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引导青年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贡献青春力量?
围绕中山市委、市政府“攻坚2021”决策部署,团市委全面推动青春建功工作矩阵,新时代“四最”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各项“岗队号手”工作全面启动,带领中山青年岗位建功,奋勇争先。今日起,围绕“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主题,中山+推出“岗队号手”青年建功工作网络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装备上安全帽和反光衣,中交四航局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项目建设“四最”青年突击队的副队长刘波大步迈进工地中,连日降雨使本已紧张的工期又耽误了近一周时间,他希望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人安全的前提下,趁着难得的好天气推进工程进度。6月1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域城市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工程项目已进入大干阶段,由各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中交四航局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项目建设“四最”青年突击队积极响应团市委“百支青年突击队 百日攻坚大会战”活动的号召,率先扛起了集中攻坚的大旗。
铆足干劲连续作战,力争创造10个亿产值
猛烈的阳光照射进项目工地,工人们在办公室的阴凉处休息片刻,几口甘甜的西瓜下肚,才稍稍驱散了无孔不入的高温。面对毒辣的日光,大家往往选择避其锋芒,瞅准凉爽的清晨来到工地施工,当临近正午、温度逐渐攀升,就回到室内用餐和休息。长期在室外奔波,刘波的皮肤已经被阳光镀上又一层小麦色,他说,大家都盼着晴天的到来,好追回因降雨耽误的工期。今年4月底正式成立并参与首批中山市新时代“四最”青年突击队的集中授旗仪式后,中交四航局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项目建设“四最”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一如既往坚守在岗位上,“项目的建设需要工程技术部、安全部、质检部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参与,而突击队的16名成员均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我们当仁不让承担起以身作则、引导青年的责任。”
站在随风飘扬的新时代“四最”青年突击队旗帜旁,刘波与另一名突击队成员拿着图纸商量下一步的施工计划,随后,他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巡视,“进入‘龙舟水’时期,高温或连续的强降水都将威胁深基坑和现场作业的安全,我们突击队成员已经带头组建抢险救灾青年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增加巡视的频率,清除安全隐患。”刘波说。据了解,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城市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工程项目用地范围约1600亩,它位于石岐街道中心区和未来中山CBD岐江新城的交汇处,担负着我市经济转型融合以及人文传承的重任,更被寄予“启动新城发展,改造南部,拓展北部”起步区的极高期待。刘波介绍,项目建设包括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地面道路及基础设施等若干部分,在6月进入大干阶段后,接下来还将在9、10月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目前已通过动员大会,将施工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都拧成一股绳,为实现创造10个亿产值的目标铆足了劲儿。“我们向来倡导年轻化,思维发散的他们是项目建设的中坚力量,而作为突击队成员、部门负责人,我们要将下达到各部门的任务进行分解、督促和协调,引导青年全身心投入到施工中。”刘波表示。
发挥青年力量智慧,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身为中交四航局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项目建设“四最”青年突击队成员之一、安全部的部长,王冠肩负着整个项目施工的安全职责,迎来下半年的风险辨识,他显得愈发忙碌。“我们发现大型设备运转时容易触碰现场的高压线,这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于是,青年团队着手研发当大型设备靠近高压线,便立刻通过扩音器和手机发出警报的软件,研发成功后将成为我们的又一项专利。”说起青年们的成绩,王冠颇为自豪。在刘波看来,青年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有着许多突出的优势:他们有朝气和活力,能在长时间、高强度的施工中保持充足激情和向上精神;他们学习能力强,可以根据项目建设知识结构体系的快速更新而不断成长;他们目标明确、更显冲劲,能坚持不懈朝一个方向努力。刘波告诉记者,依靠青年的力量和智慧,项目通过优化钢筋安装顺序、验收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等举措,在今年4月底完成地下道路首个主体结构段浇筑,比预定工期早了整整10天。“我认为,青年是勇于尝试的一个群体,他们愿意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成为他们成长的营养、项目推进的动力。”
截至目前,中山(石岐)市政二标大沙南路综合管廊已完成86%,进入附属工程施工,富康北路综合管廊已完成40%,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富康北路地下道路已完成38%,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地面道路已完成29%,正进行软基、管线施工,项目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刘波表示,参与项目建设的人员会逐渐增加至700多人,中交四航局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项目建设“四最”青年突击队将吸纳更多青年,“我们需要激励青年,肯定他们的做法和成果,引导青年登上重大项目建设这一广阔的舞台,实现‘建功新时代’。”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家浩 王欣琳 通讯员 李晓婷
◆图+3,视频摄制/陈晨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最新评论
青年最有朝气
中国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