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凤镇和泰村同和社公厕。
经过“厕所革命”之后,许多镇街农村小公园小广场极少再发生“如厕难”的尴尬了。图为东凤镇安乐前进公园公厕。
漫步在东凤镇穗成湿地公园,
葱茏的树木、青翠的草地、
美丽的荷塘、弯曲的小径让人心旷神怡。
其实,类似这样的美景在中山还有很多。
随着中山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市民和外来游客从闹市喧嚣中走出来,来到这样的农村小公园、小广场休闲娱乐。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人们“如厕难”的尴尬已不常遇到了。
近两年,中山市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很多农村公共厕所不仅旧貌换新颜,配置也越来越完善。特别是2020年以来,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围绕中山市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关于“新建或改建不少于150座农村公厕”的目标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公厕提档升级各项工作。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厕185座,超额完成民生实事的目标任务。农村公厕的提档升级,有效改善了农村现有的人居环境,带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东凤镇穗成村“聚龙公园”公厕。
● 东凤镇:
12个公厕项目同时推进建设
11月30日下午,不少老年人带着孙子孙女在东凤镇湿地公园内休闲玩耍,公园左边的那座公厕“顾客”络绎不绝。今年52岁的公园清洁工杨阿姨正在公厕打扫卫生,她告诉记者,她是该镇和平村村民,该公园人流量大,公厕使用率高,特别是节假日和双休日,她们几位公园清洁工每天早7点开始轮流四次清扫公厕。杨阿姨表示:“我一家老少也经常来散步,把公厕打扫干净,大家才能在这里玩得开心。”
东凤镇穗成村五队的聚龙公园同样有一座今年刚投用的公厕,里面干净整洁而且没有异味。刚从公厕出来的穗成村村民吴女士对记者坦言,几年前当地的小公园小广场都没公厕,村民在晚饭后出门散步、打球或跳广场舞时,“人有三急”,想找个解手的地方也没有,去附近居民家借用厕所又很不方便,遇到有人不讲文明,把一些草地、树根、墙角拐弯变成解手处,就会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近两年来,政府在人流量多的地方配套公厕,既解决居民日常在外“方便”的需求,也为改善农村人居卫生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穗成村村干部麦添辉告诉记者,该村村民40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超过5000人,给村里环境卫生造成很大压力,今年村里投入约40万元,按二类公厕标准改造建设穗成村五队聚龙公园公厕和穗成市场公厕,由村委会抽调一名清洁工专职负责公厕的保洁工作。起初有村民不理解,向村委会投诉,村干部一边稳定村民情绪,一边对该公厕建设方案适当调整,最终达成协议。由于公厕保洁管理措施到位,至今周边村民不仅欣然接受,还为新公厕点赞。
据东凤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2020年公厕建设任务21座,到2020年5月仅完成9座,为确保完成年内任务,该镇召集相关村委书记开会讨论,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对12座公厕同步推进建设。镇党委书记罗绮冬对公厕建设任务坚持一把手抓落实,在每月固定的“书记巡河”活动中同时对各村公厕进行现场检查督导,对进度跟不上或管护不到位的公厕,镇领导当场要求该村书记承诺整改。在镇党委书记的监督下,该镇至10月底已建成19座公厕,剩余2座将在12月中旬竣工。该镇一边利用智慧网络每天巡查每座公厕的管护情况,一边派专人每周抽取每村的公厕管护情况,对管护不到位的公厕实行全镇通报,同时利用公众号平台曝光处理。
火炬开发区神涌村保洁员打扫智能公厕。
● 火炬开发区:
高标准建设智能化公厕
每天早上8时,今年61岁的火炬开发区神涌村保洁员周伟明都会准时出现在村口新建的智能公厕里,今年7月初该智能公厕正式启用后,一直由他负责保洁工作,每天早8点、中午12点、下午4点各打扫一遍。他坦言,别看这公厕面积只有60平方米,但每次打扫至少要1个钟,因为该公厕位于村口,村口附近有商铺和大排档,每天傍晚都有不少附近工厂打工者在大排档聚餐,使用公厕的人流量较大,公厕经常被搞得乌七八糟,让他没少花费功夫。
该公厕是火炬开发区首座“五星级”智能化样板公厕,整座公厕装修清雅高档,公厕内闻不到异味,配置智能除臭、自动感应洗手液和自动感应出水的高低水龙头洗手池等设施;门口安装有一只人体探测器,只要有人走近公厕门口,顶灯就立即亮起,在感应到人离开3分钟之后又会自动熄灭,从而起到节能效果;高低洗手池的墙上装有一块梳妆镜,旁边还装有一个提供擦手纸的自动装置;设有第三卫生间,不仅供残疾人使用,还配备婴儿床,方便带婴儿的人士如厕;公厕里还配备手机充电装置,可以一边解决“三急”一边给手机充电。
这座智能公厕是新建的公厕,而封闭待拆的神涌村旧公厕距离智能公厕只有几米远。神涌村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以前那个旧公厕太脏太臭,不仅设施破烂,日常保洁也跟不上,平时都不愿意去,硬着头皮进去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而这个新公厕就好多了,环境卫生干净多了。”
据火炬开发区社区工作和社会事务局相关人士介绍,该区于2019年6月出台实施《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对旧改厕所按照新社区维修项目方式进行升级改造,对新建厕所通过采购智能化整装厕所方式进行建设,区财政安排建设资金900万元支持项目实施,其中,提升类的厕所每个改造资金是30多万元。今年该区纳入“厕所革命”建设项目18座,其中,通过新社区维修模式升级改造项目10座,通过采购智能化整装厕所模式新建项目8座。
记者在火炬开发区走访中发现,该区的“厕所革命”得到当地许多群众好评。有社区居民说,如今火炬开发区的公厕已从“方便如厕”向“舒适如厕”转变,实现了厕所的资源化、人性化、节约化,也提升了火炬开发区人居环境水平。
阜沙镇上南村第二公厕。
● 阜沙镇:
把“网格党建”与“厕所革命”结合起来
在熙熙攘攘的阜沙镇牛角市场边上,焕然一新的牛角市场公厕格外显眼。今年50岁的牛角村村民梁阿姨告诉记者,牛角市场公厕以前只有两格男女卫生间,还有一格是杂物室,卫生间里不仅脏乱差,周边还长满杂草,村民去市场赶集遇到“三急”时宁愿去远一点的牛角村村委会办公楼厕所,或者强忍着回家再解决,也不愿去市场公厕。今年该村对公厕升级改造后,厕所比之前干净整洁。如今,赶集的村民需要解决“三急”时都愿意去牛角市场公厕,也自觉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据了解,该村把牛角市场公厕原先的杂物室改造为无障碍卫生间,对三格卫生间地面改造铺上防滑瓷砖,卫生间内墙壁喷上耐脏的石漆,屋顶由简单的锌铁结构改为树脂仿琉璃瓦,在公厕外侧建起两个洗手池,使整个公厕形象大幅改观。
阜沙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底,阜沙镇有农村卫生公厕14个,今年该镇新建或改建农村卫生公厕8个,已于今年11月全部建成,至今全镇拥有农村卫生公厕22个。
然而,在新建(改建)农村公厕之初,经济并不富裕的阜沙镇遇到不少难题,资金哪来?土地哪来?群众会支持吗?阜沙镇各级党组织把“网格党建”与“厕所革命”结合起来,着力破解“厕所革命”的各种难题。
该镇利用“村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服务团队→区域(户)”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模式,组织所有党建网格员进村入户对全镇的农村户厕、农村公厕和旅游公厕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到2020年3月底,该镇各村已将摸查数据全部录入“广东省全域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系统”的“厕所革命”模块,然后按先急后缓安排施工。由于党建网格员的调查摸排更接地气,该镇的公厕新建改建工作得到群众广泛认可。该镇结合阜沙水乡特色和各村实际情况,聘请专业人员对公厕进行相关规划设计,务求便民利民、彰显水乡特色等,推动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市场化、监督社会化。该镇把公厕建设纳入“党支部+”项目中,实现党员网格化管理,由网格员对辖区内公厕进行管理,检查公厕清洁效果,监督保洁员对公厕进行保洁,保洁员、网格员绩效与公厕清洁度挂钩,从而建立长效保洁机制。
在完成今年公厕建设和改造任务之后,阜沙镇农村生活卫生环境得到改善,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比学赶超工作月度评比中该镇6次排名第一。
五桂山长命水健身广场公厕。
● 五桂山街道:
公厕粪污全部纳入污水处理
五桂山农村公厕曾有“脏、乱、差、偏、少”现象,“如厕难”曾一度是外来游客和当地村民群众的一件烦心事。五桂山街道近两年实施的“厕所革命”,注重建管并重、有序推进,正在改变这种现象。
11月27日,记者在五桂山街道龙石村龙塘片区采访,刚从龙塘体育公园公厕出来的村民廖先生对记者感慨:“以前遇到‘三急’,别说外地游客不敢进这个公厕,连本地村民都不想进,如今改造之后,大家再也不用忍到迫不得已才捏着鼻子上厕所了”。
廖先生告诉记者,以前的龙塘体育公园厕所又脏又臭、设施简陋,墙上那些陈年污垢根本无法清除,厕所没有自动冲水器,只能用水桶装水来冲。现在经过改造翻新后,都安装了全自动的冲水系统,不仅有坐厕、蹲厕,还配备了残疾人便捷通道和残疾人厕所等便民设施,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村民幸福感。
无独有偶,记者在五桂山街道长命水村也听到村民介绍,以前长命水市场公共旱厕里面是一排简易蹲坑,没有隔板、隐私性差,没有排水系统,粪便堆积在便坑中一定时间后才会有人清理。如今经过改造,在原址建起一座近60平方米的砖砌厕所,厕所内设有男女陶瓷蹲便器、木隔间、洗手池、梳妆镜等设施,而且全天候对村民开放,并配有专职保洁人员,通过智能化手段管护厕所,做到卫生、节能、防臭、舒适。
五桂山街道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五桂山是中山市唯一的生态保护区,有中山市“绿肺”之美誉,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理念。为此,五桂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共投入300万财政资金用于“厕所革命”,今年动工新建公厕3座、升级改造公厕12座,新建、改建的15座公厕也将于12月全部完工。
为保护五桂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丰富旅游资源,五桂山街道在实施“厕所革命”中着重综合考虑厕所粪污就地资源化利用,规范技术标准和改厕模式,按照中山市下发的相关文件指引,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周边环境,使公厕风格切合周边建筑物;统筹改厕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建和新建公厕污水均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接入污水管网内,动员辖区内居民进行户厕改造,发放户厕改造相关资料,指导居民规范修建化粪池;在施工建设砖混机构贮粪池时把不渗不漏作为基本要求,采用一体化厕所产品时注重材料强度和密闭性,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前沿观察
农村公厕重在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
近两年来,中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公厕提档升级各项工作,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如今,一座座新建改建的农村公厕出现在中山各镇街人流量较大的农村小公园小广场,当村民切实感受到农村公厕已经变得漂亮、干净、整洁,当农村公厕的提档升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带给农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村民群众自然会竖起大拇指点赞。这说明,“厕所革命”这项民生工程的确得民心。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当地村民对新建改建的公厕都很满意,但都很担心公厕的日常管护工作跟不上,认为公共厕所很难长期维持干净整洁的状态。村民的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市委农办在对各镇街农村公厕督查过程中也发现,有些镇、村对公厕管护重视不足,农村公厕管护制度、资金保障、保洁监督等长效管护机制不够健全,管护效果不高,部分公厕设施老旧、损坏未能及时维修更换。
“三分建,七分管”,农村公厕提档升级完成后,需要有健全的长效机制保证其正常运行。为此,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提升农村公厕管护水平,对验收合格的公厕进行资金奖补,引导各镇街完善资金筹措、卫生保洁、维修维护和考核奖惩制度,按照《农村公厕维护管理标准》要求,做好公厕后续管护工作,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化的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公厕建好、管好、用好。同时,各镇街基层干部要牢牢树立“小厕所就是大民生”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厕所革命”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把农村公厕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试金石”,用实干的业绩赢得更多民心。
◆文/图 黄标 赵云珍 朱柱雄 吴广彬 李凌峰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