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自制消毒屋、全身酒精喷淋!中山疾控专家:这些做法不可取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0-02-09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山市民的自我防护和消毒意识明显提高,有市民购买酒精等消毒产品对全身消杀,近日中山还有几个小区专门设置了消毒屋供业主进出消毒等。这些做法是否科学可行呢?

就此,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科的副主任医师吴海东2月9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对此做出了详细解释。

“消毒确实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消毒一定要有针对性,如果使用错误的消毒方法,不仅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还有损害人体健康的潜在的风险。”吴海东说,他在市民的实际操作中总结出8个常见误区及正确做法。

消毒误区一:

对关卡和地面实行大规模喷洒消毒;对行驶在路上的汽车外部及车轮消毒。

正确做法:

新冠肺炎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断飞沫传播,而对于物体表面预防性消毒,能阻断新冠病毒的接触传播。但接触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手,因此公共场所重点的消毒对象应为人群聚集且相对密闭的场所中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例如出入口门把手、可视门禁系统面板、各楼层通道门拉手、楼梯扶手等常触部件等,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 mg/L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并且个人接触公共物品后一定要注意保持手卫生。在室外,除非是明确被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可局部消毒外,对于地面、车辆外部及车轮没有必要进行消毒。

消毒误区二:

对人体表面及衣物喷洒化学消毒剂消毒。

正确做法:

喷洒消毒会刺激人体皮肤黏膜,引起过敏反应或伤害眼睛、呼吸道,因此不能也不必要直接对人体喷洒消毒。勤洗手,正确洗手才是正道。

特别提醒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喷洒消毒,因为如果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爆燃。给衣物消毒可以采用煮沸15分钟或使用250mg/L~5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5~30分钟。

消毒误区三:

使用无人机或热烟雾机或超低容量喷雾对外环境空气喷雾消毒。

正确做法:

外环境空气流通良好,病毒在外环境的存活时间很短,没有必要对外环境大范围进行消毒。小区采用无人机、热烟雾机、雾炮车、超低容量喷雾进行喷雾消毒也是不合适的不需要的,只会对人群造成不必要伤害和污染环境。

而小区等外环境中的垃圾桶等垃圾收集设施则需每天清洗喷洒消毒。

消毒误区四:

使用酒精对室内空气喷雾消毒。

正确做法:

酒精属易燃易爆品,不能用于对室内空气的喷雾消毒。正确的方式应该加强居家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一般空气流通场所,病毒密度是很低或者不存在的,没有必要对空气进行消毒。所以在家里每天保持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开窗自然通风就能达到防病的效果。

如果是相对密闭的环境,特别是多人活动的室内,尤其应加强开窗通风。对不能开窗通风的房间,使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或加大空调系统新风,保证空气流通置换。并对空调外部和过滤网每半个月应清洁消毒1次,可将过滤网浸入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 的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晾干。

消毒误区五:

使用戊二醛对环境消毒。

正确做法:

戊二醛消毒剂对人有毒性,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并且污染环境。不能用作环境和皮肤的消毒。室内环境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

消毒误区六:

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 mg/L)做预防性消毒,且消毒后不用清水清洁。

正确做法:

含氯消毒剂具有强腐蚀性和挥发性,浓度太高容易损伤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预防性消毒推荐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浓度为250mg/L~500mg/L,且消毒后必须用清水再次清洁,避免腐蚀物品,特别是金属物品。

消毒误区七:

厕所使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双管齐下”掺着用。

正确做法:

洁厕灵与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同时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氯气,可对人体呼吸道和眼睛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不能同时使用。并且84消毒液不能直接使用,使用前必须1:100用水稀释后再使用。

消毒误区八:

家庭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消毒空气与物体表面。

正确做法:

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消毒空气与物体表面是专业人士采用的常用消毒方法,紫外线照射消毒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清洁度、灯管质量、功率、安装数量、消毒距离、灯管表面清洁等,不是普通人能掌握的,同时紫外线直射人体,可对人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正确做法是居家加强通风和表面清洁、消毒。

吴海东提醒大家:社区应遵循以日常卫生清洁为主、化学药物消毒为辅的原则。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需增加人群聚集且相对密闭的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由一日一次增加为一日多次),例如楼栋大堂、走廊、楼梯间、电梯间、社区会所、健身馆、公共厕所等。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图+/记者 张倩 
◆视频摄制+/记者 张倩 
◆编辑:袁凤云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20352人浏览   2025-07-04
尚园公共文化中心正式开放
11404人浏览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