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英雄故事!中山红色记忆大型媒体采访团走进杨殷故居

2021-03-18 原创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3月18日,古朴静谧的中山市翠亨村沐浴在春日里,村中的木棉开得正绚烂,春风吹拂,翩然跌落在青砖建成的杨殷故居屋顶。

参与“学党史 开新局”——中山红色记忆大型媒体采访活动的中央、省市15家媒体记者走进故居,倾听杨殷外孙女崔静薇和曾外孙女崔淑敏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以及杨家人身体力行,数十年传承先辈革命家风的点点滴滴。

1922年秋,杨殷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致力于工人运动。1925至1926年,他以中共广东省委委员身份,参与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12月,杨殷参与发动和领导了震动全国的广州起义。1929年,因叛徒告密,杨殷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时年37岁。临刑前,他坦然对狱中同志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表现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凛然赴义、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英雄气概。

在采访现场,崔静薇介绍说,“那些年,我的外公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儿女交给了亲戚朋友抚养。1929年外公牺牲时,我的母亲杨爱兰才14岁。可我的母亲一直牢记着我外公的教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外公的红色革命精神。”母亲杨爱兰生前曾在香港生活,靠自己挣的工资养活自己,后来回到广州,住的房子也是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尽管生活困顿过,但杨爱兰从不借烈士后人的身份向组织伸手。


▲杨殷故居

杨爱兰93岁时,将父亲杨殷的全部房产捐给了政府,也就是现在的杨殷故居,用来打造党员教育基地,缅怀先烈、启迪后人。杨爱兰还以94岁的高龄,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2013年逝世。现

场,崔静薇分享家风故事,讲述杨殷革命家风代代相传的情况,她介绍说,他们兄弟姐妹多人,曾和母亲杨爱兰挤在广州的外婆家。十几平米的一室一厅,他们睡觉时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

崔静薇说:“广州的夏天,天气很热。房子住不下,就在别人家楼顶伸出的阳台上,搭几块板子睡觉;一到下雨就往屋里撤。如此困难,我母亲依旧没向组织伸手要求照顾,坚持自己克服。”

1960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崔静薇的未婚夫从空军部队转业,去新疆最艰苦的地区之一阿勒泰,保卫边疆、建设边彊。为继承先辈遗志,崔静薇也愿意随军,从广州市歌舞话剧团演唱演员岗位调往阿勒泰,双双前往。当时家里也有人反对,但崔静薇回应家人的担忧说:“外公为革命献生命,我为革命献青春”“背起背包就出发,走到哪里就是家”。就这样,年仅20岁的她,和未婚夫一起双双走上了保卫边疆、建设边彊之路。而曾孙女崔淑敏也表示,在工作中,她也时刻以先辈的精神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杨殷故居

在采访现场,故居工作人员张道有也介绍说,1989年6月,杨殷故居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12日杨殷故居全面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共接待各界观众总量逾50万人次,其中党员干部约30万人次。成为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纪念、继承和发扬先烈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阵地。

为充分利用翠亨村的红色革命资源,做好优秀革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该馆对杨殷故居及周边文物建筑进行片区式规划建设,串连起在翠亨中与杨殷烈士相关的革命人物及遗址。从2017年起,每年红棉盛放的季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都会举办以纪念杨殷烈士为主题的“留住木棉红”英雄家风代代传活动,邀请杨殷烈士亲属回乡,向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宣讲杨殷烈士的革命史迹以及家风故事。

而据介绍,杨殷故居展示区将于2021年7月重新开放,届时杨殷故居展示区除杨殷故居外,将涵盖《用生命捍卫信仰——杨殷纪念展览》、中山市地方党史展览、翠亨村村史展览、杨维学故居、杨日韶杨日暲故居等内容,进一步丰富本地红色革命教育资源,提升地方党史教育功能。通过引领党员、市民大众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鉴定信念、凝聚力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冷启迪
◆图/记者 余兆宇 夏升权
◆编辑:唐益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最新评论

谢拉姆 (2021-03-19 22:41:46):
英雄故事,铭记在心
袁氏老三 (2021-03-19 13:47:38):
传承红色基因
相关推荐
韩红做客中山富逸城覔书店,分享首作《我与蒙面诗人》
2025-05-06
“中山+”豪送30张山姆年卡!恭喜这些“幸运鹅”!
原创 2025-05-09
赞!他们三闯火场灭火护民安,获群众送锦旗致谢
2025-05-08
周知!中山南外环部分路段封闭施工
2025-05-08
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举行,中山籍运动员唐建达助广东队摘首金
原创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