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07-18

从叶兆言的《南京传》,到邱华栋的《北京传》,从孔见的《海南岛传》,到叶署明的《广州传》,近年来,城市传记的出版成为一股热潮。

如果说《广州传》和《海南岛传》里的表达,更接近于“文人写作”的方式的话,那么叶兆言在《南京传》里,则体现出“市民写作”的清晰意识,他以一种南京普通市民拉家常式的通俗语言,将南京城的历史娓娓道来。文学家进入史学家的城市史研究版图,也不断提醒城市历史研究者,不能板起面孔研究,需注重志书的可读性和个人叙事。

近来,一部体现伟人故里中山历史的《中山简史》也问世了,读本站在人类文明史的角度,以生动简洁的语言,叙述了中山沧海桑田的变迁和人文社会的演进。既有宏观的人与自然的历史俯瞰,也有微观的人与事的文化探析,在点面结合、人地相融中讲述中山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

在我看来,全球史、国家史、区域史、地方史,其价值并不是一级一级缩小,地方史可以更好地反映国家史,甚至可以成为世界史缩影的典范。要想把地方史写好,手先,地方本身有文本意义,其次,撰写者独特眼光。中山毫无疑问是个独特的研究文本,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是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相融合的地方,中山为什么会诞生孙中山?中山为何在近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这是地缘优势与世界历史发展的选择。而撰写者如何透过宏观叙事,从生活内部展现城市的生命力,赋予其细腻的纹理和时代的温度,让人们明白城何以走来,又将在可见的未来如何演进,这对撰写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人创造了城市,可以改变城市的空间,塑造城市的个性。但人也是城市的过客,城市自身也在不断地生长。在千年互动中,“城”与“人”彼此塑形。真正有价值的城市史研究,也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学术表述,它渴望着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在来路中辨识和寻找未来的方向。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专题统筹/冷启迪 谢琼
◆文+/记者 冷启迪
◆视频摄制/孙俊军
◆视频编辑/黄艺杰
◆编辑:詹琪琳
◆编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