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在“制造”年味

香山少年报 记者 余晓霖 2025-01-22 原创

春节前夕,当大街小巷逐弥漫起年的气息,有这样一群人,早早就开启了“忙年”模式。他们或是在红纸上挥毫泼墨,或是在炉灶前精心烹制,或是在幕后紧张排练,只为让大家感受到那更为浓烈、真切的年味。近日,记者走近这些忙碌在一线的人,探寻浓浓年味的“制造”历程。

深入村居,为市民写春联送祝福

春风吹拂大地新,笔走龙蛇送祝福。近日,在阜沙村第四片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万福迎春”“万福万联送万家”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祥蛇纳福春盈户,瑞气呈祥梦满家”“龙腾盛世千家喜,蛇舞新春万户欢”……来自中山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面对热情高涨的市民,笔锋游走,认真书写着一副又一副春联。他们还能依据不同需求,用不同字体创作出饱含美好寓意的大红春联与“福”字,将对新年的美好期许以及对市民的真挚祝福一一传递。

在兴中广场,书法家现场挥毫,为市民朋友书写新春对联。记者 缪晓剑 摄

“老师们写的字真好,透着新年的新气象,来年肯定有好兆头!”领到“私人订制”对联的张阿姨满脸笑意。她感慨,书法家手写的春联可比买来的印刷品有意义多了,年味十足。

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梁斌介绍,该协会深入基层送春联活动已持续近30年,将新年祝福送到了千家万户。今年,协会计划开展超100场送春联活动,预计为市民送出约三万副饱含墨香的春联与福字。“能发挥自身所长,为大家书写春联、送上祝福,我倍感荣幸。希望大家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收获新春的喜悦与温暖。”梁斌说。

起早贪黑,制作传统贺年美食

1月20日清晨6时许,大涌镇美团圆家乡特色美食店外,炉灶里的柴火烧得正旺。比人还高的超大蒸笼里,层层叠放着几十笼年糕。“得用柴火蒸煮12个小时,才能把年糕蒸透,刚出炉的时候,软糯香甜,可好吃了!”店主萧伟州介绍道。

比人还高的超大蒸笼里,层层叠放着几十笼年糕。萧伟州和儿子默契配合,一同给蒸炉盖上大锅盖。记者 冯明旻 摄

糯米粉、红糖水、花生油……年糕的原材料简单而传统,黏糯的口感,寓意着新一年家人和美融洽。有时,萧伟州还会往里放入红枣、鸭蛋黄、五花肉等馅料,让年糕吃起来更香更油润。

年糕的原材料简单而传统。 记者 冯明旻 摄

等待炊熟年糕的间隙,萧伟州和家人又开始制作金钱圈。和年糕一样,金钱圈也是“节日限定”的中山传统贺年美食。它外圆内方,色泽金黄,形似铜钱,寓意财源广进。

年前订购高峰时,萧伟州和家人连着三日三夜守在几个炉灶旁,忙得不可开交。他告诉记者,他和家人一天轮流能炸出上千个金钱圈,不到下午3点就能销售一空。

老板娘手捧新鲜出炉的金钱圈。记者 冯明旻 摄

金钱圈用料并不复杂,只需粘米粉、鸡蛋、白糖和两锅调和油。从准备原材料到成品出锅,全程不到半小时。萧伟州自豪地说:“成色金黄、形状完整、入口酥脆,蛋香满溢,这样的金钱圈才算得上‘靓’!”在他的店里,没有复杂的添加,也没有花哨的样式,只有那最纯粹、最传统的家乡味道。

加紧排练,向市民呈献非遗魅力

近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醉龙舞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金渐和他的醉龙队十分忙碌。他们奔走于全国各地巡演,同时也在积极为春节期间密集的演出做准备。“年底和新年的活动特别多,今年过年期间登台演出差不多有30场。”在紧张的排练间隙,黄金渐掰着手指盘算,“1月21号去沈阳,回来后要陆续到深中通道、珠海斗门巡演,大年初一到初三在香山剧场和市华侨城登台,休整几天后就参加‘慈善万人行’……”

在西区非遗文化展示馆,黄金渐(右一)带领醉龙队员专注排练。记者 冯明旻 摄

排练时,黄金渐舞起醉龙,动作灵活自如,形神兼备,口中还伴随着中气十足的“嘿哈”呐喊。他介绍,醉龙舞融合了南拳、醉拳、杂耍等多种技艺,练习者需要具备深厚的武术功底,至少要练习一年基本功,才能学习醉龙舞的招式。“我8岁就开始习武,那时候经常一个‘金鸡独立’就得站10分钟。因为樟木制成的木龙有十多斤重,想要让它在手中灵活转动,基本功必须扎实。”

在辞旧迎新之际,醉龙舞以其游龙醉步、腾云跃海的磅礴气势,表达对中山龙腾盛世的美好愿景,向人们传递着平安与祝福。“我们努力排练精益求精,希望为市民和游客献上精彩的演出,展现非遗的魅力,让大家有更多难忘、美好的新年记忆。”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本文作者
余晓霖
报料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相关推荐
现金红包上线!快来领“中山+”开工利是
2025-02-05
中山春节嘉年华“火力全开”,6天吸引超70万人次游玩
推荐 2025-02-04
中山故事专卖店开业后的首个春节:游客在这里找回城市记忆
原创 2025-02-04
体验别样烟火气!春节假期,到中山来一场“乡村游”
原创 2025-02-02
红火开年!中山商圈春节假期消费“旺旺旺”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