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紫菜丰收季节的到来,潮州市海山镇的“海上菜园”近日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喜悦的景象。黑亮的紫菜如秀发般垂挂在网绳上,随着波涛轻轻摇曳,成为海山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海山镇是潮州市唯一的海岛镇,地处韩江支流入海口,寒暖流相互交融,海水和淡水的交汇形成了半淡半咸海水盐度黄金比例,且浅海滩涂浮游生物丰富,辖区内没有工业污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海山紫菜独特的风味,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紫菜的养殖方式分为插柱菜、浮水菜两种方式,插柱菜一直固定于海中,浮水菜则每隔三四天需要捞竿上岸,经过晾晒光合作用后再放回海里。”海山镇隆南社区党委书记朱智大介绍,每年的农历白露、秋分时节,养殖户会选择一个适宜的天气开始投苗,经过40—50天的海水浸润、阳光日晒,加上规范的采收和科学的加工,品质优良的“头水”紫菜即可收成。“头水”紫菜是指第一次长成的紫菜,头次采割。与二水、三水等批次的紫菜相比,“头水”紫菜口感鲜嫩细滑、营养丰富,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采摘上来的紫菜具有很强的热敏性,一旦采摘完成,需要迅速加工。海山紫菜一直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制作过程细致如同绣花,把紫菜摊平在铁箍之后,还要不断匀开,直至每张紫菜厚薄适中,能晒干晒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紫菜的原始营养与味道。
在养殖户的晾晒场内,密密麻麻晾晒着已经制作成饼状的紫菜。竹席上油黑发亮的紫菜,散发着阵阵清香。在炙热的阳光和干燥的北风作用下,紫菜水分快速蒸发,大约4到5个小时的晾晒,紫菜收缩变黑变脆。干紫菜的水分只有新鲜紫菜的十分之一,能够四季保存,方便食用。家常烹调,只需简单处理,就能品尝海洋风味。
为提升海山紫菜品牌影响力,中山市南头镇组团驻潮州市饶平县海山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积极协助当地成功申报“海山紫菜”加工技艺评为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工作队还与汕头大学科技特派团队紧密合作,探索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可行性,以期为海山紫菜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展望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海山镇的海水养殖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