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霓‖在坦洲遇上牙雕(在场/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1-20

与牙雕相遇 

走进牙雕工艺馆,如有银白的月光洒落。

一弯白月捧出众多形态各异的佛,捧出枝繁叶茂的花与树,捧出富贵永昌的乾坤。我凝神伫立,看月华流过的每个地方,在众人的目游神移中静静闪烁着洁净的光芒。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牙雕,以精湛的工艺把栩栩如生的细节一一铺开,蕴含着无尽的宁静与祥和,以及那背后耐人追寻的故事。

猛犸象牙雕,在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来到中山坦洲第一次靠近它的灵魂时,便被它身上沉积的华贵气质震撼了。冰河时期的猛犸象牙,从西伯利亚的冰冻层和冻土层走来,成为牙雕界华美的艺术品。牙雕是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技术已炉火纯青,雕刻出来的花鸟山石、人物及日月风云都聚集了万物精华与灵气,成为艺术界中璀璨的明珠。光洁如玉的猛犸象牙,呈弯月状,在馆内大气恢宏地展现出万年沉淀下来的厚重与深远。

这些牙雕都是一代宗师吴志伟的作品。吴志伟出生于中山市坦洲镇,20多岁的时候,他在香港遇上牙雕,从此便乘上了长满彩色羽翼的梦想。艺术需要一颗沉静的心来成全,他那颗游离于浮华都市的心成全了牙雕,牙雕也成全了他。痴迷与刻苦的人,总是会成就别具一格的人生。几十年来他保留一颗清心,在刀的起落间裁花剪叶,镂月雕云,把人生的智慧与蕴藏都释放在富有生机勃勃的气息与精美绝伦的气韵的作品中。

然而,1980年代末牙雕出口禁令的颁布,却使他双目间涌起愁云。牙雕业陷入了困境,该放弃,还是继续这古老的传统技艺?掌中那把刻刀,热情还在那里燃烧,温度还在那里持续。几番寻觅之后,他又把才华与灵感赋予木香的形体中。在黄杨木、紫檀木、墨西哥铁木里,刀下流畅的线条与细腻的图案寄托着牙雕的灵魂。

该传承的还是会传承。猛犸象牙的出现,如一缕明亮的光,照亮了牙雕界。冻土层里出来的象牙,在吴志伟的掌间复活成千姿百态的精灵。阴刻、隐起、起突、镂雕,各种工艺传承着岭南牙雕的风格,精细工整,玲珑剔透中流淌着无穷尽的雅趣、韵味。当刀下沉稳大气华美精致的作品,成为牙雕界闪烁的星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他的各种名誉与大奖也纷至沓来。在展馆里,每一个作品的细节都柔软着内心,惊讶着眼眸,透过那玉质的肌体、纹路,我们看到其中饱含的层层密密的汗水与艰辛。

润白的花叶,生动自然的弥勒佛,翘胡子的达摩祖师,环环相扣镂空雕花的玲珑球......目不暇接的精致让我们惊叹不已。法相庄严、眉如初月的三宝佛,使人心生宁静;名为“富贵永昌”的镇馆之宝,大气又不乏灵秀地展露着细微的每一个部分,春桃、夏荷、秋菊、腊梅及牡丹各耀其姿,期间穿梭着各种瓜果、鸟雀,动物与植物都活灵活现,有着“画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最让人惊叹的作品是玲珑球。它是一个套球结构,每一个象牙球里都有一个可灵活转动的象牙球。最外那层每一层都由精致的镂空雕花组成,里面每一层交错重叠,刻着精美繁复的浮雕,鬼斧神工让人惊叹不已。

北方天气干燥,早晚温差大,牙雕球层易碎裂变形,不适宜作多层镂雕;而处在南方的中山坦洲属于海洋气候,温暖湿润,象牙富有了柔软度,镂雕艺术可无穷发挥。中山坦洲,以开阔大气包容的海洋文化吸纳着众多的智慧与财富。海洋文化大到热情开放招商引资来体现,小到这样一个极富特色的艺术品,也与当地地理文化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渗透着海洋文化柔软包容的性格。

一件艺术品,自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在这些体现着“浮舟沧海,立马昆仑”胸襟的牙雕里,我们看到的是吴志伟博采众长的气度,看到的是坦洲人海纳百川的包容。而坦洲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文化氛围,吸引着牙雕工艺产业在这里发展,使牙雕技艺得到传承,牙雕也成为坦洲的一个文化符号。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在这里,我遇见了牙雕,就遇见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坦洲。咸水歌还在心头荡漾,又饕餮了一场文化大餐。艺海斑斓的坦洲,收纳着智慧、坚韧、超拔的光芒,在一把刻刀的游走间,我们就阅尽世间繁华,万象之气。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6798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