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办之际,郑氏后人——郑观应弟弟郑翼之玄孙女郑樱楠再次回到了中山。郑樱楠出生成长于天津,工作后定居北京,对中山怀有淳厚的宗亲情感向往。7月22日,郑樱楠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了郑氏后人对郑观应家国情怀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对中山浓墨重彩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的美好祝愿。
▲郑氏后人——郑观应弟弟郑翼之玄孙女郑樱楠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自小心怀自豪,如今肩负使命
郑樱楠称郑观应为“老太公”。她对老太公的认识,是一点点丰富起来的。1999年澳门回归时,有记者到家里采访,郑樱楠和爸爸妈妈一起弹唱了《七子之歌》,隐约知道老太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后来读高中,历史课本里提到老太公的名字,郑樱楠立刻举手告诉老师“郑观应是我的老太公,我就是他的后人!”她满怀骄傲地介绍了老太公的主要事迹,老师和同学们报以她热烈的掌声。直到2017年父亲去世,郑樱楠接替父亲参与一些纪念活动,深切感受到专家学者、家乡人民对老太公思想主张的赞誉,她心里关于老太公的那幅人格画像日渐清晰、饱满起来。
在郑樱楠家里,墙上一直挂着一幅“郑氏家训”:“积金玉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宁;积诗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以遗子孙。”郑樱楠说,这是老太公留给郑氏后人的精神指引和宝贵财富,自己从小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是以此而贯之。父亲常告诉她,老太公一生屡经磨难,但依然心系民族命运,富于家国情怀,提出了全面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和主张,而且为人善良博爱,济弱扶倾,这种高洁的精神品格应永远流淌在郑氏后人的血液中。
在家族基因和情感的凝聚下,郑氏后人们如今虽分居在上海、广州、武汉、天津、九江、吉安等不同城市,但彼此间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条件允许时会尽量安排团聚。“我这次回到中山,也是受郑氏家族所托。”郑樱楠说,自己虽力量绵薄,仍将竭尽全力去继承宣扬老太公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格,并推动其产生更多的当代价值。
郑樱楠将这一目标拆解为“传播”和“实践”两个步骤。“让更多人了解郑观应,让郑观应的思想和精神激励更多人;同时也从我做起,面对事业敢闯敢拼百折不挠,面对社会永葆赤诚和宽容,做一个胸怀博大、贡献社会的郑家人。”
回到中山就是回到了家,心里很踏实
近几年,郑樱楠几乎每年都会回中山看看。每次回到雍陌村,走一走石板路,看一看书院牌坊,跟街坊、朋友拉拉家常,“感觉自己回家了,找到根了,心里也踏实了。”
在郑樱楠看来,“回家”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因为常常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今年回来,郑观应故居焕然一新,郑观应生平史迹展也即将揭幕,还有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所有这些都令她心怀激动。“家乡不仅越来越美,对郑观应等名人资源的挖掘利用工作也越来越扎实。作为郑氏后人,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市委、市政府,感谢每一位为郑观应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扬付出努力的人。”
历久弥新的香山文化融通中西、兼容并蓄,具有独特的气质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中山要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浓墨重彩书写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这其中,通过深度挖掘利用名人资源,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是全面提升中山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郑樱楠非常赞赏中山保持“文化兴城”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她也表达了愿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山“文化兴城”的愿望:“作为郑观应后人,我们也希望能为家乡文化建设略尽绵薄之力。愿中山步步向前,越来越好!”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谭桂华 实习生 赖景行
◆图:记者 王云
◆编辑:陈家浩
◆二审:朱晖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