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建引领改革创新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8-28

“免费穿梭巴士”让看病停车不再难,“大屏幕智能排队”让健康体检变快了,“银医通自助服务系统”让就诊缴费更便捷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电子票据、智慧医院,还可以“取药免排队,轻松寄到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这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获得了市民的点赞。

上述的创新举措提高服务效能,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只是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建引领打造高水平医院,以人民为中心,助推医疗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山市人民医院在党建引领下不断谋新篇开新局,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激活基层党建活力,推动党的建设和医疗业务深度融合,当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为打赢疫情防控战,促进中山高质量发展、实现“重振虎威”提供坚强的医疗保障。



中山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庆祝医师节。 
 

 

  抗击疫情  
  最美“逆行者”让党旗熠熠生辉   

2020年庚子鼠年的春天,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疫情不期而至,举国上下旋即拉响了疫情防控的警报。

疫情就是命令,是医生也是战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市人民医院党委精英集结,迅速驰援一线C位出战,医院派出了以袁勇院长、姜海明副院长、李斌飞副院长、李建伟主任、袁小玲主任、廖小卒主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民医院高水平专家团队和优秀技术力量支援抗疫一线,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关键岗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袁勇和专家团队在抗疫一线。

市人民医院先后派出47名专家团队支援新冠定点救治医院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其中医院班子成员3人、科主任14人,高级职称22人,博士6人。救治工作中,在全省率先实现第一、第二例ECMO新冠肺炎病人成功撤机。钟南山院士在远程会诊中指出:中山市动用了全市最强的力量集中救治,整个团队非常出色;中山团队的救治工作好比绣花,是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的细心、耐心洞察患者每一个细微的生理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才取得了全省乃至世界首例的成功案例和救治危重经验。

“我是党员,我先上!” “上前线,请用我!”。在湖北抗疫情势最严峻的情况下,市人民医院的众多医护人员在党旗的召唤下,闻令而动,逆行驰援,彰显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缰”的责任担当。

今年58岁的主任医师袁小玲,是一名有多年党龄的党员,得知中山将要驰援湖北她第一时间报名请战,并在出征前说:“血肉之躯谁不怕死?但是人生有三件事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 她直面生死,为国赴难的勇气让现场的人无不动容。

据了解, 在参加中山市援助湖北第二批及第四批医疗队的12名专家团队中,派出其中第四批医疗队9人为ECMO救治团队,均由市人民医院派出,负责抢救湖北当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救援期间,专家们精湛的医术、认真负责的态度展现了中山医生最美的风采。

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人民医院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担当尽责,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冲锋在前不畏风险,抢救生命不惜代价,防控疫情不避艰辛,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在医院党员医生护士不惧危险、奋勇当先、冲锋在前的同时,非党员医护人员也纷纷主动请缨出战,并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目前,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中,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阮宗发、柳蕊和凌晨3点接到通知到第二人民医院参与新冠肺炎重症抢救的叶飞这三位同志,因表现突出被火线吸纳为预备党员。 

  改革创新  
 “红色引擎”添动力促发展   

2020年,恰逢中山市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70年峥嵘岁月,医院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发展之路。

在医院的70年发展历程中,一直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管理各环节,把党建工作融入现代医院管理和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中山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动员会。

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公立医院党建的引领作用,按计划推进巡察和整改工作,党委研究制定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系列党建工作制度性文件、完成了基层党支部换届、进一步推动了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和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等各项重点党建工作任务,不断激活基层党委的活力。

党建工作最终落脚点就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痛点堵点”。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市人民医院以人民为中心,紧跟国家省市深化医改的步伐,全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医院等要求,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

为了减轻病人负担,2010年市人民医院实行按病种分值付费医保支付方式,2016年全面取消药品、医用耗材加成,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医院通过调整收支核算体系,使之与医疗保险偿付方式统一;通过提高诊疗能力,保障医疗质量,提高运行效率,加强药品、医用耗材管理、节约能耗等一系列举措,控制医疗费用,降低成本。按病种分值付费制度下的医院管理模式成为省内同行学习的典范,广东省参照中山模式,于2018年在全省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

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6月开始全面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多维度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对临床科室进行学科建设、质量安全、工作效率、经济运营、患者满意度五个维度的综合考评,根据医院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动态设置专项考核,考评结果直接与员工绩效挂钩,使绩效考评作为一项有力的管理工具,更有效地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提升服务等,引导医院全面高质量发展。绩效管理案例于2019年入选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

同时,积极探索分级诊疗模式。医院牵头联合18家医院组建了以资源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服务衔接为纽带,各单位分工协作的医联体。通过打造“名医工作室”,派驻专家下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技术。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卫生健康局的推动下,作为中山市卫生领军医院,市人民医院获评中山市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未来三年内,将获得市财政3亿元的资金支持,这一政策的落地,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同时,市人民医院还注重从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着手,推出优化看病流程、改善就医感受等有力举措,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落实为民服务解难题。

2015年全市成立医院行政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病历资料邮寄服务、让群众取药不用排队;推出药品邮寄上门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电子票据、网上预约看病、共享轮椅服务等便民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建工作引领下的“以人为本”的关怀理念。

同时,长期以来的看病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群众看病难的突出表现。市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以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金鹰广场落成投入使用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大力推进“免费穿梭巴士”合作项目,有效缓解了看病停车难的问题,促进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文明创建  
  爱心义诊志愿服务彰显责任担当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市人民医院始终把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大力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医院党建工作立足点和出发点,引导全院在职党员亮身份、比奉献、树形象,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

同时,中山市人民医院始终贯彻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医疗健康志愿服务义诊、讲座等活动形式将医疗服务和健康宣传前移到院外、百姓家门口,使优质医疗资源下到基层,在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营造了浓浓的创文氛围。

今年以来,为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委联合各社区开展“创文在路上、党员当先锋”医疗健康志愿服务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多月里,600多人次的党员和医护志愿者深入板芙镇、坦洲镇基层,走进大信社区、民族社区等10多个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培训6次,抗疫分享会4场,义诊10次,爱心送药3次,帮扶慰问2次;累计测量血压、血糖800余人次,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2100余份,服务群众人数超过2000余人。

接下来,市人民医院还将广泛开展创文宣传志愿服务进商圈活动,使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中山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贡献力量。 

  脱贫攻坚  
 “党员医疗队”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全民小康离不开全民健康。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共奔小康、扶贫攻坚的精神,把对口帮扶和扶贫工作各项任务(2013年以来承担18家单位帮扶)列入党委重点工作推进,党委书记、院长袁勇把对外帮扶工作作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重心亲自来抓,推进扶贫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山市人民医院消费扶贫展销现场。

党委发挥“领头雁”作用。及时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等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时间将上级精神吃通吃透,定期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自结对帮扶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和肇庆市广宁县洲仔社区以来,党委书记、院长袁勇亲自领导、亲自部署,多次带专家团队到盐津县调研并落实医疗卫生帮扶工作,多次到洲仔社区深入贫困户家里调研了解情况,指导落实帮扶工作。

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委办公室、公共事业发展部、医务科联合作战,及时制定扶贫工作方案。党委办做好每个季度的入户结队帮扶计划。每个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和群团组织到广宁,深入到贫困户家里,为结队帮扶的33户贫困户发放每户300元的慰问金,同时了解脱贫攻坚的情况,遇到贫困户反馈的问题,都会及时收集信息向党委汇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消费扶贫、医疗帮扶等方面都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把党旗插在了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南到北,从云南省昭通到潮州饶平,市人民医院党员干部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到处都可以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据统计, 2011年至今人民医院共派出180名党员志愿者医生护士组成的医疗队,分别赴潮州市饶平县人民医院、阳江市闸坡镇卫生院、汕尾市陆河县人民医院、中山市三角医院、中山市南区医院、中山市港口医院6家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其中2015年12月中旬,饶平县人民医院已顺利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工作,成为饶平县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周边县区医院相继到饶平县人民医院“取经”,学习创“二甲”经验,在周边地区产生了强烈反响。

在健康扶贫过程中,人民医院党委还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把脉问诊”,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帮扶。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对口帮扶中,针对当地的医疗设施技术落后的情况,为当地医疗卫生发展“输血”再“造血”。创先性建设盐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立“袁勇专家工作站”,为盐津地区几十万人口及时救治提供技术支持,避免了当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今年上半年,市人民医院援建的昭通市盐津县介入中心顺利通过云南省达标验收,于6月22日正式启动,当天,袁勇院长带领专家团队为当地患者开展心脏介入7台,标志盐津县介入中心正式启用,造福当地贫困山区几十万人口。

针对广宁洲仔社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市人民医院筹集捐款20万,用于广宁洲仔持续发展的扶贫项目资金,助力驻地扶贫干部在当地积极开展扶贫创业、扶贫就业等推动工作。

据了解,在帮扶成效上,受援单位在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方面获得全面提升。医院派出的挂职帮扶人员和帮扶团队,先后获得受援当地各类荣誉嘉奖个人12次,集体4次。医院的扶贫专干郑衍泓从2016年到广宁洲仔社区驻村扶贫至今,由于他在扶贫一线表现优秀,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经在当地扶贫驻村支部发展为预备党员。


市人民医院利用公交资源
破解看病停车难问题

 
穿梭巴士在市人民医院内接送患者。 


穿梭巴士路线示意图。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市民开车上医院看病,这给很多位于旧城区的大医院造成很大的停车压力。由于病人找不到车位,车辆乱停乱放,又加剧了交通拥堵。面对停车位“一位难求”的情况下,如何着力破解停车难,缓解交通拥堵呢?

近日,笔者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为解决群众看病停车难这个“痛点”难点,该医院多措并举,创新思维,除了在内部挖潜增加停车位外,今年还与附近大型商场合作共用停车场,让点对点免费穿梭巴士把病人送到医院,较好地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探索新方法: 
 共用附近大型商场停车场解决停车难 
 

为了解决看病停车难和堵车问题,为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市人民医院一直进行不懈的努力。

市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坚持把解决“看病难”问题与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开展巡察整改工作、“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创建”、“高水平医院建设”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相结合,与全方位促进医院中心工作相结合,想方设法从根源解决看病停车难问题。

同时,医院党委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集相关人员对医院推进“解决群众看病停车难问题”工作进行研判,立足医院和周边客观实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务求以最高效便捷的办法解决目前群众看病停车难问题。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人民医院积极与市国土局、规划局等部门沟通,租用康怡特诊北面山地约6600平方米,将可建设用地部分平整改建为临时停车场,开放车位80个,同年对停车场进行改造,通过地面硬化,优化停车位等措施,增加停车位30个。

202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良朋里路段房屋的拆迁工作,并快速高效地对拆迁后地面进行硬化作为临时停车用途,增加汽车停车位52个,增加摩托车停车位120个。

与此同时,市人民医院还积极和交警部门沟通协调,让交警部门每天派出至少2名交警,在医院门前的交通繁忙路口进行指挥疏导,有效地缓解行车高峰时的拥堵。

为了增加停车位,更有效地解决停车难问题。市人民医院在调研中了解到金鹰广场开业以来,在工作日停车场车位每天可提供3500多个的情况后,立即联合石岐区党工委、办事处、金鹰广场管理方和公交集团对开通金鹰广场和人民医院两点间的穿梭巴士进行了多次研讨和磋商,并实地对停车场、路线、站点进行了优化、细化选择。

据了解,金鹰广场安排了中央位置候车区,从地下四层停车场都可以通过专用电梯快捷来到中央位置候车。人民医院安排了穿梭巴士从2号门进到医院最中心的位置下车,下车位置就在内科楼门口,十分方便。 

  ●成效与设想: 
  增设智能立体停车位方便群众停车  

免费穿梭巴士自今年8月3日开通运营以来,每天平均发车48趟,每趟平均11人次,金鹰广场每天为医院提供400多个停车位。

“目前每天只有400多人到金鹰广场,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每天2000人次。”程周坦言,由于在医院是实行免费停车的方式,而前来看病的群众停在金鹰广场的车辆按商场的标准收费,就会造成部分群众不想多交停车费,而选择在医院停车。

程周说,目前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条免费穿梭巴士线路,也是造成巴士空座率高的原因。他表示,近期医院已加强这条线路的宣传,引导更多前来看病的群众把车停在金鹰广场。

“很多年轻人知道这条线路后,就选择把车停在金鹰广场再坐巴士去医院。”他相信随着市民就诊到金鹰广场停车习惯的形成,巴士乘客的数量还会继续提升,将很大程度上继续缓解看病停车难问题。

程周表示,解决大医院停车难是个民生工程也是系统工作,要多方努力多方配合才行。下一步,医院设想学习上海等大城市的经验,对所有进入医院的车辆进行停车收费(包括医生的车辆),通过收费制度的改革,倒逼前来车辆停在附近的停车场。

同时,还拟在医院附近增设6层的智能立体停车场,预计可以增加近180个停车位,缓解一下停车难问题。

此外,医院还考虑在城轨北站、全民健身广场等有大型停车场的地方开通免费穿梭巴士线路。

“我们破解停车难的思路,就是通过利用公共交通资源替代群众自行开车前往医院,从而避免了大量车辆停放的问题。”在采访的最后,程周如是说。


◆文/蔡伟强 冯蔚学
◆图片由市人民医院提供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6027人浏览   2025-07-17
原创 13838人浏览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