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浅浅余寒春半。
正值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
百花的生日,
正正是花好月圆。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百花竞放的时节,
南国的木棉早已一树繁华。
乡人视之如宝,树下每有落花,见一朵便带一朵回家,用绳串起来晾晒,或直接煲汤煲粥。可以说,木棉花是广东人祛湿保健的第一法宝。
△高大的木棉,爱与人家相伴。摄影/记者 缪晓剑
广东地区长年以湿热天居多,人们一年到晚煲的汤水、饮的凉茶,皆以清热健脾利湿为主。木棉花既利水湿,又平和清润,即人们说的“不凉不削”,又平常易得,所以大众喜用。
春天这个时候,收集许多木棉花回家晒干储存,或直接到药材铺买回,定时定候取一点煲鲫鱼赤小豆,或木棉花扁豆粥,或者半个月煲一剂五花茶(最常见的凉茶),普通人家就是这样用木棉花保四季平安,称作“看门口”。
【木棉花龙骨汤】
|材料|
鲜木棉花/干木棉花 若干
猪肉、猪脊骨 1斤
姜片/胡椒 适量
|做法|
1、木棉花洗净,肉类汆水
2、将材料放入瓦煲,加清水没过材料
3、煲滚后,文火煲1-1.5小时即可
|小课堂|
1、烹调上要味道平衡有个要领,就是干湿同用(干货与湿货)。湿货的特点是新鲜、时令、有时营养会较好;干货的主要特点是提香、定香。只用其一未尝不可,就是味道没那么好。
2、示例介绍的是“基本款”,一煲经典的木棉花汤还会加入多种同样利水湿的食材,如鲫鱼、赤小豆、扁豆、薏米,再加一个蜜枣去木棉花的涩,如此一煲汤特别鲜美,营养丰富。
3、在广东地区,家中常备一些木棉花,十天半月取10-20克与一小撮米煲水食用,就是一年四季最好、最简单的饮食保健调节。
【春分】
木棉花龙骨汤
-鸣谢-
荔苑隆都菜馆
岐江印象中山菜馆
协助制作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监制/魏礼军
◆统筹策划/詹琪琳
◆文+/阿占
◆视频+孙俊军
◆图+3/孙俊军、+8/缪晓剑
◆配音/冷启迪
◆后期编辑:阿占
◆后期制作:黄艺杰
◆编辑:詹琪琳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