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暖心守护:直击中山各镇街防汛一线温情瞬间

记者 江慎诺 徐钧钻 2025-07-10

受台风“丹娜丝”残余环流影响,7月10日8时—19时,我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全市平均面雨量为48.2毫米,最大降雨量为125.0毫米,出现在古镇海洲红庙村气象站。下午2时许,我市中山市气象台将全市暴雨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同步生效,市三防办同步启动防汛(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汛情就是命令!我市多部门的工作人员坚守一线,一幕幕温情的瞬间,温暖着人心,温暖着整座城市。

担当:冒雨排险情 徒手清垃圾

“我们这边有两辆车抛锚了,能否帮帮我们?”7月10日,中山市遭遇强降雨突袭,瓢泼大雨倾盆如注。在G105国道南区街道曹边大桥对开路段,两辆小车遇水抛锚后报警求助。不一会儿,中山市交警支队城区大队南区中队执勤人员就来到了现场给予援助。只见交警们一边在车后方设置警示标识、引导车辆绕行,一边引导司机呼叫拖车。不一会儿,现场恢复了顺畅。

遇到树枝、垃圾堵塞下水道的情况,交警执勤人员徒手进行清理。受访者提供

“为群众排险情保畅通是我们的职责,每当风雨来袭我们责任就越重。”执勤人员雷宇毅说,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交警南区中队执勤人员当天上午就做足了准备。下午2时,中山全市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生效,市三防办同时启动防汛(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雨情就是命令!交警南区中队20多名同事顶着风雨,第一时间分赴南区街道多条重点路段,就是为了确保恶劣天气下道路交通安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南区交警在西环路冒雨指挥交通。受访者供图

在西环路、永安路、城南路,只见执勤警力顶着如注的大雨,有的固定在一个地方执勤,有的则开着车在路上巡逻、排查险情。他们穿着荧光绿的制服,如同暴雨里的“灯塔”,在车流中指挥着交通,疏导着车辆,确保道路畅通。

“天雨路滑,有些司机不小心与其他车辆剐蹭导致交通拥堵,我们要第一时间处理;有的汽车因涉水抛锚,我们要化身‘推车侠’,帮助汽车停靠到安全的一侧;遇到树枝、垃圾堵塞下水道的情况,我们也要协助疏导。如果遇到需要临时管制路段,我们还需要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警力同步发布管制信息,避免车辆涉险通行,确保路面交通有序。”雷宇毅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一直以来是交警职业写照。能够在暴雨中坚守岗位,在群众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防线,执勤人员感到很光荣。同时交警也呼吁广大司机朋友,遇到恶劣天气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听从交警的指挥,合理避开积水路段、规划交通线路,缓慢跟车,不要盲目超车。

无独有偶,在全市录得最大降雨量的古镇镇,大雨中,出现一幕幕暖心画面。工作人员徒手清理垃圾、拉起下水井盖,让排水更顺畅。还有热心市民不忘在排水口旁边放上盆栽,提醒路人小心。

责任:提前部署汛情“速退”

“一个小时内,积水就全部退了!”7月10日16时许,大涌镇居民李先生看着家门口旗山路恢复通行的场景,开心不已。这场汛情“速退”的背后,是一场与暴雨赛跑的高效防御战。

当天下午2时许,中山市气象台将全市暴雨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同步生效,市三防办同步启动防汛(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强降雨席卷中山多个镇街,位于中山西南部的大涌镇也遭遇强降雨袭击,多个易涝点出现积水。

大涌在暴雨来临之前就开始“排兵布阵”。受访者供图

数据显示,大涌镇过去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80毫米。在我国气象标准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即为暴雨。80毫米属于暴雨量级中偏强的水平,雨势急促,短时间内会导致路面积水、排水系统压力增大。大涌镇在强降雨不到一个小时后就退水,这背后是大涌镇提前部署防御所做的有用功。

“我们从雨来之前就开始‘排兵布阵’。”大涌镇水务事务中心主任林伟孝告诉记者,在市级相关部门指导下,早在9日上午,大涌镇水务部门便主动开展内河涌预排,将内河水位降至内涝控制低水位,并科学调度水库库容,确保岚田抗咸水库具备200毫米以上纳雨能力,相当于提前“腾空”了雨水“蓄水池”。与此同时,该镇水务、城建等多个部门组织人员走上街头巷尾全面检查排水管网、雨水篦子等设施,加强易涝点巡查,并对泵站、水闸进行调试,确保关键时刻“开得动、用得上”。环卫人员也同步清理边井淤堵物。

9日晚,尽管大涌镇未遭遇强降雨,但有雷电大风袭扰,该镇水务部门多次出动人员巡查旗山路、旗峰路等易涝点,实时监测积水情况。10日晨,大涌镇发现多条路面和排水井盖周边区域散落不少落叶,迅速组织人员巡查辖区市政设施与排水管网,清理排水窗树叶、淤泥,打开下水井盖加速排水。这一系列“未雨绸缪”的举措,为后续快速退水奠定了基础。

大涌镇组织多部门近百人同时出动,奔赴6个易涝点有序进行边井清理、打开排水井盖、引导交通等工作。受访者供图

下午开始,大涌镇雨势渐强,部分路段出现积水。该镇立即组织城建、水务、应急、交通、环卫等多个部门近百人同时出动,奔赴6个易涝点有序进行边井清理、打开排水井盖、引导交通等各项工作。“为防止群众不慎掉落井盖,我们安排了专人在旁边驻守指引。”林伟孝说,当天积水最为严重的是旗山路,该条路段积水最深达20厘米左右。但整场强降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在各部门的持续合力下,雨势减弱不到半小时,路面积水就已全部退去。

事实上,面对本次暴雨,中山市水务系统早已严阵以待,各镇街提前做好河涌预排、水位调控等各项措施的部署和落实,提前到翠景北路、博爱七路等易积水点预置防汛队伍和设备,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处置并报告。其中中心城区22座排涝泵站累计开启44台排涝泵,累计抽排量达60.51万立方米。

统筹:徐钧钻


编辑  何淼 二审 苏小红  三审 岳才瑛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本文作者
徐钧钻
报料
见面很重要!现场很重要!每一位读者故事和声音对这座城市都很重要!
江慎诺
报料
中山日报记者

最新评论

壮志凌云 (2025-07-11 12:56:49):
工作人员们的热心排难冲走了暴雨带来的冰冷,暴雨中坚守岗位,为社会保持正常运作,也是政府的职能体现
安~_~ (2025-07-11 10:52:44):
遇到恶劣天气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听从交警的指挥,合理避开积水路段、规划交通线路,缓慢跟车,不要盲目超车。
往后余生要尽兴 (2025-07-11 10:02:29):
一直感动中山的防汛的执行力,及时发布新动态,指导市民做好防护措施,很暖心!
用户6fd485b (2025-07-11 09:10:28):
汛情就是命令!许许多多的基层工作者顶着暴雨,坚守一线,用行动守护了一方百姓的安宁,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温暖了人心,也温暖了中山!
静静地一休 (2025-07-11 08:25:47):
暴雨中的暖心守护,展现了中山各镇街防汛一线的温情画面,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共同应对风雨考验,有人主动清理排水口,有人为受困群众送去温暖物资,这些举动让人感受到中山这座城市的友好与人情味,面对自然灾害,大家没有退缩,而是携手前行,用行动传递了温暖和力量,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动,也让人更加坚信,在困难面前,中山人民能够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相关推荐
中山:以文明之力叩响高质量发展之门
2025-07-12
中山影视城夏日狂欢奇遇季等你来!穿越古今全天乐不停
推荐 2025-07-12
省中运会战鼓擂响,八所中山承办学校风采了解下
2025-07-12
聚焦“百千万工程” | 央国企担当赋能长江路焕新,专业力量提质城市风貌
2025-07-12
票价调整!中山马鞍岛至澳门氹仔低至18元
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