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丨且浅唱·咸水韵填竹枝词
栏目:人文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3-09-08

△以咸水歌韵填入竹枝词,融入古香山水岸风景。
[点击视频↑↑] 

烟雨霏霏,白露苍茫秋波隔
且听秋风吟

宜人的白露节气,在清秋的感伤中,独显其美。优美凄婉,莫如歌唱——

香山秀出南海壖,四围碧水涵青天。
渔歌菱唱不胜春,桂楫兰桡镜光里。

这是一首竹枝词,香山明代大儒黄佐《石岐夜泊》选句。此句所描写的是香山水岸的风貌,水面广阔,水色如镜,更有渔歌飞动,桨橹欸乃。香山是如此秀美,倚于南海之滨。

说到水上飞歌,必然想到我们的“土味情歌”咸水歌。歌者有开阔嘹亮的声音,真挚跌宕的情感,唱出一种水上人的心声。他们唱歌解忧、解闷、抒怀,传情达意,唱得直白又不失婉转悠扬。地道的咸水歌古老、朴实。


丨小榄双美桥

这期《节气风物记》特意做了一种尝试,用咸水歌调,填入文雅的竹枝词,请来东升胜龙小学通晓咸水歌的洪翠心老师试唱。事实上,咸水歌是一种即兴的歌谣,唱心声,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身边任何事物都可以即兴编唱,十分灵动。

本次选取的竹枝词,有意选取古人描绘香山水乡风物的古诗,宋元明清,历代的景致与风物人情均以领略,比对之下发现,诗词曲中,古香山与今天的水乡风情,一些天然的属性仍然绵延长久。

※※※※

以下列出五首描写香山风物(或疍家)的竹枝词——

(1)长有渔歌牧笛声
万顶中间螺髻青,人家环绕住升平。
鹤汀凫渚虽烟雨,长有渔歌牧笛声。
(元代香山县令黄棠作品选句,原名:香山八景之长洲烟雨)

(2)渔歌菱唱不胜春
香山秀出南海壖,四围碧水涵青天。
渔歌菱唱不胜春,桂楫兰桡镜光里。
(香山明代大儒黄佐《石岐夜泊》选句)

(3)天公吩咐水生涯
天公吩咐水生涯,从小叫他踏浪花。
点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疍户》诗选句)

(4)橹声摇曳夕阳中
绕堤烟树影空蒙,飒飒菰蒲战晚风。
一片清溪流水活,橹声摇曳夕阳中。
(清道光香山诗人杨大玉(举人)《舟晚》诗)

(5)棹讴
高树有声风在顶,行人无影月当头。
隔林犬吠闻村柝,远浦渔归识棹讴。
(晚清香山著名诗人黄绍昌(举人)《月夜烟洲道中》选句)


丨渔民出海打鱼(摄于南朗崖口)

本次填入前三首,组成一篇意境丰美的词章,描述水乡生活诗情画意,物产富饶,渔歌牧笛,安乐太平——

(一)香山秀出南海边,四围碧水涵青天。渔歌菱唱不胜春,桂楫兰桡镜光中。第一句原文为“南海壖”,第四句原文为“镜光里”
(二)天公吩咐水生涯,从小叫他踏浪花。点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三)万顶中间螺髻青,人家环绕住升平。鹤汀凫渚虽烟雨,长有渔歌牧笛声。

如此将咸水韵融入竹枝词,以一首竹枝词为一段,共三段。洪翠心老师第一段使用大罾歌,以“妹呀哩”作喊句,腔调婉转、抒情;第二、三段分别使用不同速度的改革高堂歌,其中第二段使用密集节奏编唱,使其生动活泼、含蓄风趣,第三段使用宽松节奏,带出悠远意境。

※※※※

竹枝词,是一种诗歌体裁。原为巴、渝一带民歌。经过漫长时间发展后,竹枝词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是借竹枝词格调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

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故与地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它常于状摹世态民情中,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对于小社区的研究,有着极为特殊的学术价值。有的竹枝词也相当于一地的风土志。


丨小榄双美府,现为小榄镇非遗展馆

本次,洪老师来到河网密集的小榄镇,一处古桥旁——双美桥,以及一旁的双美府。这里曾经也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当然现在也是,只是比之旧时显得稠密逼仄。也仍然有埠头显示其从前千真万确的水乡生活。

双美府曾是一处显赫的府第,现为小榄镇非遗展览馆。双美府余下的旧建筑群,现时组成一个音乐文化街区,分别有唱片收藏音乐俱乐部、音乐沙龙舞台、声像博物馆、美术馆、咖啡馆。洪老师来到这里自然是倍感亲切。无论是气氛怀旧的留声岁月音乐俱乐部,抑或新开放的展示各种形式声音资料的声像博物馆,又或是非遗展览馆,洪老师在其中流连良久——都是她感兴趣及与专业息息相关的事物。最后,她在桥上及留声岁月俱乐部的老房子里唱了这首咸水韵的竹枝词,重重风景交缠碰撞,使她产生了奇妙的感受。


丨小榄双美府音乐文化街区,今年6月开放的声像博物馆,展出各种与声像有关的古老物件,对声像发展的历史在此细细领略一番。

洪老师是土生土长的东升人,在东升胜龙小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习、传承咸水歌第八年。她觉得身上肩负着保护、挖掘、发展咸水歌的责任。洪老师在教学中多以高堂歌为主,采用民歌最基本的口传形式教学,侧重咸水歌的运腔。也有将咸水韵融入古诗词,学生唱得朗朗上口,甚至将咸水韵结合语文象形字中谱曲《猜字歌》,曾登上省级舞台。还尝试过将咸水歌以戏剧的表演形式展现。

今天,她带着咸水歌在水乡的古桥旁与另一些音乐或音乐的形式、载体相遇,一切皆是可能。

※※※※

统筹策划:阿占 舒饭 孙俊军
编导:舒饭丨采写:詹琪琳
图-视频摄制:孙俊军
翻译统筹:廖薇丨翻译:甘颖丨设计:陈思理
翻译校对:Donald Kepple 廖薇
协助拍摄:东升胜龙小学
小榄留声岁月音乐俱乐部
出品:中山日报·海外传播中心·香山文化研究院


编辑 詹琪琳  二审 冷启迪  三审 徐小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