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力量/市自然资源局:统筹疫情防控和资源保障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0-03-13


市自然资源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组对全市野生动物重点区域、重点场所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自然资源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做好我市自然资源保障服务。 

发挥“两个作用”汇聚红色正能量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系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 


20名青年党员协调充实到中江高速横栏出口、广珠西线中山南出口检疫防控党员先锋岗,协助镇区把牢“外防输入”的关口防线。
 

●坚守岗位,靠前指挥
严格落实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立足自然资源职能职责,成立组织机构,迅速制定《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突出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和管理,加强源头防控,有力配合相关部门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势头,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和生态安全。疫情发生以来,市自然资源局党员领导干部强化带头意识,主动靠前、深入一线,督促野生动物保护监管措施落实落细,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1月25日以来,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的市自然资源局党员领导干部,仅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就达到15人次以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走在前、做表率”。 

●高扬旗帜,冲锋在前
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关于开展“扬党旗、亮党徽”行动的通知》精神,一接到市直属机关工委发出的党员“战疫”号召时,短短半天时间,市自然资源局85名党员主动请缨、踊跃报名,到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场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20名青年党员迅速充实到中江高速横栏出口、广珠西线中山南出口检疫防控党员先锋岗,协助镇区把牢“外防输入”的关口防线。自然资源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守初心、担使命,坚守在检疫防控关口,活跃在“战疫”一线,用心用情做好信息登记、防疫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叫响“疫情不除、我们不退”的强音,努力在战疫一线筑起同心协力抗病毒的党群同心桥。 

严格落实野生动物保护管控措施

1月24日,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市自然资源局立即成立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负总责,分管局领导靠前深入一线抓,相关业务科室和公安森林分局联动配合,部署开展对全市野生动物重点区域、重点场所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全面排查,阻断疫源疫病“危险源”
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的疫情防控原则,每日派出两个工作小组,对全市涉及野生动物的10个自然栖息地、28个养殖场、26个自然保护地及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场所开展专项检查,迅速对全市28家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全面封控,向其发放《疫情防控期间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告知书》,逐一签订《市自然资源局疫情防控期间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承诺书》。累计封存、隔离、救治野生动物约 46万只/条。加强部门联动,对我市野生动物经营市场、餐厅酒楼等经营户、野生动物栖息地,森林公园等64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清理排查,严禁经营业主对外经营、转运、贩卖和出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阻断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累计出动检查工作人员6993人次,巡查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2995人次;巡查其他野生动物主要停歇地、繁殖地、集中分布地868人次,清理非法猎捕网1755米,未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巡查人工繁育单位304次,巡查市场、餐饮单位18060次。 

●强化宣传力度,坚守野生动物“保护线”
组织工作人员下沉到各镇(区)、各村各社区,走访村干部和街道社区干部,开展防疫信息的排查、巡查、宣传工作。动员联合各镇区林业主管部门采取线上公益视频、科普宣传片、公益海报等形式开展公众教育和普法教育活动,累计出动护林摩托车3000多车次,张贴宣传横幅和海报、发放宣传单60459张,专题展播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决定宣传片,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信息8017频次,科普救治救护野生动物知识,为疫情防控工作积极营造“禁食野生动物、珍爱生命健康”的良好舆论氛围。 

全力支持重点项目落地 

今年是我市的项目落地年,市自然资源局积极贯彻市委十四届第八次全会和全市奋战2020年工作动员会议精神,落实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坚持保民生、保重点、保落地,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发挥组团分局统筹大片区的独特体制优势,围绕全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主动靠前服务、争分夺秒高效推进,全面落实用地规划保障,助力抓好重大发展平台建设,加快塑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格局。

截至目前,在纳入市工信局统计的近期已动工和2020年3月28日前可动工的74宗重点工业项目中,市自然资源局已完成规划许可证审批42宗,完成率超50%,投资额达130.6241亿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79.09%。 

●强化重点项目专项工作机制“一个主心骨”
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亲自组建业务科室、分局工作等微信群,多次通过召开会议、线上沟通、一对一面谈等形式,传达要求、实时了解、指导解决项目存在问题,高位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开展。落实领导负责制和项目包干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经办、一包到底,直至办结,形成重点项目全程畅通无阻、高速审批的“绿色通道”。 

●落实企业主导、政府服务“两个强抓手”
各分局全面梳理“放管服”项目业务办理要求,将业务流程、办理材料及要求、常见问题解读整理成册,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实现了“不见面”预约和办理业务。同时,分局以片区为单位,组织所服务镇区宣讲政策及业务培训,主动为企业及相关部门讲解政策、解答疑惑,实现政策咨询“最多问一次”、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 

●畅通衔接企业、镇区、分局“三条主动脉”
各分局建立“分局长亲自抓,专人全程跟,各环节有人盯”的重点项目全流程督办机制。建立重点项目资料库,形成“一图一表一汇编”,实行重点项目审批进度“每日一报”,第一时间掌握重点项目进度,加快流程审批。同时,构建“分局及办事点-镇政府-建设单位”三位一体的联络沟通机制,主动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存在问题,积极研究应对措施。 

●开辟并联、会审、容缺、承诺“四项加速器”
针对“放管服”项目独有特点,分局推出“并联入件、并联审批”,把条件变更与增容业务从串联式业务转变为并联式业务,实行在窗口并联入件、在后台并联审批,归并流程环节,大幅度缩减审批时限。广泛推行“会审”模式,经办人、复审人、业务骨干集中会审案件,一次性集中会办意见,缩减各环节审查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文/陈鑫
◆图//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十五运会棒球测试赛在中山圆满收官
原创 14466人浏览   2025-07-19
最新!中山防风应急响应降为Ⅳ级
13648人浏览   2025-07-20
港珠澳大桥,计划临时封闭!
11592人浏览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