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苑中心小学校长曾文珍:成为孩子的光,让每一个孩子都露出自信的笑脸
栏目:教育 来源: 发布:2022-01-0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中山市柏苑中心小学校长曾文珍。

◆个人简介:东区柏苑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教育硕士、小学德育高级教师(副高级),从教19年,广东省骨干校长、中山市学科带头人、中山市首批少先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广东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等个人荣誉。主持参与11项国家省市课题,出版个人专著《发现教育的智慧---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从这里出发》

走进柏苑中心小学,一眼映入眼帘的便是遍布学校的三角梅。2020年9月上任至今,一年多的时间,曾文珍把这间小小的学校装扮得像一个温馨家园。她利用开放的空间,设置了书吧、休闲座椅、改造了花坛,增加了三个小舞台。这个东区占地面积最小的学校,显舒适、精致、清新。


舒适、精致、清新的校园环境。

孩子们把曾文珍称为“糖果校长”,这个爱用糖果奖励孩子的校长正用自己的方式继承并发展学校。近两年,学校一举拿下了全国篮球特色学校,还获得过击剑项目的全市团体冠军,合唱、戏剧、朗诵等艺术类的展演也不断获得市一等奖,甚至有节目获得省赛一等奖后被推荐到全国参加比赛。

“我们的办学远景是让每一个孩子露出自信的笑脸,努力成为孩子的光,从而让孩子成为身边人的光,成为照亮学校的柏小之光。”曾文珍透露,未来柏苑中心小学将构建充满人文智慧和书香气息的精神家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师生幸福成长,朝着“五育并举精品示范校”办学目标前进。

|谈目标|

成为素质教育精品示范校

创立于1989年的柏苑中心小学,是中山市东区占地面积最小的学校,学校有1582名学生,31个班级以及89位老师。走进学校,发现学校每一个小小的空间能利用的都利用了,中庭的展示版每周更新孩子的作业展示;有限的户外空间被打造成了书吧;放置在墙边的花架,以班级为单位,种满了孩子带过来的鲜花;就连墙上也被打造成了“科普墙”,是一个个科学家的照片和简介……

曾文珍告诉记者,构建充满人文智慧和书香气息的精神家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师生幸福成长,柏苑中心小学将朝着“五育并举精品示范校”办学目标前进。

“我们会致力推进东区‘高位求进,均衡发展’教育总目标,抓实‘一个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两个重点(学生养成教育、教科研训管理)’、‘六项工程(党团队一体化工程、唱响柏小美誉度工程、凝聚人心工程、安校美校工程、名师培育工程、助力学生起跑工程)’,秉承‘以小育大’的办学理念。”曾文珍透露,围绕“成为素质教育精品示范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做了系列改变和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成为素质教育精品示范校”是学校的办学目标。

“精品”中的“精”就是优,她强调,一所学校的优首先体现在师资队伍之上,其次是学校要具有能够唤醒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再者是要有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设施设备。当然,最大的优,体现在学校科学、合理和领先的管理理念。曾文珍到任柏小校长之后,积极推进上述“六大工程”,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基地、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示范学校、中山市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学校、中山市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验学校、中山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中山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击剑)、中山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等称号。


学生在操场运动。

另一方面,在“助力学生起跑工程”中,学生们在各级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中收获满满,合唱、戏剧、朗诵等艺术展演获得市一等奖、少先队员的朗诵节目《红船少年心向党》获得区一等奖推送到市,后被市推荐到省赛获一等奖推荐参加国赛。优秀少先队员李择希演唱的歌曲《我们都是红孩子》作品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共青团等 13 个中央、省、市媒体转发传播。近600名学生在艺术、体育等市、区级比赛中获得了多项奖项。

|谈“名师工程”|

让名教师发挥区域乃至省市的辐射作用

柏苑中心小学是东区建区初开办,作为当时中山市示范性小区花苑小区配套的公办小学,起点很高,特别是在师资的配备上,起初一直是东区教师教研中心校;随着东区经济腾飞,先后高规格新建了多所新学校,柏小为东区各学校的均衡发展输送了大量学科骨干教师,柏小就犹如是东区教育的摇篮,在这里先后走出两位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三位广东省特级教师、一位广东省名班主任,一位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也为东区输送了大量的小学校长。

“学校现在一共有89名老师,其中教龄近20年的老教师就有26位。”曾文珍认为,这些老教师有经验、对学校归属感极强,起到很好的辐射引领作用,学校在教师培养计划上,这些老教师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他们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了一批30-45岁的青年骨干老师。在青年骨干老师的带动下,学校针对新老师启动了三年培养计划,通过邀请名师培训、讲座等形式,在教学风格、与学生相处、论文提升等方面给予他们帮助。“师徒结对的形式是我们学校培养新老师的方式之一。”曾文珍透露,以旧带新,通过每学期的公开课、专家把脉课等形式在学校里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请进来”的同时,也不断创造机会让新老师“走出去”,到其他学校交流学习。


师徒结对的形式是学校培养新老师的方式之一。

对于学校的骨干老师,学校通过资源的投入,搭建更高的平台,让老师发挥区域乃至省市的辐射作用,通过课题立项、学科成果申报、打造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途径打造名师。其中,学校邓慧老师获得中山市传统文化教学比赛第一名语文,赵郭皓教师素养大赛获得市一等奖,将代表中山市出征省小学语文素养大赛。李余仙副校长评为广东省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特级教师。

“由于办学历史悠久,教师对学校的情感深厚,归属感强,爱校如家,奉献精神强,爱生如子,敬业乐群,师德师风过硬。”曾文珍透露,30多年来柏小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很多家长群体就是柏校的毕业生,对柏小认同感强,在学校精神文化方面也一脉相承,有得天独厚的家校联动优势。

|谈“五育并举”|

让每一个孩子都露出自信的笑脸

“让每一个孩子都露出自信的笑脸。”曾文珍告诉记者,学校在教学工作中主要抓住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激发两个方面的工作,针对孩子的教育,学校提出了“助力学生起跑”工程。

“起跑”到底涵盖了什么意义?曾文珍透露,其实学校的“助力学生起跑”工程就是全面贯彻“五育并举”,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强抓学生行为习惯。

曾文珍透露,在习惯养成方面,学校通过口语演讲比赛,数学数字写字比赛,优秀作业展示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形成习惯。

此外,学校也重视让“孩子身体健康、身心愉悦。”曾文珍认为,要实现这两个目的,体育和艺术就是重要抓手,“学校的办学远景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露出自信的笑容。”学校重视体育和美育的重要作用,希望孩子通过兴趣,找到各自的强项,从而树立自信心。


学校的“助力学生起跑”工程就是全面贯彻“五育并举”。

学校也通过学科体验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英语周等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收获学习的成功,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特长,进而爱上学习,激发学习的动力。

另一方面,学校利用两个舞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展示,如朗诵、演讲、儿童剧展演等,通过演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感受文化课的魅力,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双减”政策之下,东区柏苑中心小学制定了五项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且通过公众号向社会进行公告,寻求家长与社会的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去为学生的睡眠、读物、手机使用、体质管理,作业减负,共同去寻求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同时,在管理上,学校对学生在校一日的时间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在确保学生在校时间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更加充实了学生去体育运动的时间,帮助孩子们增强体质。


◆中山日报社云媒体中心 
◆专题统筹:陈浩勤 黄汉英
◆文+/记者 黄汉英
◆图+6、视频摄制/ 陈家杰
◆海报设计:翟莉莉
◆编辑: 黄汉英
◆二审:谢琼
◆三审: 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