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玲‖袁世根:英名永存(致敬/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5-10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英名永存 正气流芳

中山市人民都不会忘记一个既普通又震撼的名字——袁世根。

他是我姨夫的叔叔。姨夫老家在中山市古镇镇海洲村,姨父年轻时就是跟着叔叔走上革命道路的。姨夫对于他叔叔感情非常深厚,袁世根既是他的至亲长辈,又是他走上革命之路的领路人,姨父对叔叔充满敬重和感恩,曾听到他讲述这位老前辈、老革命家曲折坎坷的一生。

袁世根于1912年7月21日出生于中山县第三区海洲乡民乐村(今属中山市古镇镇),祖祖辈辈都是勤劳的农民,他的父亲因过度操劳中年病故。1932年,袁世根在当时香山县立乡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古镇、海洲当教师。在读书和教书期间,袁世根拥护中共的抗日主张,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40年,他接受中共西江特委的派遣,从罗定返海洲当“抗战乡长”,把海洲建成为“白皮红心”的重要地下据点,而这个据点,成为我党领导的五桂山根据地与粤外党组织活动的枢纽。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当上邦平乡乡长,对掩护和支持中共珠江地工委、中共中顺边县工委和地下党组织及地下武工队的活动等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而袁世根的家人——他的母亲、姐姐、爱人等,也为掩护和照料党的领导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

解放后,他担任中山县第三区区长。

1951年11月袁世根蒙冤致死。那一年袁世根39岁,正是年富力强。

1981年12月23日,在中山县政府召开“为袁世根同志平反昭雪”大会。那天虽已进入冬季,但是艳阳高照,老干部,老领导,老战友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大家无不一致公认袁世根是优秀的共产党员,称赞袁世根一生追求进步,热爱真理,忠于革命,为党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海洲的老乡亲在回忆袁世根的历史时,更是满怀深情地赞袁世根是人民的好勤务员、好干部、好老师!

袁世根少年时,就喜欢热闹场面和集体活动,凡有公益事业必定参加,如修桥筑路等。遇盗贼、官兵来抢劫,他便带领同龄的小伙伴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因此成了较有威信的‘少年领袖’。但因家境清贫,中学还未毕业,便就读了由学校包生活费的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正是这期间,他受了进步思想的薰陶,开始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抵抗丢失了东北三省,袁世根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十分愤慨,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抗日斗争,于是袁世根组织同学们走出校门,到各地开展宣传抗日救国活动。他自己带领部分同学到小榄、海洲和江门等地进行宣传募捐。

1932年7月乡村师范毕业,袁世根被分配在古镇当教师。袁世根公开拥护并大力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聘请了几位思想进步的教师,通过出黑板报、墙报、演戏等形式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工作。他还带领教师组织高年级学生在全乡办夜校,教农民识字和阅读抗日救国课本,教唱抗日救国歌曲,深入宣传抗日救国道理。

1939年,袁世根经友人介绍到了罗定县任民教馆长,并主办《新罗日报》(油印小报)宣传抗日救国,深得当地地下党组织的赞赏,就是这期间,袁世根得到派地下党组织的信任,派遣他利用同族关系,打入敌人内部,做了海洲乡长。

1940以后,袁世根便回到海洲,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利用乡长身份开展工作。费尽心机,制止了“花红”杀人事件;他培养一批进步青年,在学校安插地下党担任教师。在海洲播下了一批革命种子,使海洲小学变成教育青年进步,引导青年投奔革命的一个阵地。

这时,袁世根购买了许多进步书刊,如《西行漫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讲话》和鲁迅的文学作品等等。他特别喜欢鲁迅的著作,鲁迅文集他全部买齐,并深受鲁迅性格的影响。平时,他也常和进步青年谈鲁迅的作品及其优秀品格。他思想进步,正直老实,作风正派,生活朴素。  

为了广泛教育青年,袁世根还在海洲创办了一个民教馆,组织了一批比较进步而又可以公开的书籍。他自己也直接送了一批进步书籍给民教馆,如《夏伯阳》、《铁流》、《资本论》、《西行漫记》和《海上述林》等等,并亲自介绍与指导青年阅读。

后来,袁世根就在海洲立足,依照党的指示,以乡长身份,建立‘白皮红心’据点。协助党开展党的外围组织,配合荷塘的进步力量打击了危害人民的汉奸、土匪,为保卫党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使海洲成为五桂山根据地与粤中党组织的地下交通枢纽。

1944年4月,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领导林锵云要经荷塘站赶路回中山,但三九区敌情有变化,交通困难,就是利用了袁世根这个乡长的名义,划小船通过“挺三”封锁线而到达游击区的。此外,袁世根还在家中掩护过诸多重要领导同志。

1944年7月,袁世根因为表现出色,经中共粤中特委批准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海洲从乡公所到自卫队及海洲小学已基本为我们党所掌握,成为真正牢靠的“白皮红心”据点。

1944年秋,中区纵队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决定主力挺进粤中,部队到海洲前,袁世根早已布置好接应工作,袁世根亲自组织船只,布置好警卫岗哨,使部队到海洲后白天能掩蔽在袁氏大宗祠安全吃饭,并得到充分休息,晚上顺利渡河至荷塘,从而有助于部队能安全地通过敌人的据点和“挺三”盘踞的三区抵达目的地,在粤中继续开展抗日斗争。

1945年初“九区事件”中,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被捕,袁世根还用乡长的身份,几经周旋,把他们保释出来,使这些同志继续为党工作。

1946年7月,新四军团级干部黄有权等我军高级领导,参加中原突围,化装南下,10月抵广州,再返回顺德。袁世根帮助他们筹集了二三十元旅费,又送给他们两套衣服,使他们能顺利地前往香港找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

1947年秋,党组织派黄有权和杨庚两位同志回中顺边搞农民武装工作。袁世根又协助了他们,安排杨庚在海洲小学当教师,便于了解和开展中山三区的农民工作。

1948年,国民党反动派巢添林带了一批武装到古镇,以铲鸦片烟苗为名逮捕我地下党员苏行晖、苏金荣等三人,袁世根又想办法把他们拯救出狱

后来,党组织介绍李彦湘和袁世根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家庭,而中共珠江地委书记黄佳(已故)特地为袁世根策划筹建了一间新屋。这样更有利于工作联络和掩护领导机关的活动。所以,解放战争后期,地委、县工委每次在他家里开会。

袁世根的母亲、姐姐和新婚夫人都主动参与其间,照顾同志们的生活,袁世根的夫人李彦湘就坐在门外的闸门口以织毛衣来放哨,应付各方来访的人。正是袁世根一家人的默默支持,才使地委、县工委的领导同志能专心致志地开好每一次会议。可以说,袁世根的家庭,完全是革命的家庭!

袁世根袁世根一生光明磊落。他从不计较自己,而是时时把党的利益、革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为党、为革命、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好党员!

现在,袁世根老人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可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前行!

最后,我想引用姨夫袁文鹏1990年10月怀念他的叔叔袁世根而作的诗,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者:

严冬火种若寒星  

刻意遵循马列经

墨面三年还本相  

丹心耿耿伴沦溟

1982年3月海洲联队为袁世根同志之墓题词:

直道至今犹在 / 清名终古常存 

1982年3月杨基为袁世根同志之墓题词:

行吟虎穴挽乾坤 / 铁骨铮铮浩气存   

1982年3月容忍之、容辛为袁世根同志之墓题词: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1982年3月张枫为袁世根同志之墓题词:

碧血丹心为国酬 虎穴周旋显智谋,头颅抛却何足论 忠骨英魂垂海洲 ! 

( 作者注:本文是根据我姨夫的讲述整理。)

(请勿微信投稿!中山日报“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来稿无错别字,正确使用“得、的、地”;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图/徐秀玲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 张鹏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2024年中考招生方案出炉
14346人浏览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