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中山市召开第47场中山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山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山市人民医院ICU主任李建伟介绍中山市新冠肺炎危重症病患医疗救治情况,尤其是成功完成广东首例危重症患者ECMO撤机成功的经验。
李建伟介绍,新冠病毒危重型肺炎的救治目前这么困难,主要是一个“新”字,短时间内不可能有病原学、病理生理、成熟的诊疗方案等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任何文献、参考资料,救治经验可供参考,就造成了下面两大困难:
一是还没有找到效果明确的杀病毒药物,只能依靠病人的自身免疫力去杀灭病毒,但病毒的生存时间、生存能力如何?它会对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什么破坏和影响,人体自身免疫力能否杀灭病毒等,这是个未知数。
二是基于第一点,目前医护人员只能通过使用各种手段去维持病人的各器官功能,维持病人的生命,也就是说只能进行生命支持治疗。但这个过程,病情会怎么演变、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手段、能支持多长时间、救治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病人愈后如何等,这些也是未知数。
中山这例危重症病人,在早期经常出现生命体征极度紊乱,处于随时都会死亡的状态,经常出现意料之外的病情变化,多数都在凌晨3—6时发生,是医生最疲劳、反应最慢、思维能力最差的时候,一旦发生,给医生的抢救时间也就3—5分钟,而要做到每次都能及时到位,在现场,又瞬间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病人才不会先于病毒而死掉,这就要求医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医学本领,还要有充沛的体力。
李建伟表示,缘于对生命的敬畏,缘于对医生这个职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日常工作是非常认真、细致,采集保留到非常详细的临床资料,也观察到很多临床现象,通过不断的分析、总结、推断,以科学的态度,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在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制定的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总结到的经验,采取了一些措施,诚如钟南山院士所评价的:是靠用绣花般的功夫,总算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通过救治这例病人,我们取得的一点经验,我们把部分治疗方案使用到另一例病人身上,目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李建伟表示:“感谢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团队几十名成员几十个日日夜夜的付出,能和这么优秀的团队成员一起为了患者的健康拼搏,我感到特别自豪,中山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是每一位成员的汗水共同换来的。”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图+/记者 黎旭升
◆编辑:袁凤云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