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体校对学生的培养日益注重文体全面发展。图为学生正在进行摔跤训练。文波 摄
近年来,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不断强化“体教融合”,除在体育竞技领域频频出彩,选拔出了包括苏炳添、陈艺文等世界级运动健将外,每年还为高校输送一批文体全面发展的“金苗子”。
2022年,中山体校学生的本科院校体育单招录取率达48.61%,高出全国高考单招本科录取率15个百分点。近十年共有342名中山体校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不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
培“好苗”育“金苗”
▲运动员加强文化学习很重要。 文波摄
“我在体校时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备考大学。”今年,中山体校毕业生黄碧涛如愿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雪上运动学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来自三乡镇的黄碧涛,2008年读幼儿园中班时便进入中山体校学习竞技体操,2014年被推送到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正式开启运动员生涯,2018年转入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国家集训队,曾获2019-2020吉林·长白山全国自由式滑雪锦标赛女子大跳台第五名,澳大利亚大洋洲洲际杯大跳台比赛女子第四名。
青春追梦,刚开始大学生活的黄碧涛很怀念在体校时的点滴。“现在体校不仅注重训练,文化课也抓得很紧。”黄碧涛至今记得体校老师帮学生一起分析往年院校单招分数,结合往年分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
同样把体校当成第二个家的,还有今年刚保研至华南师范大学的梁文琪。“我当时考大学目标非常明确。”在沙溪长大的梁文琪小学六年级进入中山体校学习跆拳道。在梁文琪的记忆里,刚去体校时年龄小,想家经常哭,教练刘伟平的开解不仅让她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在训练遇到瓶颈期时教练一句“要做最好那个”成为让她受益的“格言”。
据了解,在近十年的单考单招考试中,中山体校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共有342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66名学生被全国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湖南师大等录取,重点大学录取占比为19.3%。
“双驱育才”护航学生
近年来,中山市体校深化体教融合,结合体校的自身发展状况,创新性地提出了“双教合作”的育人模式。
▲“双教合作”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双驱动力”。 文波 摄
“双教合作”育人模式是把教练和教师教育工作系统整合,形成管理合力。作为一所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专业学校,中山体校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教练和教师成为教育学生的两个主导。
新模式中,教练和教师就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双向良性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训练水平、学习成绩和思想动态,对学生在报考志愿填报、体育专项和文化考试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单招备考保驾护航。
“‘双教合作’模式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和管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双驱动力’,也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市体校副校长邓小涔表示,近年来中山体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就是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创新性育人模式最好的体现。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对高校体育单招考试重视度的不断提高,单招报考人数不断增加,但高校招生人数并没有随之增长,单招考试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备考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中山体校扎实开展各项备考工作,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录取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录取率,助力大批学生圆梦大学。
编辑 黄汉英 二审 谢琼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