,又何只一座一楼?
跟随众人脚步,行至沙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天湛蓝,宽阔无边,海鸥翱翔,船舶穿梭,真想作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来,可惜才思迟钝、文笔有限,只能喉咙里轻声嘀咕:"啊,大海,真美啊——真美。
拍些素颜存进相册以孤芳自赏,倒是个不错的想法。我手刚伸进口袋就嘀嗒声响,原来家人里侄女上传了好些照片和视频。有侄女的,有兄长的,有儿子的,还有俩活泼可爱的外甥的。唯独没有父母的。父亲的白发多了多少,假牙咀嚼还行吧?母亲的瘸腿还痛不?侄女回话她爷爷不舒服,可能是昨天吃坏肚子。爸爸和姑父去买药了,奶奶在爷爷身边。
父亲,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干部老党员,一辈子做公益事业无数,为了做好事做善事而垫钱不说,甚至不顾自己身体。远不说,前天也就是除夕下午三点,他还为了早日搞好村里的自来水,竟然光着脚丫泡在寒冷刺骨的井水中铺水管填泥。若不是村人拍照发朋友圈,我这不在身边的儿子还无从知晓。
天后宫,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据说她12岁得老道士传授玄微秘法,十五岁始为乡邻治病,28岁成仙,常救助海上遇险船舶和船民,故而被尊为海神,东南沿海及海外极其信奉。
南海天后宫,紧邻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大角山东南麓,依山又傍水。无论正殿还是寝殿,又或是亭台楼阁,均依山势层叠而上,辉煌又雄伟。一年四季绿树婆娑,香烟袅袅,足见众人对其之敬仰。
后宫广场中央的天后圣像,高达14.5米,乃用365块花岗岩石砌成,象征着天后娘娘一年365天都保佑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神像合十膜拜的信众,我从进场的那一刻起,就没看到断过,而且点香焚烛鸣炮,有规有矩,神情虔诚,举止庄重。
片刻间,我仿佛领悟到了霍英东、邵逸夫、彭立珊们热衷公益的根源,并决定今后不再阻挠父亲做好事做善事。他们不图名利,只因某种情怀,只为心中追求。
大角山炮台,依水泥公路下山才看到。炮台内弹痕残壁,依稀可寻。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跟随民族英雄冒滚滚硝烟抗击英国侵略者;仿佛穿越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禽兽行为。
我和妻女都为民族英雄们的奋勇杀敌而震憾,也为落后就要挨打而惋惜,更为自己的龌龊思想而羞愧——父亲做点好事,贡献点钱财,付出些精力,我又有什么理由阻拦?为了抗疫就地过年,春暖花开再回去看望父母,有什么好抱怨?管理小区的政策和法规,一定会逐步完善,有什么好吐槽?
行至大门口,面朝着大海,拥抱着阳光,我豁然开朗。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