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㉓ 大布村:中山“小延安”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04-2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中山市三乡镇大布小学内传来琅琅读书声。校门的左侧,篆刻了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队长欧初的题字“责任在我心中”。校园外的红砖墙上,黄铜色的浮雕无声讲述曾经的革命故事。漫步大布村,随处可见的是当年的抗战遗迹。斑驳的老墙,还在诉说着昔日的抗战故事。

大布村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山县委和五区区委的活动基地。大布村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孙一之,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兴办教育、办刊救国;郑少康19岁参加革命工作,为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大布村发展了一大批中共党员,发动了一批爱党拥军的家属和群众,抗日游击队的伤兵医疗站、交通站、情报站、粮站等都设置在大布村村民的家中,筑起中山抗日战争的坚强堡垒。

如今,被誉为中山“小延安”的大布村充分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如共和米机放风点、大布学校活动阵地、郑少康旧居、孙一之故居等。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


▲有着丰富红色教育资源的大布学校是滋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

01 | 中山“小延安”藏着革命大乾坤

从大布村委会出发,步行十多分钟后便可来到孙一之故居。作为大布乡第一位中共党员、大布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孙一之,兴办教育、创办刊物,鼓舞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理想的爱国青少年。

故居第一展厅的最中央放着孙一之的照片,他身穿白色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笑容格外灿烂。透过黑白照片,依稀能领略到这位革命先辈的一身正气。20世纪30年代,旅居香港的大布青年孙一之在目睹了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后毅然返乡,凭借自身的学识和父亲孙茂伦捐资奖学的条件,成为了大布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同时,在共产党人、挚友孙康的介绍下,孙一之于1936年3月加入中国青年同盟,不久便转为中共党员,并先后任中共五区工委委员、中共中山县工委委员。利用自己在教育界的影响力,孙一之积极动员、组织大布村乃至三乡一带的师生开展抗日活动,并安插共产党员在大布学校担任教师,以此掩护开展党的工作。

1937年夏,中共党员梁奇达因在广州从事抗日活动被国民党当局通缉,奉命转移到大布学校。孙一之聘任梁奇达为大布学校的教务主任兼教师,以此掩护革命工作,他着手组建中共中山县五区工作委员会,并任工委书记,委员有叶向荣、孙一之。叶向荣当时也是大布学校的老师,后来是珠江纵队第三支队的政治委员。当时,该校成为区委的主要活动基地。

据史料记载,大布村有1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60多名青年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由于中共组织在大布村的力量较强、群众基础好,抗日游击队的伤病医疗站、交通站等都设置在大布村的群众家中。

从位于村口的共和米机沿东安大街深入,10余分钟的步行后即可到达位于西安大街13号的郑少康故居。郑少康在家中排行老三,19岁便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曾担任政治交通员和联络工作者,多次掩护党的干部往返澳门,郑少康故居也成为了当时的一个交通联络站。

当时,郑伯母坚定支持儿子、儿媳投身革命当中,尽管生活清贫,她总是想方设法解决来往同志的食宿问题,中山沦陷初期,许多在三乡活动的同志因工作需要而投宿郑伯母家中,为了让大家睡好觉,她在厅中垫禾草、用门板排大铺,就连中山抗日游击队的伤兵站也常常通过郑伯母联系可靠人家,安置伤员。


▲参加过抗战的林文强老人向记者讲述大布村的革命斗争历史。

02 | 众志成城筑起中山抗日战争堡垒

除了发动当地人民积极抗日,孙一之不忘团结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1940年中山第二次沦陷后,他主动建议拨款在香港创办刊物《今日中山》,并担任社长和编辑,香港报纸中有关中山家乡的内容也会收录其中。身处世界各地的侨胞将其视为一封“家书”,每次收到,他们纷纷往家乡寄回药品等物资以表达支持。

李汉光的父亲李枫是孙一之的好友。“以孙伯伯为代表的那一辈人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和爱国情。言语上,他们很少提及自己的事迹或贡献,但在行动上总将国家利益、民族复兴摆在第一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谈起对孙一之的印象,李汉光说。

记者近日走访大布村时,还造访了当年参与过抗战的老人林文强。91岁高龄的林文强是珠江纵队的老同志,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布人,他深受孙一之以及大布学校教师的影响,入学后就跟着学校的少先队开展宣传。

在林文强家中,墙壁上密密麻麻挂满了黑白的照片。“这张照片里的就是孙一之先生,那一张是我和同学们在大布学校的合影。”缓缓走向自己的照片收藏,林文强依然能辨认拍摄的时间、场景和人物。

“日本侵略军当时在雍陌村驻点,和我们居住的大布村距离非常近。开展抗日活动充满了风险,但大家都不退缩。”即使人小力微、抱不起沉重的枪支,年幼的林文强也乐意为大家跑腿送信。说起那段惊心动魄的过往,林文强依然记忆犹新。

1943年,日本侵略军突然闯进林家的杂货铺中,意外搜寻出了几枚弹药,他们殴打了林文强的父亲,恶狠狠逼迫他交出保存的枪支,幸亏林文强恰巧外出,他的哥哥姐姐躲在了阁楼,几个孩子才逃过一劫。后来,林文强去了香港,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大布村。

林文强是以实际行动体现爱国爱乡、保家卫国决心的大布群众的一个缩影。有了大布群众的支持和协助,抗日游击队如鱼得水,拥有了坚实可靠的群众力量作为后盾,游击队的伤兵医疗站、交通站、情报站、粮站广泛分布在大布村村民家中,大布村亦成为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后勤基地,成为中山抗日战争的坚强堡垒。


▲大布村第一位共产党员孙一之故居。

03 | 红色革命精神在校园薪火相传

始建于1934年的大布学校位于大布村校前街1号,饱经风雨和战火的洗礼,也经历了两次重建,它的旧貌已经难以辨认,但红色革命精神依旧在校园内生生不息。穿过牌坊造型的大门进入学校,正值上课时间,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

1983年,郑少康、孙一之委托林文强发动身处海外的侨胞,资助大布学校的第二次重建。接到这个重要的任务,身在香港的林文强立刻行动起来。然而,要动员大家回国时,许多华侨都担心而犹豫不决,钢筋、水泥等建材的购买同样存在困难。

“郑少康想了很多办法,安排港澳人士回到家乡,我也耐心地一点点说服大家捐款。100元、200元……大布学校第二次重建的资金积少成多,香港的乡亲们总共给我们捐赠了20多万港币。”林文强回忆说。

“大布学校是三乡最小的学校,但红色教育也做得最好。今年2月公布的第四批‘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名单中,中山有6所学校上榜,大布学校就是其中一所。”大布学校德育主任古伟荣自豪地细数大布学校的成绩。古伟荣是大布村人,大学毕业后回到昔日母校教书,对于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他可谓了如指掌。

抗战时期,大布学校是中山抗先第五区区委活动旧址,2008年被中共中山市委公布为第三批革命遗址。古伟荣告诉记者,学校充分运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厚重的革命历史,开展形式多样的“追寻红色印记”红领巾争章活动,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做了三阶段课程。

“在大布学校,一年级的孩子将会接受队前教育,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校史室和孙一之故居,重走大布村的红色之路;高年级的孩子则会开展讲好大布红色故事、唱好红色经典歌曲的比赛,并走到村外进行红色研学;毕业离校前,学生需要接受一次红色文化知识检测,并再度重走红色之路。”古伟荣说,这显示出大布学校的红色教育“有始有终”。

“可以说,每一位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都可以担任村里的小导游。以前,市教体局组织党员来到大布村学习,是一位路过的学校毕业生为他们指了到故居的路。坚持了整整8年,我们的红色教育成效显著。”古伟荣说。

抗战时期,在学校党员教师的带领下,有文化、有理想的爱国青年前赴后继投身革命当中。如今,“园丁”们继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古伟荣介绍,大布学校目前有15名党员教师。

在讲台上,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每名党员教师都会认领潜能生并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越来越多孩子有了喜人的改变;走出社会后,他们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先锋,带领家委们开辟劳动教育基地,带动亲子义工捐赠物资、到公益饭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之际,现任校长简艳与其他党员教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

“大布学校有很好的红色教育资源,是一片滋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既然有这样的基础,我们更应该扎实开展党史教育,创新在本职工作中,坚持党建带队建,坚持为群众做实事,找好办学的切入点,创新活动形式,传承好、弘扬好伟大革命精神。”简艳说。


▲位于西安大街13号的郑少康故居。

04 | 擦亮红色遗迹让革命精神历久弥新

离大布学校不远处,有一座两层高的清末民初建筑,墙上隐约显现“共和米机”四字。厚实的青色墙体经过岁月洗礼变得斑驳。抗战时期,共和米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米机处在村口的公路与进村的路口形成“T”字形的交会处,既可以监视到村口的大路,又可以监视到入村的状况。

抗战时期,日军曾在三乡镇雍陌村设置司令部,大布村临近雍陌村。为了安全起见,党组织在米机设立放哨点,派人在米机门口以卖濑粉作为掩护,监视来往敌军,一旦发现敌人调动,立刻告诉五区区委方便其做好指挥,守住进村的路口,保护村内的共产党员干部和游击队队员。

2019年,三乡镇大布村路线入选中山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的4条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路线,如何进一步深挖红色资源,让伟大革命精神历久弥新,大布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孙海琪表示村里已有了详尽规划。

他表示,接下来将加强党建引领美丽宜居村建设,大布村在2019年成功申请成为中山市美丽宜居示范村,2020年已进行村内的10余个公园建设、3条农路改造以及岐澳古道改造等。

不仅如此,孙一之故居、郑少康故居以及大布村红色浮雕等均已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参观学习。”历经数十年风雨洗礼的共和米机也将在2021年迎来“华丽转身”。2021年,共和米机将摇身一变,成为大布村村史展览馆。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方向。计划加强推进‘门前三包’制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并进行村内旅游资源建设,有效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孙海琪说。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家浩 张房耿
◆图/记者 缪晓剑
◆编辑:唐益 
◆二审:彭晓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2024年中考招生方案出炉
14565人浏览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