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这家乡村面包店,一周只开两天
栏目:美食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4-0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在中山市五桂山桂南旗溪村,漫步村居,会偶遇一家有着尖屋顶的小小乡村面包店,名叫“Danna cafe”,也因为像童话里的小屋,被朋友们叫做“小绿屋”。

面包店开了不到一年,一周只营业两天。店主是位“80后”女孩子,叫丹娜。

周末早上6时,丹娜会准时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打开门窗,而是揉面团、醒面团,一切为了保证温度与湿度,最适合面团的发酵。

每天,只做两炉,大概十来、二十个面包,却要前前后后花费五六个小时。丹娜家的主打款是无油无糖的面包,“因为能吃出面包最原本的香味。”

她还会根据时令变化、门前农场里有什么,以及朋友们从全国各地寄什么,让面包变得不同。或加了罗勒叶、艾草等香草,或是用新鲜小番茄汁儿揉面,让面包多一点酸甜,或加红枣、核桃、胡萝卜、蜂蜜等等,和这里的生活一样随机。

无油无糖的面包要做得好吃,得更加掌握和面的力度、发酵的时长、烘烤的程度,像照顾庄稼和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面团。

每一个面团要进行两次发酵。放进烤炉前,丹娜会依着心情,在面包上刻画花纹,撒上面粉,或是用小剪刀,左一下、右一下,剪出树叶的形状,“这是树枝包,烤出来小小的,脆脆的。”

等最后一炉进入烤箱,丹娜这才打开木窗和门,把一个写有“今日出品”的黑板和一只毛茸茸的玩具,放在窗口,当作营业的“暗号”。

等待第一波客人登门的空档,丹娜会为自己准备一份早餐,有面包、水果,以及当季自己做的桑葚酱。这时,有着同样年轻面庞的朋友们,也陆续汲着拖鞋走进来,浸润在面包出炉的香气里,吃早餐、喝咖啡、聊天。

自从开了这家面包店,丹娜说自己从封闭变得爱分享。每个周末,只有三张桌子的小店,常常满客。卖面包之余,客人们会和她聊天。

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在这样的村子里,开一家只开两天的面包店,可以维持生活吗?

丹娜说,每次我都会给他们不一样的答案。

在旗溪生活,成本不需要太多。她举个例子。店里的操作台、餐桌、椅子,都有手工的痕迹,“原材料花了500,是朋友协助指导下,自己做的。”操作台前有两把“正念椅”,坐上去要集中意念、端正身体,否则容易跌倒。而一日三餐所需的蔬菜瓜果,可以通过交换面包而获取。

“前段时间,全村人都在帮我找猫咪,找到后,就做了很多面包,送给这里的村民。”

不做面包的时候,会干些什么?“很忙。”

村里的生活是随机的、充实的、有创造力的。她再举个例子,比如会被朋友叫去一起摘桑葚,摘完后,又会忙着清洗,制作桑葚酱,为了可以保存的更久一些。除了做面包师,丹娜还是一位食育家,偶尔会被邀请做课程分享。

在旗溪村,有越来越多像丹娜这样的新村民,从各地汇聚而来,有的做自然教育,有的是建筑设计师、木工、手绘师、民宿主理人、生态农业从业者等。他们在享受这个恬静乡村带来的田园生活的同时,也在亲力亲为,用各自的创意、设计、实践,让这个社区更生机勃勃、更有趣。

就在今年元旦,这些有意思的新村民还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自然而然”的社区艺术节。

丹娜最后再次回答了大家最常问的问题,“我想大家最想知道,我是怎么赚钱养活自己的,其实,我想实践的是,不用赚那么多钱,也可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玮玮
◆视频统筹/谢琼
◆图+5、视频拍摄/记者 孙俊军
◆视频制作/记者 陈晨
◆编辑:唐益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10188人浏览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