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访谈①|苏炳洪:做好做实“高”“新”两篇文章
栏目:火炬区 来源: 发布:2022-08-24

开栏语:8月12日,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对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作全面动员。

火炬开发区是中山与深圳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也都是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支撑和主阵地。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8月24日起,由火炬开发区宣传办牵头,中山+火炬区频道、火炬融媒体等媒体平台对火炬开发区经科、三大产业集团、住建、治水等部门“一把手”进行访谈,并在中山+火炬区频道特别推出《火炬访谈》系列,聚焦各部门推进“六个一体化”,加快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全力推进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

中山火炬开发区是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于1990年共同创办的国家级高新区,更是中山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统筹中山港街道和民众街道经济发展,行政区域面积约210平方公里。火炬开发区是最早得到深圳客商青睐的片区,作为中山环湾向东发展重点区域,有着深中通道桥头堡的位置优势,更是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融合交汇点。

站在深中一体化的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面前,火炬开发区如何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深中创新一体化?8月24日,中山火炬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局党总支书记苏炳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火炬开发区经济和科技信息部门要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做好做实“高”“新”两篇文章,全力打造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标杆、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


火炬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局党总支书记苏炳洪。

立足“深圳所需”发挥“中山所能”

火炬开发区全力参与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在产业协同、交通接轨等方面加速打造“东承”枢纽,推动深中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苏炳洪表示,火炬开发区要从共同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共同打造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实现深圳落地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合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由区属国企撬动社会力量共同实施开发建设深中创新创业桥头堡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2022年6月,深圳提出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要加速培育壮大万亿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苏炳洪说,火炬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扎实,现已明确健康医药、智能装备、光电信息和检验检测、数字文创、都市农业的“3+3”产业发展规划,面对即将实现的深中同城机遇,对于全面对标深圳市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个未来产业,打造深中产业一体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优势,未来将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立足“深圳所需”,发挥“中山所能”,以“三谷一港”(火炬光谷、火炬药谷、火炬智谷和原药港)特色产业园建设为试点,积极引进深圳链主企业,重点对标深圳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培育和打造深中产业拓展协作示范区园区。

火炬开发区正在推动建设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和广东西湾光学研究院等平台,既是火炬区推动现有产业高质量升级的重大平台,更是为深中产业一体化 “量身定做”的融合发展平台。为“深圳智创、中山智造”提供高水平中试平台,实现产业互补优化、成果高效转化。

苏炳洪说,深中产业一体化,基础在于营商环境、企业服务水平一体化,核心在于结合火炬开发区产业服务体系,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精准服务。火炬开发区聚焦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分别设有火炬工业集团、健康基地集团、张家边企业集团三大产业集团公司,在承担园区运营和产业服务的基础上,对于外地落户项目,重点是深圳转移落地企业项目,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家的“不适感”,甚至实现从全过程代办、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业务拓展支撑等更多专业性、个性化的精准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环深区域服务标杆。例如各职能部门联合支撑实现项目的“拿地即动工”已成常态,“马上办”“行走办”机制不断完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切实为企业纾困解忧。支持深中两地国企通过统租统管、联合改造、直接收购等方式,率先筹集建设一批标准化的高端工业保障房,同时通过产业共同规划、项目共同招引,园区共同经营等方式,全面促进产业空间提质增效,推动深中产业融合发展。

“六个发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火炬开发区是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理应为中山推动深中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探路。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是火炬开发区参与深中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苏炳洪认为,火炬开发区可以从创新区域统一协作管理机制、建立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机制、拓展金融合作、完善生活配套、坚持创新合作、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六个方面重点发力。

创新区域统一协作管理机制需要做好产业政策、招商机制、政务服务三个“统一”。要统筹制定符合深中两地未来合作发展的产业目录,协调统一两地的项目准入标准,按照“就高不就低”或者叠加适用深中两地的原则出台企业扶持政策。要推动火炬开发区纳入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统筹范围,拟定招商“产业地图”,系统梳理重点园区、重点企业清单,制定招商“联合政策包”。要对标前海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事项“跨城通办”,对跨区域项目进行统一授理、并联审批。

火炬开发区将探索与深圳政府、国有企业等合作共建产业拓展合作园区,建立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统计指标统筹分配的收益“共享”机制,探索土地出让收入本地留存,统计指标全额计入两地等双方共享收益的分配方式。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活水”。火炬开发区以建设珠江西岸产业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契机,广引深圳“金融活水”,为产业赋能和升级,形成强大“深圳金融+中山产业”强大融合发展引擎。

生活配套方面,将逐步实现深中两地医疗结算、工伤保险、两地住房公积金缴存互认,加强交通系统对接,航站楼建设,商场等生活服务配套建设,降低两地市民出行成本,让市民生活更加便利,感受真正的深中同城。

苏炳洪说,要加强与深圳科创资源集聚区对接合作,建立常态化联络合作机制,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推动火炬开发区内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和研究力量,加强在关键领域、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共享科研成果。支持园区企业国有孵化载体全面学习深圳先进的产业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经验,探索引进深圳国资平台加入国有孵化载体合作运营,携手共建一流联合孵化载体,争取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在火炬开发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同促进更多深圳科研成果来火炬区转化落地。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姚愉玉 肖晨茜 谭华健
◆图:火炬开发区提供
◆编辑:谭华健
◆二审:周振捷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