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无论是红色文化、民国文化还是香山文化、华侨文化,内容都非常丰富。”市政协委员、中山市杨仙逸中学语文科组长赖红武表示,深入推进“文化兴城”战略极有必要,值得全市上下花大力气、费深工夫去做,这将进一步涵养城市的精气神。因此,今年中山两会,他带来了《关于深化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建议》。
在赖红武看来,浓墨重彩书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需要无数个精雕细琢的“小标”内容,深化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就应当是其中一个。“我了解到,截至去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共有84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省级非遗项目20个、市级非遗项目58个,涵盖民俗、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医药、民间文学等多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赖红武表示,传统非遗文化不应该湮灭,反而应该大力传承与弘扬。
“中山要坚持全市‘一盘棋’谋划推进非遗进校园,市政府和各镇街政府应当给予财政上的支持、政策上的指引。”赖红武建议,不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较大,开展非遗进校园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优势、群众认同感开展。当地没有合适的非遗项目,可进行跨区域合作,或是选定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学习。同时,针对进校园非遗项目的选择要大小兼顾,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进一步考虑将非遗体育项目与中考、大学特招等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
同时,赖红武建议,中山要深化非遗项目宣传、展示平台。“非遗项目不能养在深闺人不识,需要宣传和展示。中山虽已为非遗展示搭建了特色平台,如慈善万人行、传统节日街游、龙舟赛等,但还是不够。”赖红武建议多管齐下,不同部门和单位组织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实现多点开花,譬如镇街举办武术比赛、舞狮舞龙比赛等,校园举办校际非遗展演等,文旅部门组织传统技艺比赛等。
除了全面传承非遗项目、丰富呈现方式,赖红武建议还要同步完善部门协同机制。他表示,进入校园的非遗项目应由市文广旅局和市教体局联合管理,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出台具体措施、制定相关学校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上,发挥各管理部门职能优势,让非遗进校园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陈彦 三审 吴森林
最新评论
传统文化值得学习
点赞中山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