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天的课程告一段落,孩子们聚集到民众镇三民学校教学楼4楼的童心黏土工作坊中,在教师陈倩文的引导下,他们兴高采烈地开始了创作,盒子中很快放满了形态各异的黏土小章鱼。
日前,记者采访了解到,童心黏土工作坊在“缤纷校园 阳光少年”中山市学校少年宫建设成果展示活动中获评为“中山市学校少年宫特色项目”,负责教师陈倩文荣获“中山市学校少年宫优秀辅导员”称号,三民学校教导副主任陈莹靖介绍,包括黏土课在内,三民学校打造的乡村少年宫第二课堂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创新黏土班广受学生喜爱
不知不觉中,一堂妙趣横生的黏土课已接近尾声,孩子们心满意足离开后,陈倩文小心翼翼地将黏土小章鱼收集起来,在工作坊中进行展示。她介绍,童心黏土工作坊于2016年正式开班,此后一直广受学生喜爱,“求学时,我接触到了超轻黏土这款材料,运用简单的捏、揉、压、搓等方法,没有形状的它可以被改变成任何模样,我看中了超轻黏土的新颖、有趣和可塑性,于是开设这一课程,希望借此充分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童心黏土工作坊每学期开设两个班,学生可自行报名前来参加课程,陈倩文笑着说,尽管每次都招收近150名学生,上课名额依然供不应求。
作为一种越揉越细、越捏越细腻的手工素材,超轻黏土是承载学生丰富想象力的理想载体,童心黏土工作坊中也展示着不少学生的佳作,有的捏出了花朵,点缀在草帽的帽檐上;有的捏出了宇航员、宇宙飞船和外星人,呈现出对宇宙景色的美好想象。其中,一幅名为《花旦》的黏土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陈倩文介绍,它是参选“缤纷校园 阳光少年”中山市学校少年宫建设成果展示活动的作品之一,由班上几位5年级学生合力创作完成,“我只是提供一些图像布局的思路,剩下部分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原有基础上,他们还增加了许多自己设计的花朵,让作品中花旦的头饰显得更加漂亮。”陈倩文说。
第二课堂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即使没能选到热门的黏土课,学生们也能从其他社团课中进行选择,陈莹靖介绍,三民学校乡村少年宫成立于2015年,是民众镇首批成立的乡村少年宫,目前共设有囊括美术、音乐和体育等学科在内的20余门社团课。
陈莹靖表示,打造这样的第二课堂有许多好处,三民学校的孩子没有太多参加课外兴趣班的机会,但通过校内社团课,他们也能开阔眼界、培养兴趣;另一方面,社团课设置在每周三至周五下午的3点40分,持续整整一个小时,学生放学后能在校内享受丰富多彩的社团课,家长们也能专心工作,不必烦忧孩子的接送与安全问题。在师资和硬件设施上,三民学校同样充分满足学生们的需求,陈莹靖告诉记者,社团课的授课一般由校内教师兼任,学校也会邀请更加专业的校外人士前来义务授课,“不仅如此,2010年三民学校的初中部与民众中学合并后,我们就活用因此空置的教学楼,着手为社团课规划专属活动室。除了童心黏土工作坊外,古筝室、书法室和电脑室等也为大家提供了理想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陈倩文表示,自己将继续经营好童心黏土工作坊,让学生们更多体会到黏土的无限可能,“下一阶段的课程中,我想开设以岭南水乡为主题的黏土创作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具有本土元素的艺术创作,让他们更多认识、感受到家乡之美。”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家浩 实习生 潘梓元 通讯员 康雪涛
◆图+6、视频摄制/见习记者 陈晨
◆编辑:徐向东
◆二审:彭晓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