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观察②丨“一子落”带动“满盘活”,解读西区“工改”亮眼“成绩单”
栏目:要闻 来源:中山+ 见习记者 余晓霖 通讯员 西区宣 发布:2022-09-30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截至9月底,西区街道在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277.82亩,完成率106.04%,提前一个季度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创新打造全市首宗政府挂账收储国有建设用地及首个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的“工改”项目,规划出金昌路工业园改造升级示范项目以及多宗产权人自主改造项目,以工改“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为中山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提供了西区样本。


▲金昌路工业园内旧厂房拆除现场。记者 冯明旻 摄

市委书记郭文海指出:“我们要站在中山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坚定地闯出一条具有中山特色、更好更实的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之路。”

愿景光明,使命艰巨。西区街道同样面临着“土地之困”:辖区内5000多亩工业用地中,超七成地块面积小于10亩/宗,已建设的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不到0.75。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难,招商项目落地难,土地瓶颈制约了工业发展。

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已是势在必行。作为市“强中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区街道坚决扛起重任,自今年1月4日全面打响“工改”攻坚战以来,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攻坚克难,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狠抓落实,以“路虽远,行则必至”的信念踏平坎坷、奋力前行,在中山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着西区街道的担当与作为。

党建引领,全面摸清“工改”底数

“行则必至”的信心,来自西区街道“工改”先锋队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西区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把党支部建在“工改”一线,将党小组建在“工改”项目上,“工改”推进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强化到哪里。“工改”先锋队向街道两新组织派发倡议书和“工改”政策宣传手册近2500份,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推动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西区街道“工改”攻坚队伍入户开展摸底排查。通讯员供图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熟知这一点的西区街道党员干部带领攻坚队伍“走出去”学习“顺德经验”,并多次召开“工改”政策、金融政策和法律政策宣讲会、政策培训会,锻造出一批批“工改”行家里手。这支经风雨、见世面的铁军日夜兼程,率先在全市开展工业资源排查摸底,通过地毯式实地入户核查和排查等方式,摸清辖区工业企业现状、租赁、产值、税收情况,实现地块权属与企业信息一一匹配,431宗工业用地、737家工业企业、5438亩用地全部登记在册。布好棋局巧落子,发展的新空间就会豁然开朗。底数摸清,有助于街道统揽全局“挂图作战”,为“工改”提质提速。同时,攻坚队伍对全街道的村、社区经联社下的集体资产开展全面摸查,为下阶段连片改造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规划先行,带动“工改”全局突破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精准规划正是西区街道在这盘发展棋局里落下的“先手棋”。全市吹响“工改”攻坚战号角之后,西区街道迅速成立“工改”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街道各部门联动合作,举全街道之力,统筹协调西区街道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探索出1个规划、3大方向和N项配套措施的“1+3+N”改造模式。

在《中山市西区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西区街道对“工改”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擘画了发展蓝图。《纲要》提出,构建“一轴一带三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开展中心城区赋能升级行动,即以“富华片区—彩虹片区—沙朗片区”南北纵向为串联轴,依托专业市场、汽车街、工业园区等平台,加快整合沿线产业创新资源和土地资源,汇聚创新型和生产服务型企业,形成南北走向的产业融通发展新格局。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战被写入西区街道“十四五”规划,标志着这项工作已成为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西区街道“一轴两带三区”规划图。通讯员供图

随后,西区街道编制了《中山市西区街道产业平台规划与空间布局研究》《中山市西区街道金昌路工业集聚区城市更新片区策划及单元规划》,围绕“增存结合、弹性开发”的布局策略,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范围内,选定308亩金昌路工业园作为改造示范项目。至此,西区“工改”如箭在弦,蓄势待发。

创新实干,打造全市首个专项债“工改”项目

在“工改”攻坚中,解决“钱从哪里来”是西区街道走出的“关键一子”。从今年1月起,西区街道陆续举办多场信贷政策辅导座谈会,引导各级干部学懂弄通信贷政策,为“工改”提供金融思路。同时,依据中山市《关于促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提出的“支持镇街政府以发行专项债,市、镇(街)属企业合作等方式筹措资金”等政策支持,西区街道大胆探索以发行专项债券方式筹措资金,逐步启动金昌路工业园改造升级示范项目的一期项目。

然而,“工改”专项债的申请并非一帆风顺。复杂庞大的施工项目,以及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的现实局面,给勇闯创新无人区的西区街道“工改”专班提出一个又一个难题:申请项目是否符合专项债投向领域?专项债的资金使用用途是否合规?改造模式是否符合“工改”政策和逻辑?建设用地是否符合控规……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工改”专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从策划生成到概算批复等专项债发行的各项前置工作。


▲西区街道代表与交通银行代表进行专项债服务签约。通讯员供图

6月,西区街道金昌路工业园改造升级一期项目成功发行第一期专项债券,为全市首个专项债支持的“工改”项目。西区尝了“头啖汤”, 成为全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运用专项债券支持“工改”项目的镇街,为全市“工改”项目解决资金问题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西区经验”。

9月8日,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指挥部第六次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西区街道金昌工业聚集区改造升级一期项目前期策划方案》,为顺利推进该项目施工建设打实了基础,项目预计最快于10月下旬动工。

并联推进,为“工改”按下加速键

快马加鞭未下鞍,久久为功求长效。“工改”项目落地涉及前期整备、规划报建、改造方案、挂账收储、土地公开出让、施工招投标等六大环节,西区街道谋全局落下“长远棋”,重点发展金昌路工业园改造示范项目,逐渐形成街道企业参与改造、企业自主改造、政府收储连片改造三大改造模式并联推进的新格局。

一是先试先行,街道企业与政府合作,孕育全市首个运用专项债支持“工改”的产业园。园区发展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规划打造建设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中心、研发中试实验室、新能源器备创新孵化器,未来可带动周边相连用地升级建设,打造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本。

二是激发企业能动性,自主改造旧有厂房。以园区内的金莱制衣“工改工”项目为例,作为我市首批权利人自主改造的项目,西区街道依托“六联系”工作制度,为金莱制衣提供了全流程企业服务,积极推动企业把握“工改”政策红利进行自主改造,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据悉,该项目有望成为在中心城区率先对外招商的“工改工”项目,改造后容积率3.5,年产值4.6亿元。


▲金莱制衣“工改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记者 余兆宇 摄

三是深入对接优质招商运营企业,打造西区特色“新能源器备智造园”。在政府收储模式下,西区街道对金昌路工业园改造示范项目实施全面连片改造,由政府主导产业方向和招商引资,有效破解了前期土地整理、后期建设运营等难题。改造后,工业厂房建筑面积预计从12万平方米增至50万平方米,容积率由0.74提升至3.0以上,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20倍,年亩均税收预计增长12倍。

今年4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晖东带队到西区街道视察“工改”工作推进情况。在座谈会上,西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卫华表态:“工改”作为西区街道经济发展的“胜负手”,走好这步棋能起到“一子活而满盘皆活”的效果。

闯关夺隘拓新局,正是扬帆搏浪时。西区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将守住本手、激发妙手、避免俗手,提振“日拱一卒”的奋进精神,培塑“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奋斗姿态,保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常态,把“工改”不断推向深入,全力争取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在新征程中书写西区发展的辉煌新篇章!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陈彦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1446人浏览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