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山火炬高新区宣传教体文旅系统将民生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落实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求真务实的举措,扎扎实实走好群众路线,主动回应群众新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一心为民
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一方面,火炬高新区从量上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民转公”和校内挖潜扩容,持续增加公办学位,2023年以来共增加近1万个公办学位,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从质上优化教育,创新开展“五育并举”,全面铺开“大德育、大思政”工作,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全员教师参与,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和师生家长的非教育负担,清单化管理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实施师生同餐保证饭菜质量,全面设立法治、交通、健康、食安、消防5类校外职能副校长,扎实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品牌,突出强调学校美学教育等,充分体现了办好教育这项民生实事的行动力和创新力。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深中通道开通以来,文旅热度被点燃。火炬高新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适时推出火炬美食地图、景点地图、文旅消费地图、主题明信片和《火炬你好》文旅宣传片,打造6个工业研学点和4条精品研学路线,通过公交线路实现文旅景点串联成线,形成多业态休闲文旅氛围,展现出一个有范、有趣、有味的火炬高新区。
苦干实干
凝心聚力出实绩出成效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火炬高新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致力于向管理要效率,搭建了宣传线、教体线、文旅线的组织架构,明确了职能分工和人员构成,有效解决职责不明、交叉混岗、工作量饱和度不一的问题,将合适的人员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挖掘本系统每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建立全系统工作信息群,确保管理层的政策、决策直达每一位工作人员和教师,建立起上下同心、团结进取的大集体,凝聚起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火炬高新区宣传教体文旅系统有着一支专业的队伍,由机关办(局)、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以及94所中小学、幼儿园组成。通过人员集中化管理,实现人岗匹配,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大家的进取心和紧迫感。此外,清晰的职能分工和组织架构让大家对这个大集体更加有归属感,工作积极性普遍提升。”火炬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李建英主任(局长)表示。
精打细算
营造勤俭节约良好氛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朴素节俭弥足珍贵,当前所拥有的这份“家底”来之不易,需要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并传承下去,用好每一笔资金、每一个物品。
团结互助,让资源价值最大化。火炬高新区宣传教体文旅系统单位多、资源拥有量大,当前已形成由办(局)机关统筹调配,将各单位部分闲置物品进行循环利用、二次使用的良性工作机制,改变物资一家独有独享的局面。如中山市卓雅学校今年秋季学期因扩班和插班,需要一批课桌椅用于开展教学,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根据各校课桌椅拥有和使用情况,从博凯小学划拨150套课桌椅到卓雅学校,不足部分再进行采购,真正把勤俭节约付诸实践、见于行动。

重新组合,争做勤俭节约标杆。大力倡导适度简约、绿色低碳的良好风气,电脑、桌椅、书架等一些成套物品出现部分损坏时,通过维修及重新搭配组合,继续发挥整体功能。如民众街道浪网小学争取家具厂捐赠,将积压仓库的一批椅子座板和靠背板免费赠与学校,学校重新组合安装,让100度张椅子旧貌换新颜。区中心小学一批申请报废的旧电脑,经教育部门组织人员现场核查,发现其中有的显示器和主机仍可继续使用,重新搭配出13套可用的电脑设备。
严格减控,让支出效益最大化。以节俭为价值取向,一方面。取消部分低效支出,如电影下乡、传媒APP等,让每一笔经费都收获实实在在的效果,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科学管控办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印发《关于落实厉行节约、规范培训事项的通知》,全面增强干部职工的勤俭节约意识,严格执行差旅学习审批制度,减少出差人数和频次,降低会议和培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压减经费支出不是不干事,而是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如今年火炬高新区2024年迎新音乐会、千人徒步游、荷花文化周等活动,基本由社会资助,在活动规模不减、辐射范围不减的前提下,不仅活跃群众文化体育氛围,还有效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展示出火炬良好形象。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