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耀‖点燃“长津”激情  赓续红色血脉(见地/影评)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11-2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点燃“长津”激情  赓续红色血脉
——观电影《长津湖》有感

借着国庆长假和《长津湖》的狂热度,我走进了电影院虔诚地观看了电影《长津湖》,看完近三个小时的影片,倍觉当下生活美好,眼前灯火可亲。

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电影《长津湖》以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为了争取胜利、保卫国家、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连长伍千里、指导员梅生、狙击手平河、炮兵排长雷公、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战士伍万里等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志愿军军人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无畏斗志、胜战智慧、牺牲奉献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壮美形象,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传奇。

每一场战争,都从离别开始。回家探亲的伍千里本以为解放后无仗可打,突然被星夜召回,他们要跨过鸭绿江,去打一场不可不打的仗。在军歌嘹亮的火车站,一声军令“各部登车”,全军顿时集体肃然。回望身后,故乡和亲人已远。下一站,便是异国他乡的冰天雪地,生死、悲欢、离合,全凭天意。影片讲述了71年前长津湖之战的残酷与伟大、牺牲与不朽。1950年10月底,长津湖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严寒,白天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大部分是华东调来的部队。由于事态的紧急,有的志愿军同志过冬的服装都还没有换上,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奔赴战场。当时志愿军第9兵团物资供应极其困难,充饥解渴的只有冻成冰疙瘩的土豆和漫山遍野的冰雪。夜间志愿军同志们相互搂着取暖,而美军不仅有军大衣、鸭绒袋,还有棉帐篷、热火炉、营养丰盛的热食。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志愿军第9兵团歼灭美军“北极熊团”,打垮了美国王牌陆军,迫使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再高超的电影特效也无法重现当年战争的惨烈场面。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两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帝国主义之间的一次直接的军事较量。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显示和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长津湖之战,中国军队打出了自己的威风、血性和精气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是一股“不可辱”的力量。影片透过宏大的叙事,展现了那些战火纷飞的恢弘画面。我们尤其心疼小小花名册上的那些名字。那些被炸成碎片的战士,他们中的每一个士兵,背后都有一家老小,都有一个可爱的故乡,以及像村口老树一样日夜守望的爹娘。

一仗下来,有人凯旋,有人化作墓碑。指导员梅生揣着八岁女儿的照片上战场。他说,为了妻女,他必须凯旋。其实,这就是每一个战士的光荣与梦想——赢得胜利,活着归来。所以,伍千里将弟弟交给雷排长时,只说了一句:“教他怎么活下去。”是的,并非所有的伟大都必须牺牲。打胜仗,活下去,然后和父母一起打谷割麦,放牛赶羊,那也是荣耀。

但是自古以来沙场无情,多少战友,最后只能烈士陵园见!当年跨过鸭绿江,千千万万像伍千里一样答应明春就回去的人,却再也没有归途,他们被埋葬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前夜。而一段抗美援朝的英勇历史,在数千年的史册上也不过半页纸,所有的先烈都只共用一个名字:英雄。

《长津湖》的悲壮不只是来自枪林弹雨,在一次次浴血冲锋过后,“冰雕连”以另一种静止的威仪令人动容。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中,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坚守阵地,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这种战斗姿态,体现的正是一个伟大民族“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热血壮志。这么一股子精气神,正是志愿军官兵以“钢少气多”战胜敌人的“钢多气少”的胜利之道。听说,连美军也肃然起敬,长叹:钢铁之师不可战胜。

电影散场,我们仍能嗅到硝烟的味道,来自挥之不去的回忆,也来自不可预测的未来。如今,新冠肺炎一疫之后,我们面前是共识逐渐消失的世界,是隔阂越来越大的世界。我们离战争有多远?也许很远,也许很近。一次蓄意挑衅或擦枪走火,就会有无数儿女要奔赴战场,像伍千里兄弟一样。而无所不能的现代战争,因为许多的不可预测和杀伤力倍增,藏着更加令人不安的凶险。古往今来,没有人想离开家园,没有人想流血牺牲,只不过,总有一些仗不得不打。我们不需要战争,除非为了和平。七十多年以来,鸭绿江畔的和平,就是一场坚苦卓绝的战争所赢得的。

能战方能止战,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长津湖》以此来立意,并用剧中领袖所说的“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的台词来予以升华。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从来就没有改变,铸剑为犁仍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很多大国的和平崛起,都是从一场抵抗侵略的战争开始的。

《长津湖》把这番宏观语境细致地落在七连的志愿军官兵身上:连长伍千里是战友们最可靠的主心骨,弟弟伍万里是从孩子蜕变而来的战士,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是大家的“开心果”,三营营长谈子为是“打不死的英雄”,炮排排长“雷公”是七连志愿军战士的“爹”……而贯穿全片的战士们的信念,则是狂蹬了十几个小时自行车“压线”归队的指导员梅生所说的,“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这不正是这场立国之战所蕴藏的朴素道理吗?

而今,我们祈望和平岁月再长一点,已经升起的硝烟早点消散,尚未爆发的战争不要到来。唯有大家友好礼让,互通有无,地球上那些穿着戎装的孩子才能平凡而安稳地过完一生。在这个暗流涌动的时代,但愿一部好的电影能让世间众生更加明白——生命可贵,和平不易。

影片中有个意味深长的片段——圣诞节那天的美军基地,一名美国士兵说:“麦克阿瑟送来了圣诞节清单,但我最想的还是回家。”再看电影《长津湖》,它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观照当下——当初我们没有制空权,多少战友牺牲于敌机的轰炸之下,再看今天,珠海航展的大国重器频繁亮相。电影里,“雷公”牺牲前说“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现实中,今年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回到祖国。通过历史与当下的对望,我们更能体悟到先辈的伟大精神,为捍卫祖国的安全和平、人民的幸福安康矢志奋斗。

 “薪尽火传、不知其尽。点燃‘长津’激情,赓续红色血脉。”《长津湖》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种不畏艰辛、英勇顽强的毅力和伟大民族精神的传递。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蹚“地雷阵”,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工作,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提升“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工作能力。抗美援朝这种精神,我们每一代人都不应也不能忘记,都必须永远继承和发扬!

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的志愿军官兵,让我们用无限的思念永远怀念他们,并寄托我们无限的哀思!让我们向所有在这场战争中做过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注:图文无关)

(请勿微信投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文责自负。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新华社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