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11时,北溪社区一位老人提着空饭盒缓缓走向金溪体育公园的榕树头,在榕树头坐下不久,只见一位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骑着电动车来到老人跟前,笑着喊了一声“曹叔,拿餐啦!”
这是曹叔日常的一天,由于曹叔身体轻度失能,从2018年4月份开始,南区的志愿者便风雨不改地为他送上长者午餐和晚餐。类似曹叔这样的长者南区有25户,至今已经享受免费午餐、免费晚餐超1.1万餐次了。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推进,这一举措将根据老年人需求继续升级提升。
据悉,曹叔属于南区政府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轻度失能。在享受助餐服务前,曹叔一日三餐不定时,经常吃快餐、泡面,或者随便吃点东西应付一下,有时还不吃饭。饮食的不规律,加上喝酒的习惯,导致经常胃痛,身体机能每况愈下。自从有了助餐服务后,曹叔很好地解决了“吃饭难”问题,身体也比之前好了许多。
南区公共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郑先生告诉记者,养老问题千头万绪,问题也很多。比较突出的是独居、失能老人的就餐问题——老年人岁数的增长,买菜、做饭、洗碗等繁琐家务日益成为负担,老人做饭难、吃饭难成棘手问题。
为化解这一“痛点”,南区街道积极推进长者助餐服务。一次助餐就是一次关怀,志愿者在助餐服务中还能及时了解到老人的身心健康情况,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得到及时处理。
除了对符合条件的政府兜底老年人实施全免送餐上门服务(含午餐、晚餐)外,该街道还对一般的健康老人开展的助餐服务,普通社区老人以优惠的价格可自行前往4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就餐。据统计,自2018年4月份以来,南区街道累计为25户兜底困难长者提供了11033次的助餐服务,助餐志愿服务时数达16550小时;而为普通长者助餐为25017人次。
南区公共服务办表示,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近期,该办公室将联合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工开展了一场深调研活动,将统一收集长者们对长者饭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升长者幸福感、获得感。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曾珺
◆图/ 通讯员提供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