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深中通道②|香山秀出南海壖 四围碧水涵青天

中山日报 记者 杨彦华 2022-11-18 原创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深中通道,举世瞩目。一方面,它作为自然实体的边界,不仅是连接着珠江口城市的通道,还是接连陆地、江河、海洋的物化标本;另一方面,它作为文化的边界,其内涵和外延,要比自然实体广阔得多,它是文明的符号和象征。

据《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一书介绍,约在4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珠江口西北岸滨线位于今新会城、江门市区、南海西樵、佛山市区这条线上,东北岸滨线位于今东圃、黄埔、石龙、虎门这条线上。香山岛在江海之中,距西岸的江门地段约50千米,距北岸佛山地段90千米,距东北岸的石龙地段约200千米,距东面的大奚山岛70千米。

香山岛像伶仃洋的一颗心脏一样,置身于汪洋之中。

由于泥沙不断地淤积,香山岛不断向外扩展,从海面逐渐向海滩、沙田、陆地变迁,香山岛也逐渐形成了块状的平原区,南面有平岚平原,北面有石岐平原、东面有南朗平原。与香山地区一同诞生的珠江口沙丘文明,除了中山的白水井、龙穴、泮沙、秀山,还有珠海淇澳岛的后沙湾、三灶岛的草堂湾、高栏岛的宝镜湾,深圳的咸头岭。据初步统计,在珠江口伶仃洋两岸目前已经发现的沙丘遗址近400处。

这些沙丘遗址距今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5000年前后的历史时空里。换言之,沙丘遗址的发现,说明华夏文明的初始时期,岭南珠江口岸的人类文明也已经开始了。

东林山下
5000年前的岛民生活

5000年前的某个夏天。几个古越族人,划着木筏顺着海风来到了东林山脚下(现在的石岐白水井附近)。

之前他们听说只要绕过一片海岛,顺利的话就可以找到东边的一个大海湾,那里有山上流下来的甘泉,从山里带出来的食物吸引了浅海里的鱼虾。还有黏土可以烧成罐子,用山溪流下的水来煮鱼肉,山上还有野菜可采,这不就是天堂一般的生活吗?关键是海岸上还有干燥的洞穴可以用来避风雨。

木筏划了很久,就在筋疲力尽的时候,其中的一位同伴看到了东林山,他们看到了那也是一个海湾,他们决定去看看。他们奋力划到了岸边,迫不及待地跳下了水,朝岸边跑去,细细的沙从他们脚趾里钻了出来。在岸边,他们看到了他们想要看到的一切:有山、有山泉、还有成群贪食的咸淡水鱼。

此后,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生活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在这里先是以树皮为布、石头为武器、结网网鱼生活,后来又去附近的山上找到了黏土烧制成陶釜用来盛水,红色的陶盘用来祭祀海神。其间,他们也想去找从前的同伴,但没有找着,后来他们听说,在山的另一边有他们的同伴,需要翻山越岭走好长的路,于是他们放弃了。

后来,每年他们都会追逐着鱼群到此,并生活一段时间。他们也会划着筏子去别的地方,有时回到陆地上,有时还会来到这里。有些东西就留在这里,然后被沙子掩埋。

再后来,天气在很多年里都冷,他们才彻底地抛弃了这个地方。在考古工作者肖一亭的研究中,他将这些曾经早期人类——古越族渔民称为岛民。此时的香山岛是古伶仃洋上的孤岛。这些岛民靠渔猎为生,追随着鱼群过着非定居生活。

之后,这里变成了石岐平原的一部分。笔者在嘉靖版《香山县志》里查到这样一句表述,“白水井在县南一里地,名沙江头,其泉最古,乡人共汲”。又记,“笔架山在县南一里,三峰耸秀,文峰驾出其上,今易名东林(黄经建山海斋,讲读其下,易名东林,与西林对)。”在《香山县乡土志》里的记载是这样的:“东林山,俗名雷坛山。在县南半里。高五十丈,广百余丈。西为莱菁街,山川坛、养济院皆在其上。邑人黄经构小海斋,读书其下,易名东林。与西北半里之西林山相对。”二书的记载可以互证。笔架山与东林山,说的是一个地方。文献中也指出,此处有香山最古老的泉眼和泉水。

史前人类在此生活过的这个地方,1992年修建大街时被发现。1993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山市博物馆联合发掘了遗址。岛民们曾经用过的东西全都展现了在现代人的眼前,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考古工作者将其命名为白水井沙丘遗址。


白水井发掘现场。(记者 杨彦华 摄于中山市博物馆)

而岛民们最初想要去的东边的海湾,那里的确要比白水井遗址更古老一点,他们拥有同样的器物和生活,那里就是龙穴沙丘遗址。龙穴遗址是中山市博物馆林再圆等人1986年5月下旬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随后并进行了考古发掘。


器物之美
中山的历史提前至距今5000多年

5000年前的遗留物现在在市博物馆里。为此,笔者专门去了市博物馆和白水井遗址考古地。

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从龙穴和白水井沙丘遗址出土的器物,有精心打磨的石饼,还有颜色绚丽的彩陶盘。这些器物静静躺在展厅里,散发出一种朴实的美,出土的文物有敲砸器、石饼,陶器类的有砂陶和泥质陶。其中,泥质陶为橙红色,器类以圈足盘为主,饰有彩陶及陶衣、刻划纹及镂孔。


白水井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饼型石器。 (记者 杨彦华 摄于中山市博物馆)

当时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杨式挺参与了龙穴和白水井沙丘遗址的考古工作,他在后来他出版的《岭南文物考古论集》详细地记录了两地的考古情况。

他详细地记录了发现龙穴两件彩陶出土时的情况,“两件彩陶发现于深100-110厘米,靠T3东部的平面上。出土时并列覆置,口部朝下,圈足朝上,旁有烁石块……”

白水井沙丘遗址开掘时的情况,也详细地进行还原式记录,“1992年8月因开扩白水井大街在断面砂层偶然发现彩陶片等遗物,接着大街南侧这片空地又规划为建筑用地。同年9月25日、12月9日,应中山市文管会之邀,与林再圆等进行保护性试掘,开7x7米探方一个,编号T1,扩后方为53平方米。探方T1地层堆积简单,上层为明清建筑砖瓦烁和近代遗物‘垃圾堆’(1990年杨家祠堂拆迁后搬来),厚100-130厘米。下层即为细砂土文化层,厚46-52厘米。此文化层中含有少量的红烧土碎块、炭屑和文化遗物。”

杨式挺表示,白水井遗址的年代,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地理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协助测定,一个木炭标本4C测定为距今4820±130年;热释光法测定两个数据,夹砂陶片为5500±550年,彩陶片为5340±550年。白水井遗址的年代应比龙穴稍晚。它为环珠江口彩陶遗址的年代增添了三个测定数据。它的发现,为中山市及环珠江口增加了一个新石器中期的彩陶分布点,还将中山的历史提前至距今五千多年。

从市博物馆出来,然后顺着民族路走过去。白水井沙丘遗址地,在民族中路与白水井大街交接处,早已经由居住楼和大街所用。这时,白水井大街华灯初上,四川麻辣烫、北方饺子店、彩蝶轩等各种食店亮出炫目的招牌吸引着食客,街面上滚动着混合着食物的香味。不禁感慨,这个小小的地方,曾经多少人在此走过、路过、活过,满满的烟火红尘的味道正是人间的真实。


这是满是烟火红尘气息的白水井大街。白水井遗址正处在民族中路与白水井大街交接处。记者 杨彦华 摄

摩崖石刻
岛民留给后世的“藏宝图”

1989年,珠海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了惊动整个考古界的岩画,他们在珠海高栏列岛的岩石和洞穴里发现了一些神秘的符号。这个地方就是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高栏岛西南部的宝镜湾,后来考古界称其为宝镜湾遗址。

后经考古专家对高栏岛宝镜湾遗址等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十分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遗物。宝镜湾遗址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在已经发掘的29个考古探方、512.5平方米范围内,出土了1195件与捕鱼有关的部件——网坠、沉石、石锚等。

当地人起初都认为那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海盗张保仔留下的藏宝图,因此大家都对这个宝藏秘而不宣,希望有一天能揭开这个秘密,找到财富。

解开这个秘境的重要成员之一的肖一亭,曾与笔者面对面交谈过。肖一亭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考古专业,主攻方向则是先秦考古。他1992年来到珠海,在珠海博物馆工作了20多年,一直从事的是考古工作。

肖一亭参与了1997年至2000年对 “宝镜湾遗址”的试掘与三次发掘工作,他和同伴们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碎片、玉玦 ,以及神秘的岩画。其中藏宝洞的东壁岩画,为环珠江口地区目前发现岩画中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早期岩画,画长5米高2.9米,符号里有人、有船,还有海浪。那些发掘出来的陶片和玉器,其纹理、装饰与岩画中的线条风格很像,而岩画中的线条并不是用什么金属硬器凿出来,那些线条全部是用打磨得坚硬的尖钻花岗岩垂直凿出的。

这一切表明,在史前时代,生活在这里的百越先民不仅掌握了航海技术,还有能维持生存的有规模的渔业生产。它鲜明地指向了一点:这是有别于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南方农耕文明的另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文明——海洋文明。

这一遗址的发现向世人证明,海洋文明不是西方所独有的,在古老的东方,在史前时代就产生了。至于那些神秘的符号,自它们现身后,一直有多种解读。怎样解读符号其实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但有两点是可以明确的:第一,那是祭祀活动的遗留;第二,那是再现生产的情景,生产包括了自身生产繁衍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包括了祈求和航海)。

海湾沙丘
早期人类的文明摇篮

“香山秀出南海壖,四围碧水涵青天。”明朝香山诗人、学者黄佐在《石岐夜泊》里的头一句点出了香山的曾经:秀出南海,水清沙白,碧海蓝天。壖,这一个字就点出了香山是一个水边之地。四围碧水,又点出了香山是四周环水的岛屿。

清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记载,“古时五岭以南皆大海,故地曰南海。其后渐为洲岛,民亦蕃焉。东莞、顺德、香山又为南海之南,洲岛日凝,与气俱积,流块所淤,往往沙潬(坦、滩)渐高,植芦积土,数千百畮膏腴,可趼而待。”

被称为岛民、生活在南海海边洲岛的早期人类为什么会选择在岛上生活,或者说他们为什么会喜欢生活在海湾地区?沙丘遗址反映的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从分布地区看,沙丘遗址主要分布在以环珠江口地区为中心的地带;从活动时间看,人类在沙丘上生存也主要在从距今6500年前至距今3000多年前的大约3000多年的时间范围之内。


香山全境5000年前各岛的沙丘遗址。(记者 杨彦华 摄于中山市博物馆)

根据肖一亭、杨式挺等学者的研究,新石器时期沿海地区气候热湿,灾害性天气频率较低,还不存在什么厄尔尼诺现象,早期先民有相对稳定的气候环境生活。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平原为约20米水深的浅海环境,珠江各流域各海域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注入,海生生物格外繁盛,贝类和鱼类资源丰富。

海洋地质学研究表明,海洋水体作用于海岸的动力过程,包括堆积、侵蚀、泥沙输移和形态各异的海岸地貌单元的塑造等过程。沙丘的形成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即在沙丘附近并流经沙丘的河流小溪。这是沙丘形成的相当重要的条件,不仅是因为它能为沙丘先民解决生活必需的用水,同时,在沙丘形成过程中解决沙的来源。

温度适宜,无大的自然灾害,有来自海洋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可饮用的淡水,当然还有一个可集沙又可避风的海湾。

有以上的这些条件,岛民们就可以生活下去了。

说到这里,最后再说一说沙丘文明最后消失的原因,沙丘遗址的形成和消亡都与气候有关。据郑卓、邓韫、肖一亭等人的研究,在距今4500年,华南气候有短暂降温,至距今2700年,华南气候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其体现为气候变凉、厄尔尼诺增强,暴雨增加,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加速了珠江口泥沙淤积,海岸带退缩。这些变化大大减小了新石器时代以捕捞为生的古人的生存空间,为了生存人们最后选择离开了沙丘。

总的来说,沙丘遗址出土的石器、陶片等物件,揭开了古越人在珠江口一带生活的历史往事,也证明了珠江口地区是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肖一亭说,其实我们所说的香山文化,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不断开发、积累的过程,是几千年来长期与大海交流的过程,它会一直不断向前延续下去。慢慢地,它就形成了溶于血脉里的东西,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概而言之,那是一种海洋文明才具有的人文气质,“我理解的那种气质就是敢于冒险、勤劳笃实、开发进取、兼容并包”。


【策划/统筹】吴森林

【联合出品】中山日报 香山文化研究院


往期回顾↓↓

穿越深中通道①|台山初罢雾 岐海正分流!伶仃洋及香山全域沧海桑田的地理变迁


编辑 汪佳  二审 朱晖  三审 徐小江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相关推荐
中山+请你看《小小的我》!4天8场400多张电影票免费送
2025-01-07
中山“城市共享厕所”试点,有意愿免费开放内部厕所,可联系→
原创 2025-01-07
又有新冷空气!周末中山最低气温将降至个位数
2025-01-07
AI也能“望闻问切”?“中医药机器人”将在中山量产
原创 2025-01-07
手机购新补贴方案来了!以旧换新补贴家电产品增至12类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