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中山,太阳把路面烤得“滋滋作响”,货车碾过的轰鸣混着热浪翻滚,蒸腾的热气裹着尾气扑面而来。在这样的高温天里,有一群身穿反光衣的养护人员,他们的工作轨迹始终与烈日相伴,汗水浸透衣背,却依然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着每一段公路与桥梁,确保城市的血脉畅通。7月17日,记者跟随他们的脚步,聆听这些高温下奋斗者的故事。
高温蒸腾桥梁之上
是对通途的担当
当天上午9时,太阳直射在中山三桥上,中山市公路工程建设中心养护工程股副股长肖坚鑫与同事,正在对该桥桥面进行日常巡查。“我们每个月都要对中山100多座大桥和特大桥进行全覆盖巡检,既要排查坑槽、裂缝以及伸缩缝的病害,也要检查设施是否完好,确保桥梁安全。”肖坚鑫告诉记者,他们每日安排3至5座桥梁检查,单座桥的巡查就需1小时以上。

记者跟随肖坚鑫登上中山三桥开展巡检,灼热的阳光把金属护栏晒得滚烫,空气被炙烤得几乎凝固,不到十分钟汗水便浸湿衣衫,紧紧贴在背上。肖坚鑫却浑然不觉,专注地排查每一寸桥面,不时拿出随身携带的工具测量,记录下桥面的细微变化。“衣服经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大伙都这样,同事们之间相互不嫌弃大家的汗味就行。”肖坚鑫笑着说,广东夏季炎热的天气从四月份持续到十月份,中间几个月尤其难熬。
“桥梁病害的检测其实很严格,关键部位的一条裂缝大于0.15毫米,与头发丝差不多,都得及时处理。”肖坚鑫指了指安全帽下的鬓角说。2018年毕业的肖坚鑫,曾有四年桥梁设计建设经验,如今从图纸走向实地,更懂肩上的分量,“桥梁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养护不到位,通行安全就无从谈起。”多年的设计经验,让肖坚鑫对桥梁结构了如指掌,桥梁中的每个部件都起到不同的作用,每一次巡查都像在与桥梁对话。
桥面检查完毕,一行人转至桥下,一丝阴凉让他们得以从太阳的炙烤中暂时解脱。“桥下环境较桥面更为复杂,由于桥梁建设特点,桥下空间往往是水面或者山里,多数桥梁都没有专门检查通道,要么靠吊机悬吊作业,要么拄着棍子拨开杂草、探着泥泞找路。”肖坚鑫表示,一番检查下来脚上往往沾满泥泞。话语间,他们已拿出望远镜、运动相机、伸缩杆等工具,细致探查桥体结构。

“在桥梁检查期间,为确保人员安全往往要占用机动车道,我们一般会尽量避开早晚高峰。但遇到紧急情况,不得不占用一两车道甚至全桥封闭。”肖坚鑫望向川流不息的车辆说,“这都是为了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希望能得到市民的理解。”
汗水浸透反光衣下
是对家庭的坚守
当天上午11时,G228国道三宝沥大桥的路面已被晒得发烫,中山市中山港公路养护所养护工人甘香育正弯腰清理路肩旁的尘土垃圾,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颊往下淌,沿安全帽绑带汇成水珠滴下。
“现在天气热,工作十来分钟就会浑身湿透。”甘香育扯了扯贴在背上的工作服说,他每天的工作安排十分规律,早上8点至中午11点半,下午2点直至5点半结束。他和同事们每天要在这样的高温里工作六七个小时,负责G228国道约7.3公里路段的保洁和设施维护工作。

在桥面非机动车道上,甘香育利索地铲起路边的砂泥,很快便装满了一斗车。“半天能喝完两升水,要是感到头晕目眩就马上歇口气。”趁着清倒垃圾的间隙,甘香育抄起水壶猛灌几口。面对持续高温,藿香正气水已成为他和同事们必备防暑药品,而养护所熬煮的凉茶则帮他们及时补充能量。
临近正午,桥面温度已突破40℃,对于从事养护工作已有一年多的甘香育来说,不过是平常的一天。作为连接中山与广州的重要干道,国道G228洪奇沥大桥至民众立交路段交通量大,为此中山市中山港公路养护所成立了专班,着力提升该段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
除了路面保洁,他和专班的另外7位同事还负责公路附属设施维护、突发事件及应急抢险等工作。
“这里交通繁忙,有时护栏被撞坏,我们必须及时修复,避免引发二次事故。”在进入养护岗位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甘香育就熟练掌握了大部分养护机械、机具的操作和公路养护技能。
甘香育和同事们的付出也被市民看在眼里,或是路过时递上矿泉水表达谢意,或是将自家种的蔬菜与他们分享。“我们给他们钱,他们也不要,说你们将路面卫生搞得干干净净,我们看着心里面舒服就是最好的回报。”甘香育说,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能带来一丝温暖。
当下正值暑假,甘香育的孩子也从老家来到中山与父亲团聚。“等这波高温过了,我就带孩子好好地逛逛中山的景点,也为即将到来的初三学年加油鼓劲。”今年40岁的甘香育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那份对家庭的责任与对工作的执着,让他在这片“热”土上坚守如初。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