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丨客途秋恨,戏梦人生

中山+ 记者 詹琪琳 孙俊军 2022-09-23 原创


△几乎在它的原生地珠三角销声匿迹的地水南音,
今天在中山白水井-华贵坊重现~
秋意渐深,独特的风味,勾起人的回忆……
[点击视频↑↑↑] 


秋分

旦夕秋风多,孤客最先闻
秋思各半
夜,慢慢变长 …

【旧梦·老宅】

在白水井日与夜的市井烟火背后,是华贵坊的落寂。从这里遗下的几间恢宏的古老大屋溯回前尘旧梦,那是建于上世纪初(1905年)的民居群,加上一个高调的牌坊名字,显示着这里曾是富贵地。

不知是哪般缘分,石岐人苏伟行在这四五年间修复了其中的两间老宅,抹去尘土,修补裂痕,重新装点。修复完成后,为差不多120岁的华贵坊14号余宅挂上“钟声城郭外,人影夕阳间”的木刻门联。而在14号后方两条巷子之隔的华贵坊8号刘宅,是一间俗称“西装屋”的老侨房,建于1934年。苏伟行2019年修复完成余宅后,一鼓作气修复刘宅,2020年完成。屋主的第三代后人有一位在澳门,是苏伟行认识多年的朋友,他无意中看到苏伟行修复余宅时的视频,便跟苏伟行说8号是他的祖屋,二人一拍即合,苏伟行接着开始了这座侨屋的修复活化。当时,刘宅已长年没人居住,屋主的后人都在国外,老宅破败不堪,杂草丛生,如今清理修复后还能在青砖墙上看见多处植物抓生后留下的化石般的痕迹。



上:华贵坊8号老宅内的西式壁拱
下:流光溢彩的满洲窗,是岭南的色彩

现今收拾出来的刘宅显露出它英伟的面貌,厅堂高接近9米,前厅与后厅之间有高大的罗马式壁拱,使厅堂大气挺拔,可想象当年的新潮气派。苏伟行喜欢收集古旧物件,除了那些雕刻精美的花板,他尤喜欢色泽艳丽的满洲窗,背光照映,流光溢彩,十分有岭南味道。


丨修复后的华贵坊8号,这是本地典型的“西装屋”

【戏梦·人生】

南音说唱
我唱故事给你听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睇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

熟悉不过的旋律和唱词在日色西斜时分从华贵坊刘宅传出,伴随着椰胡,一声声低回婉转。是谁在唱《客途秋恨》?


丨邓志驹爱唱南音

从事粤剧演艺45年的邓志驹,初到这深巷老宅,即被这里的环境气氛勾起一些回忆来。他想起广州的祖居,他也曾修复过一番,对这种老屋充满感情。平时曲不离口的邓志驹,在这秋分时节,开口就唱起一段南音《客途秋恨》,他觉得这首盛行于清末的粤调产生的年代背景氛围和这种屋子建造时的整个背景土壤是很接近的,再加上也是在秋意渐深的时节,情绪特别对。

“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嗰对双飞燕,睇我独倚蓬窗我就思悄然。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
丨《客途秋恨》选段

说到《客途秋恨》这首街知巷闻的名曲,传唱演变下来超过二百年时间。原为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内容是叙说当时社会一些底层女性的生活与心境的悲凄,曲词委婉,易于传唱,盛传一时。道光初年(1821年),南海人叶瑞伯重编《客途秋恨》,内容是描写文人与歌女的一段恋情,用极富岭南特色的南音演唱。20世纪20年代,编剧家黄少拔以曲中的故事为线索,将男女主角附会为缪莲仙、麦秋娟,又将其他历史人物编排在一起,改编成粤剧《客途秋恨》。为发挥原来的名曲效应,黄少拔将原曲修改作为主唱段,仍沿用南音演唱。该剧由白驹荣首演后,《客途秋恨》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白驹荣所唱的版本,那种苍凉萧瑟、千回百转的神韵能摄人心魄,那种内心复杂的感情被唱得出神入化,百听不厌,听一次就有一次的味道。邓志驹也为之着迷,同时他也是白驹荣的重度戏迷。


丨老宅内的留声机

“睇我呢种情绪悲秋同宋玉,况且客途来抱恨你话对乜谁言,即系旧约难如潮有信,新愁深似海无边。第一触景系更添情懊恼啰,睇我怀人愁对嗰个月华圆。”
丨《客途秋恨》选段

粤调南音有别于福建南音,产生于清中期的珠江三角洲,是一种粤语说唱,就是用唱的方式来讲故事,分为木鱼、龙舟、板眼、南音、粤讴五种。当中,南音是有音乐的,最早是一个筝、一个板(檀板)、一个人(瞽师即盲乐师)在街边卖唱,因此南音来自市井,比较通俗。《客途秋恨》是改编过来的南音,比较雅致,文辞也非常优美。

“睇我心似辘轳千百转,空绻恋,娇啊但得你平安愿,我就任得你天边明月照别人圆。”丨《客途秋恨》选段


丨老宅高近9米,长7米,宽4米多,有很好的声场

邓志驹十分喜欢唱南音,觉得它形式活泼,唱起来有一种独特的表现力,放在戏里唱,无论是表达激烈的情感,抑或是哀怨的、抒情的调子,南音都可以。然而面对粤乐里这其中一种小众的曲艺形式,它的濒临失传是摆在眼前的。邓志驹在疫情前曾在广州走访几位失明艺人,地水南音唱家刘志光、莫若文、郑健明,他们的唱法已没人继承,邓志驹为此很心急,寻机会他将把他们请来中山,为他们录音。至于在粤剧里,如今南音也都比较少,现在的大戏里通常都是写一些全新的曲牌,而南音这种传统的、民间的、富地域色彩的唱法已都处于濒危的状态,邓志驹有个想法就是将前辈名人名曲当中涉及南音的,他挖掘整理出来,较为系统地重新录音,也作为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


邓志驹主演的
《光绪皇夜祭珍妃》中的角色造型

少有人走的路

对粤剧的保护研究,邓志驹可以说是用他整个生命来做,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中山,粤剧的资源宝藏就在中山。

邓志驹多年收集粤剧唱片,可谓达到“疯狂”的程度,差不多就是一见到就收,用他的话是“倾家荡产”。因此,当有想法在中山办一个粤剧声像博览馆,他当即就有资源办到。由邓志驹创办的粤剧声像博览馆就在位于中山紫马岭的香山粤剧研究院内。馆藏的粤剧声像资料极为全面,有珍贵的粤剧名伶黑胶、CD、VCD唱片及卡带等等,这些都是邓志驹收藏的一部分而已。除此以外,还有一套由邓志驹监制的《粤剧大典》,蕴藏一百部粤剧,238张碟片,可谓一个粤剧宝藏。


从1990年代开始邓志驹录制出版
三百多首粤曲卡拉OK
对粤曲推广有相当大作用

在粤剧的传承普及方面,邓志驹本身除了是一位出色的粤剧演员,表演、唱戏包括创作,是他的本分工作,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机灵敏锐的邓志驹竟录制出版了三百多首粤曲卡拉OK,也主演过上百集的电视粤剧节目,担任南方卫视《粤唱越好戏》栏目主持人。可以说,邓志驹是在走一条粤剧粤曲大众文化普及之路,却是同行之中“少有人走的路”。

学唱戏 学衣食 学做人

邓志驹如此有粤剧唱片缘,事实上他的粤剧生命说起来也真是由唱片给他的。邓志驹是广州人,他说他在母亲肚子里就开始听粤剧唱片。父母结婚之前在一个业余粤剧团做大戏,他们结婚时,全剧团的人竟送了一份出奇大的礼物给这对新人——100张粤剧唱片,一套电唱机,一部收音机。所以说邓志驹在母亲的肚子里就听了不少戏。自然,他一出世就开始听粤剧,这些唱片伴随他成长。邓志驹9岁就在剧团演戏,小小年纪已对粤剧非常痴迷,读书上学,心都在粤剧上,经常请假去唱戏,甚至去考剧团,因此被班主任严厉批评。十来岁的邓志驹一心要唱戏,无论是曲艺团、粤剧团、木偶团招演员他都去考,但都一一失落了,却在他考广东音乐曲艺团失意之时,被主考官之一、曲艺大家关楚梅赏识,机缘巧合收为入室弟子。1981年,17岁的邓志驹终于考入广东粤剧院,他还记得有文觉非、罗品超、关国华等做主考官,当时全省超过三千人报名,最后录取了五名演员,邓志驹是其一,他的人生由此开始了新起点——广东粤剧院是粤剧的最高殿堂,跟随粤剧最顶级的人物学唱戏、学衣食、学做人。


丨舞台上的丑角造型

中山第15年

在邓志驹的戏梦人生里,直到2007年,也就是15年前,他带着粤剧来到中山,开始了又一个起点。2007年10月,邓志驹受中山市委市政府委托,组建香山粤剧团。在这十多年里,邓志驹先后监制原创粤剧《血沃共和花》《南国菩提》,均获得多个奖项和赞誉。组织《香山大戏台》逢周六早上在紫马岭作公益演出,超过300场。《粤韵悠扬传万家》每年在中山各镇区送戏进社区,超过200场。《南国红豆发新枝》每年在中山的大、中、小学,送戏进校园。邓志驹获中山市委宣传部推荐,省委宣传部授予他“优秀基层文化能人”称谓。在粤剧里,邓志驹的确是一位全能能人。


丨疫情前策划的首届大湾区艺术节
“湾区大戏台”粤剧晚会

当邓志驹15年前一来到中山,他就成立了吕文成广东音乐艺术中心,他由衷佩服这位出自中山的粤乐大师,同时也感叹中山的粤剧文化资源丰厚,星光灿烂:有粤剧界泰斗、粤剧剧作家唐涤生,粤乐宗师吕文成。从地缘来看,粤剧在珠三角及港澳流行的地区中(也等同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中山处在中心地带,交流非常便利,因此,“湾区大戏台”是邓志驹等众多粤剧人致力搭好的舞台,未来大家共享资源,在这个超级舞台上唱戏。邓志驹在中山所做的粤剧声像博览馆、陈冠卿纪念馆、吕文成广东音乐艺术中心等,都是致力对粤剧文化的保护研究,成为粤剧地区共有的资源。

※※※※

几百年积淀下来的粤剧艺术既精且繁,粤剧演员要花功夫的地方实在太多,还未算多方面都需要天赋,他们像海绵般吸收各种元素,观察体验人生百态,转化成自己的体会,融入到艺术表现中。58岁的邓志驹,和他聊天还时不时见他模仿身边一些人物的说话动静,显得十分有趣。

其实每个人都在演自己的人生,
你看不见自己,
他把你演给你看。


【四季是歌知冷暖】

统筹:阿占 孙俊军 廖薇 
文:记者 詹琪琳
图/视频摄制:记者 孙俊军


编辑 詹琪琳  二审 孙俊军  三审 吴森林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相关推荐
专属管家,随到随住!中山市级人才房完成装修313套
原创 2024-03-26
中山市积分入学申请即将开始!攻略来了
2024-03-25
今年“3·28”开幕式定址翠亨新区,“1+1+N”招商活动贯穿全年
原创 2024-03-26
正式揭幕!中山将在火炬高新区规划20平方公里打造“湾区光谷”
2024-03-28
中山这个沉寂10年的烂尾楼是如何被盘活的?
原创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