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奕霖‖陈彦儒散文的“丰富人生”(书声/简评)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11-1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特区散文值得深入拓展的历史命题
——试论陈彦儒散文集《浪漫珠海——我从古代来》

陈彦儒是广东新时代特区散文作家,他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浪漫珠海——我从古代来》荣获第四届苏曼殊文学奖,正因为其不断跨界的题材和主题的特殊性,闪现出当代散文宽广的创作活力和视域,也进一步推进了与急剧变动的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特区散文的历史命题的新的发展,陈彦儒的散文也因此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本文尝试对其散文创作特点进行论述。

 ▲陈彦儒散文集《浪漫珠海——我从古代来》

一、和谐朴素的亲情与故乡世界的人生精粹

陈彦儒散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等,即对现世生活的热爱与情感表达,他将崭新的自我形象与故乡的土地融合在一起,以深切动人的亲情表现出富有生命力感的“人生有限而亲情无限”的历史命题。

陈彦儒是广东兴宁人,“从粤东北山村,投身到充满时代气息的珠海特区,他做过很长时间的记者”。因此,陈彦儒的散文具有特区思维,即地域特征。但在书中,他通过文字建构了一个较为真实、充分的特区世界,为我们打开了新视野,以文章告诉读者特区世界并非忙碌、节奏快或人情冷漠的。这一点,从书中的各个辑集名以及文章的题目便可见一斑。如第八辑《美食集结号》、第二辑中文章《冬季去万山吃海鲜》、第七辑中文章《一个有故事的兴宁汉子》,从辑集、文章的题目中便可以看出,所撰写的是人间烟火,如美食、吃海鲜;同时也有对人的撰写,如“兴宁汉子”。它们都是慢节奏的、能够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的文章。

如《冬季去万山吃海鲜》,陈彦儒在“作家”之前,更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和一个儿子,在生活中总要面对柴米油盐的生活压力。但当生活的压力与作家的遐思结合起来时,便碰撞出了有温度的散文。“鸡蛋和海星蛋在冷饭中先搅匀,再下油锅,炒出的饭将会呈一粒粒松散状,嚼起来就比热饭炒出的炒饭更有嚼头……”这是陈彦儒在认为老板赠送的海星炒饭差强人意时,自己的所想所感。陈彦儒如同一个普通的父亲在对厨师烹饪的菜品进行点评,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又像是每个家庭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散文当中,不知不觉便多了些烟火气息。它不是冰冷描写的产物,而是带有“人的温度”的作品。再如《陪陪老爸》,“听着爸爸讲述一些家事,轻轻地揉着他的小腿,看到瘦得皮包骨的腿上那一块块色泽褐黑的寿斑,我的鼻头就有一点酸。”作者描写父亲为他讲述家事,他为父亲按摩的场景时,好像“吝啬”于使用任何书面语一样,使用了最为朴实的文字,表现出这样温暖但又令人心酸的生活场景。这样的人间烟火、人间亲情,在繁忙的经济特区里显得尤为珍贵。

其次,陈彦儒也花费了不少篇幅用于对故乡情感、思乡之情的表达,即是对土地的热爱,在富有爱国情怀的同时,特别表现出关于“一切生命其实可以通过故乡及其本源的开掘来肯定自身、确证自身、寻找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的历史命题。

文章《千年驿道和她魂牵梦绕的情人》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了“夜明”这条千年道路。这条千年驿道“居住在兴宁”,即作者的故乡。随后,又借夜明之口,讲述了有关这条千年驿道的李纲和杨万里两位古代名士的故事。在文章中,作者也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与遐思,故事叙述生动,表露着对两位历史人物爱国情怀的赞颂。除这两位名士外,韩愈、文天祥等人也曾经经过这条古道,但夜明只为李纲和杨万里这两位“为我动心、肯为我付出真情的人”,这也表现了作者对于这条千年驿道,对脚下这篇故土的热爱。再如《四望嶂记事》,用了大量笔墨来记录在作者故乡的一家倒闭国企——四望嶂煤矿的故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来讲述发生在兴宁的七件大事,以及各种趣事与作者的各样遐思,以期全国各地的矿山子弟“在浏览这篇散文之后,重新回顾来时的路,展望未来的去处”。在回忆的同时,文章更表现出了作者对故土的追寻、对本源的追寻,表现了对故土的深深的热爱之情。

正因为热爱生活,才能在繁忙劳碌、人们都为生活事业理想奔波的特区中,写出人间的烟火、温暖与感情,写出温度;正因为热爱这片土地,才会在开放包容、包罗万象的特区中,永葆一份爱国情怀,在经济高速发展、人声鼎沸的经济特区,心怀一份对于故土的深深的爱恋。正因如此,散文才有了“温度”。

二、深长的历史感悟与知识分子更为蕴藉的民族悲悯

如文章《明太祖的仁慈与残忍》中,我们不难看出,陈彦儒在文章中所具有的“自我”,便是一个开放包容的自我,并非一个评判事物非黑即白的自我,富有特区特征。

再如文章《珠海的血型》,作者首先叙写了1997年自己刚到珠海不久,去买菜时的一个故事。作者无意中遇见一位在摆摊售卖自己写的书的中年人,书的价格不贵,然而在高峰期,并不知道究竟谁是作者的路人们,竟连停下来看一眼的欲望也没有,依然行色匆匆。作者在文章中写道,“目睹这种对文学、对文化漠视的来往人群,我感到一阵阵心寒!”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这种漠视文化、漠视文学的现象,表现出了强烈的谴责,体现出了他热爱文学、重视文化的观点。另外,作者还叙写了一条新闻:父母遗弃的孩子被记者带到珠海某福利院,被负责人以“孩子父母尚在人世”为理由拒绝收养。作者对此“怒发冲冠”,表示出了强烈愤慨。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也是一个富有爱心、善良淳朴的人。

陈彦儒的散文具有特区散文独有的开放性、包容性,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在对一些社会问题上的观点,也反映出他热爱文化、富有爱心、善良真诚的人格特点,这些特点在文章中的表现是很鲜明的,也因此使他所写下的文字具有了高度。

三、丰富的人生况味与不同文体特点的交融

陈彦儒的散文广泛捕捉特区生活意象,真朴本色如同生活本身,不仅使他作品的语言及其情感空间富于弹性,而且他充分展现特区生活开放包容的特性,以文尽意,也以小说创作特征渗入其散文篇章里。例如,他被百度百科词条收录的《千年驿道和她魂牵梦绕的情人》,以及《四望嶂记事》《往来横琴的黑脸琵鹭》《我从古代来》等作品,作者特别将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构成对话关系,并采取编年体史书这一特别的写作方式,同时还借助小说的一些手法将描写的展开最终归于作品的主体情绪上,仿佛乐章的最后旋律在心头荡漾而缓缓地将人物故事又遮蔽起来,令人赞赏。

对特区作家陈彦儒而言,他的散文所构造的特区世界植根于民族命运和精神性格由来已久的通达向上、开放通透的灵魂之中,这也不断渗透和制约着他散文的气质和创作基调。不难看出,陈彦儒的忧郁和力量既与他故乡文化传统培育密切相关,也与他崭新的特区生活印痕不可分离,正如为其散文集《浪漫珠海——我从古代来》撰写序言的李钟声先生所言,陈彦儒散文“有温度,有高度,也有广度。黑格尔也曾经明言: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而情境,就是寻找出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但愿我们借助于陈彦如儒这一散文集所创造的希望与隐忧交织的生命情境更为深刻地感知特区散文并共同推进它的发展。

(请勿微信投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文责自负。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12168人浏览   2024-03-27
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原创 9446人浏览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