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张戈武、指挥中心主任戴宇文以及交警支队城区大队副大队长杨军等做客《周五民声直播室》,就“疏堵保畅”等热点话题与市民开展互动交流。
“堵因”分析:四大原因致主城区拥堵
节目中,市民杨先生认为,主城区拥堵时段仅限于早晚交通高峰,其他时段并不严重。他发问:“交警部门是否分析过造成主城区早晚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对此,戴宇文予以解答。他介绍说,根据相关大数据分析,导致主城区早晚交通高峰拥堵的原因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增长迅猛,供需矛盾突出,大部分主干道处于超负荷运行,路少车多、道路承载不足;二是占道施工影响交通通行显现突出。截至12月9日,主城区在建占道施工项目54个,导致南外环等主干道路中断、长江路、博爱路通行能力下降;三是坦洲快线车流对主城区交通冲击较大,大量车流从坦洲快线快速涌入主城区,引发城桂路、起湾道等局部路段和金字山隧道附近片区拥堵;四是节假日各学校、大型活动等重点场所周边路段交通压力增大。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一般为周六早上放学回家,周日下午返校,大量接送学生的车辆聚集在市一中、华侨中学、实验中学等学校周边道路,加重了周边路段的交通拥堵。
应对措施:再出十项新措应对拥堵
“作为一个普通的交通参与者,我留意到交警部门近期在主城区疏堵保畅方面确实做了不少的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还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交通管理。”谈到治堵问题时,市民周先生说。
杨军就此问题回应说,按照计划,交警部门已经完成了105国道沙朗立交段、北环路—三角快线节点、中山四路—起湾道交叉口、湖滨路片区共4个拥堵节点治理任务,交通秩序得到有效规范,通行效率均得到提升。
截至目前,年初研究排查的52个节点,已完成整改47个,未治理的6个节点,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相关镇街,还在协调推进;完成了悦来中路、莲兴路、南安路、安山大街等20条道路共705个停车位清除工作,释放了部分通行能力;紧盯住重大施工项目交通疏导问题,组织审核坦洲快线等17处重大工程施工配套交通方案,评估安全隐患,对10个施工点位进行现场督查。
杨军说,在此基础上,交警支队再出“十大新举措”,包括,市交警支队组织专家团队全面加强博爱路、兴中道等重点部位交通组织对策研究,在105国道北外环翠景道路段试行管道通行,在博爱二路南下新码头路段试行“拉链式”交替通行新型交通管理模式等。
交警提醒:驾驶员朋友请注意两点
交警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以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共出动警力49863人次,每天主城区疏堵保畅警力保持在800人左右,与8月份相比,每天增加警力近100人次。目的正是缓解交通拥堵,确保正常通行。
交警部门提醒驾驶员朋友:出行前可以通过导航提前了解沿途道路路况,选择最优路线,尽可能避开车流较大的道路;不慎发生刮擦、追尾等没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后,尽量快处快赔或通过“广东110”互联网平台处置,及时撤离现场,以免造成人为交通拥堵。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图+/记者 卢兴江
◆编辑:唐益
◆二审:查九星
◆三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