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奇||读散文《想念总是不对等的》(荐读/评论)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8-15

【赏析】

可贵的事理散文
——读张小玲散文《想念总是不对等的》 

当读到张小玲的散文《想念总是不对等的》,我被感动了。文章并不长,写的是作者应朋友之邀外出,在小区的路上,前面挡着一位踽踽独行去社区医院的老人,默默跟随之中,作者由老人的背影忆起自己离世的父亲,陷入深情的思念和恍惚,叹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和“到底谁爱谁多一点”的至痛和伤感。

这篇文章,颠覆了我对散文的一些旧有观念。以前,我以为散文无非一般性地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例如游记、乡土、回忆、文化、亲情等等,多是写景状物、叙事记人、忆古怀今之类的,抒情散文多过叙事散文,很多散文作品习惯性地滥情和煽情,脱实向虚的倾向盛行,写得扎扎实实的不多见,读来又真又实又美又悟的更罕见。比较常见的,是一堆平常稀松事,自作多情的抒发,语言游戏式的空灵,让人阅读感麻木,但张小玲的这篇散文却写得坚实,掷地有声,在读者的心里能砸出坑来,坑里能涌溢出亲情之泉来,是难得之作。

读完,让我直接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朱自清为什么写《背影》,为什么看到他父亲在火车站送别时翻过栏杆去买橘子的背影而流泪,因为种种原因,朱自清此前与他父亲已经隔阂多年,积怨很深,甚至有一次回家还被父亲拒之门外。明了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再读《背影》中的舐犊情深,就格外让人泪目了,即便他的笔墨有极力自控,那也是情如潮涌。

而张小玲这篇《想念总是不对等的》的过人之处,在于从一个陌生老人的背影忆起自己熟悉的父亲,不是直接抓住父亲来写父亲;背影的刻画是版画式的,有浮雕效果,“苍老的背影,不灵便的腿脚,右手拄一只金属助走器,每走一步,都带出鞋底与地面的拖擦声”;而作者跟在老人后面亦步亦趋,心里念头却如夏日天空中云卷云舒地起着变化,起初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然后是怀着善意和担心,“希望能为他做点什么”,“我在心里担心着,怕他会在下台阶或者过坎儿时摔倒,担心他在路经岔路时车来人往的会被撞倒”,最后是丝丝缕缕的关爱的暖意,“目送着他慢慢挪进社区医院的大门”。这段心理描写极为出彩,一般人写不出来,表达不能那么到位,而作者能用极平常实在的话准确表达所感所思所想,不露一丝一毫煽情成分,只有照心直书的真诚,能想到并真能做到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文字见人心,更显弥足珍贵。铺垫之后,作者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因摔倒而引发脑疾过世的父亲,父女之间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一场无言无助的生死离别。对父亲的思念将情绪和文章推向高潮,“父亲去世后的最初那段日子,我总有一种恍惚,会在听到某个与父亲相似的声音时蓦然回首,会对着某个与父亲相像的背影突然发呆,会在观看影视剧父女欢聚的幸福情景不自觉地落泪,会在读到别人描写父亲的文章时无端湿了眼眶”,这一段因情而生的幻听幻形幻情,真切地写出了许多人丧失至亲后的平复思念悲情的心路,这种体检也许人人都有,但写得那么朴实简洁又动情的规整表述真不易。最后的升华充满禅意,“父母想儿女,犹如长流水,时时刻刻不停歇;儿女想父母,却似树上叶,有风吹来,才会动一动”,“亲情经不起太久的等待。可惜一切不能重来”,总之,归结为撞钟似的一句:“这是多么不对等的想念!”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实,脱离了常见散文写作中的说套。写背影是实,写回忆是实,写到高潮是实,写到升华还是实,都见人见事,每字每句言之有物,与生活实际事务和真实朴素的情感紧密联系,不玩飘忽。作者张小玲是我的一位文友,擅长小小说创作,她惯用小说的笔触,文字像一枚枚钉子,严谨深稳地楔入到叙述结构之中,像技艺精湛的木匠和建筑师,打造出许多佳作。这篇文章的启示,是用小说式比较求实的语言也可写出动人心弦的精短散文。

叙事散文难写,容易陷入平铺直叙、寡淡无味窠臼。好的叙事散文,应该称作事理散文,即情事交融,理在事中,以精要之笔叙事,以传神细节刻画,以真情实感动人,以提炼升华启示。叙事散文一定要动情,但情绪是条暗线,含暗劲,不能直白不能直露,有节制的抒情才是高端的抒情,一定要有文字和情绪上的留白空间。事理散文,可能没有诗化语言,但每一个字词都妥帖,看似朴实无华,却道尽人间真情,说尽世故冷暖。这种散文远比“鸡汤”散文写得扎实,来得震撼,也会影响更长远。我想,这篇《想念总是不对等的》应是事理散文上乘之作了。

》》》原文荐读

张小玲|| 想念总是不对等的(散文)

友人来电,约我一同前往美术馆观画展,说好在广州昌岗地铁站会合。 

出电梯不久,看到前面有个似曾相识的身影:苍老的背影,不灵便的腿脚,右手拄一只金属助走器,每走一步,都带出鞋底与地面的拖擦声。我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 

从我们这幢楼的电梯门走到小区大门,平时我最多只需走一分多钟,此刻却跟着老人慢慢腾挪着走了近六分钟。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明明急着赶时间,为何要跟在这么一位行动不便的陌生老人身后慢慢挪步。在我心里,有一个自己也说不清的念头:希望能为他做点什么。比如下石阶时扶上一把,或是在他上公车时搀一搀他。我在心里担心着,怕他会在下台阶或者过坎儿时摔倒,担心他在路经岔路时车来人往的会被撞倒。可我终究什么也没有做,因为我心里非常明白,这个背影跟我的父亲有些相像的老人,他是别人的爸爸,而我的爸爸,已经在两年多前去了天堂。 

老人虽然步履艰难,却走得沉着。在临近大门的十字路口,他慢慢转身,朝着与我相反的另一方向走去。我停住脚步,目送着他慢慢挪进社区医院的大门。 

两年多前,父亲的突然离世,我心中的歉疚和遗憾瞬间坚冰般在心头凝成无法化开的结。 

我是在父亲年老体弱时离开家乡的,那时的我总以为分别只是暂时的,以为父亲除了腿脚不灵便外,身体其他方面尚无大碍,总以为他还有许多的日子可以等待,等着节假日到来时,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从四面八方飞到他身边,等着我接他到省城住上一段日子,我会陪他在一些他曾到过的景区,慢慢地走、慢慢地聊。谁知人生充满了无常,一次意外摔倒引发一场突如其来的脑疾,父亲甚至来不及表达他对人生、对儿女们的深深留恋,就被无情的病魔迅速拽入深度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至今我仍然不敢去想象父亲在无法言语的最后岁月,心是怎样的一种无助和凄凉。 

父亲去世后的最初那段日子,我总有一种恍惚,会在听到某个与父亲相似的声音时蓦然回首,会对着某个与父亲相像的背影突然发呆,会在观看影视剧父女欢聚的幸福情景不自觉地落泪,会在读到别人描写父亲的文章时无端湿了眼眶。

想起看过的一句话:父母想儿女,犹如长流水,时时刻刻不停歇;儿女想父母,却似树上叶,有风吹来,才会动一动。这是多么不对等的想念! 

亲情经不起太久的等待。可惜一切不能重来。 

夜凉如水,静静敲下这些文字。

(本文原载《羊城晚报》)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赏析、荐读:陈中奇
◆原文:张小玲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12505人浏览   2024-03-27
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原创 9596人浏览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