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扩建学校、新增1100个学位……2021年小榄镇十件民生实事出炉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2-1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为认真做好2021年民生实事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小榄镇政府重点围绕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交通出行、环境治理、养老安老、创业就业、平安建设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筛选工作。

在近日召开的中山市小榄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上,130名人大代表通过投票方式,从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选出2021年小榄镇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2021年小榄镇十件民生实事

(一)加大医疗惠民服务力度

实现全镇7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建设;将中医适宜技术整合到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当中,在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推广传统中医技术;引进10名中医基层人才。

增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接种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接种门诊由每周开诊2天增加至每周至少开诊5天;完成镇内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数字化门诊建设并投入使用。

通过陈星海医院与香港综合肿瘤中心暨香港港安医院肿瘤中心的合作共建,为有需要的肿瘤患者提供远程多学科视频会诊及治疗建议;推进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与陈星海医院共建生物科技中心项目建设;打造提供差异化高端服务的湾区国际医疗中心。

为全镇122家托幼机构在读儿童提供免费上门体检服务;在全镇1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儿童保健服务点,为散居学龄前儿童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二)加强道路建设改造

完成105国道半互通建设,打通同利路小榄段、兴洲路及荣华北路(龙山购物中心—长堤路段)等“瓶颈路”,完成民安北路、沙口东路、泰昌路、海傍路、花园路、升平路和同安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建设。

(三)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推进永康小学、绩西小学、升平小学、绩东二小学、菊城小学、埒西一小学和花城中学等7所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新增公办中小学和普惠幼儿园学位1100个。

帮助2400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

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全年全面检查不少于1次,每季度重点抽查1次。

(四)巩固垃圾治理成效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完成东区、新市等3个社区垃圾分类试点建设,每个试点社区设置10~15个垃圾分类定点收集投放点;加强辖区垃圾分类宣传推广,举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实现群众知晓率达90%;规范配置垃圾分类设施设备。

指导各社区设置临时处置点,规范处理大件垃圾、绿化垃圾。

每月开展不少于6次步行执法,对沿街商铺进行引导、教育,不断加强文明示范路建设。

在全镇推广一般工业固废处置试点经验,巩固完善收集处置机制。

(五)加强平安小榄建设

科学部署警力,强化巡逻管控,全面压缩发案,实现全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0%。

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实现全年刑事拘留数同比上升。

加大线上诈骗整治力度,实现电诈破案率同比上升。

全年黄赌警情下降20%;全年涉出租屋案件下降比例不低于总案件数下降比例。

强化宣传,提高全面防骗意识,“平安小榄”微信公众号关于防骗宣传素材同比上升20%。

推进“平安蜂巢”工程建设,创建10000家平安达标出租屋。

推进“平安前哨”工程建设,创建15个平安达标社区示范点。

推进“平安智网”工程建设,打造“智慧调解”“智慧执法”“智慧公安”社会管理信息化三大平台。

(六)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

启动横海大涌碧道建设试点工作,以试点河涌整治带动全镇一河两岸环境整治。

继续整治沿河违建,完成沿河排污口挂管整治工作,提升河涌管理成效。

完成小榄污水处理厂三期并投入运行。

加快推进小榄镇南部、北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建设。

加快“散乱污”企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淘汰落后工艺,完成60家以上“散乱污”企业整治。

结合大数据平台,在龙山工业园电镀基地安装治理设施在线监视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作。

对三鸟市场和镇食品公司臭味来源进行分析,分类施策,科学治理。

推动龙山工业园电镀基地15家电镀企业污染物治理升级改造,完成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聚集区一期主体工程,推动企业上楼集约化经营,统一污染物治理标准,促进废气达标排放。

加大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生物质锅炉、五金表面处理区和龙山电镀基地的执法检查,每月开展不少于3次的整治行动。

大力打击露天焚烧行为,强化巡查处理,整治露天烧烤档,制止油烟和黑烟直排,每月开展不少于3次的整治行动。

(七)推进交通管理智能化

完成镇内交叉路口的固定交通信号灯100%联网,接入后台远程调控。

对民安北路、长堤路、祥龙路交汇处增加固定信号灯,进一步优化民安路绿波设置,缓解交通压力。

升级改造民安中路与龙山路交汇处人行灯,增加文明出行、文明礼让灯提示标识。

增设民安中路与龙山路、民安南路与文成路两个交汇处的电子警察,推行交通智能化、电子化管理。

对永宁、新市、东区、竹源、沙口等5个社区共18个路段增设禁令标牌、标线等交通设施。

由社区交通劝导员通过使用“辅警通”协助交警部门对乱停乱放行为实施交通违法整治。

指导社区建设露天停车场、停车楼,增设路边临时停车位,合共增加停车位1800个。

进一步推进智慧停车二期项目建设,上半年启用路边收费停车位1438个;对智慧停车一、二期的管理运营情况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考核。

(八)守好“舌尖安全”阵地

加强市场食品溯源和肉类检验检疫工作,督促市场对场内销售的猪肉、家禽、烧腊等重点品类做到100%信息公示。

加强对配餐公司的食品安全检查,对学校食堂进行量化分级和食品安全检查,开展学校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对食品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控,严格查办假冒伪劣食品案件。

强化网格化巡查监管,采取疏堵结合,查办一批无证无照经营案件,引导具备条件的经营户办理食品经营证照。

搭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立企业“红黑榜”制度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九)优化长者服务

完成镇敬老院长者食堂升级改造,提升就餐环境。

开设耆乐家园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短期的机构托养服务,解决老年人短期的照料问题。

建设镇级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成为长者学堂的镇级培训基地,开展长者学堂活动不少于100期。

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活动不少于200场次。

建设市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加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现覆盖率达85%以上。

加强老年人家庭病床服务,实现建床保有量100床次。

完善老年人预约就医及绿色通道。

引入社会资本,在旧陈星海医院建设医养结合试点项目,为我镇老年人提供结合医疗服务的创新养老服务。

(十)升级文体服务设施

对小榄体育馆进行修缮改造。

对全镇健身场所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升级。将现有的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可对外开放的体育锻炼场所、设施进行摸排和梳理,及时公布场所、设施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供群众使用。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升级改造,利用旧粮仓建设特色文化展示和体验馆,拓展优化闲置用地,规划建设健身公园或休闲广场。

完成圆榄山文化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并初步投入使用。

新建30个以上街心公园和微型公园。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隋胜伟 通讯员 蔡焯浩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唐益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