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深情
栏目:人文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3-09-04

本期主题:记忆之歌

树叶落下,季节飘过,唯有记忆永恒。9月,早已立了秋,逐渐成熟收获的季节,又喻示着回忆与思念的不经意到来。

今年我在中山日报做着一档《四季读书》的栏目,尝试跟随时节挑选相应情绪感受的书籍,列一个小小书单,伴着时间读书。从立春开始,说爱情,说孤独,说离别,女性主义,东方美学,阅读,旅行,诗歌,小说……如此种种,我发现大部分其实都是人的回忆,一点一点咀嚼时光。我们透过这些书写,读着彼此的心境。唯此,记忆转成文字成为时空交织的密码,只要阅读,便能进入那个时空细看究竟。

-四季读书-
白露-书单
《追忆与思念之歌》-陈远
《一炉烟火》-刘绍铭

《四个春天》-陆庆屹
《我的辩词与梦想》《我们律师》-张思之

-世间的珍贵-

《追忆与思念之歌》-陈远

今年春天时分,陈远老师的又一本书出炉,《追忆与思念之歌》,是2020年至2022年期间他在报刊专栏的选集。

陈老师是本地熟知的一位良师,明年他将步入八十人生,他沉浸音乐世界六十余载。大家最熟悉的是他于1979年创立的乐力音乐协会,1987年开始主持的电台节目《名曲博览》,1995年成立的乐力合唱团和1997年成立的中山市儿童合唱团,这些各种类型的音乐活动至今每周进行着。缘此,当聆听陈老师对时间的表述,听者会有一种甚是奇妙的感受,他会平平常常地说:“中山市儿童合唱团成立25年,四分之一个世纪。”这样说来,他的乐力音乐协会也差不多经历半个世纪了。

认识陈老师的人都知道他记忆力相当好,与音乐相关的种种,国内国外、本地外地,各种人名地名事件年份,他总可以脱口而出,少有差错。记忆力好是一方面,而好的记忆力是有条件的,一是有心记住,时常念记;二是心思纯正,心无旁骛。去年春分天气,陈老师带着乐力合唱团50名歌唱者来到五桂山虾窝岭一个天然的山坡林地里,唱萧友梅先生创作于1922年的艺术歌曲《问》和《南飞之雁语》。“《问》问世100周年,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歌曲之一。”陈老师当时接受访问时说。这么一个闪耀的光点,在众生芸芸之中可能根本不会有人记得,而在萧友梅先生的故乡,过了一百年,有一个人记着他并为他做特别的纪念,想想真是动人。这便是陈老师心中的“追忆与思念之歌”。

陈老师总是能把一个事情长久地做下去,这也是他的一个可贵之处。从2000年始,陈远受邀为澳门日报写副刊专栏,平均一周两至三篇的写作量保持至今,一年出稿100多篇。一个人如果做一个事情做超过20年在当今看来就很了不起了,陈老师是几样事情分别坚持数十年——两个合唱团分别每周一次集中练习,电台音乐节目每周一个小时的频率,加上每周的报纸专栏。大量的输出,必然需要知识大量的储备摄入,陈老师几十年便如是读书聆听,在岁月里慢慢地积累。他获得知识的方式多是最传统的,并不像我们。翻开他《追忆与思念之歌》这本集子,两三年间的每篇千字左右的文章,多数都是围绕着音乐和与之所及的人和事,写世间他知道的关于音乐的一切,而且是他觉得值得分享出来的经典。跟着陈老师去看去听,会发现世间的珍贵。

陈老师一直都有把他的文章结集,看他以往的文章,再看他这些年所思所写,会看见人到了古稀之年怎样对世间情分的感念与爱惜,包括一草一木。这次书名取自集子中一篇同名文章,看似平凡,却字字准确地概括所书写的内容,这的确是陈老师一辈子沉浸其中的事情,并随着时间的层叠加进,愈发情重。

-无常是人生常态-

《一炉烟火》-刘绍铭

回忆有声音、有味道、有颜色,各种各样的形态,我极爱看香港学者刘绍铭的散文集子,他集学者、翻译家、作家、文学评论家于一身,文章见多识广、妙语连珠,轻松俏皮。手上翻着他的一本小书《一炉烟火》便是如此。他自己就借本雅明的话语“一个文人必须随时准备好迎接城市生活中的下一个传闻、下一句俏皮话或下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来形容自己的状态及由是产生出来的文字特点,“说现代文人与城市的街头巷尾有一种文化共谋的关系。”作为读者和仍然靠写字吃饭的人,多少也读出一种凄然与虚无。这系列文章也是作者常年的报刊专栏结集。今年1月4日,刘先生去世,享年89岁。留下“清幽的学问”“清楚爽脆”的作品和一炉烟火的境界。

《四个春天》-陆庆屹

岁月悠悠,在陆庆屹的纪录片《四个春天》里,记录着自己老家四个春天的故事,但看下来,是春夏秋冬的故事,人生的春夏秋冬。反映的是西南小城独山的平凡生活,但角度独特,截取四个春天相同的景物、相同的人,年复一年的平常生活,尽管如此,像任何人一样,生活依然悲喜交集,无常就是人生常态。同名书《四个春天》,将建议在看完纪录片之后来阅读,将能更好地回味片子里的生活况味。如果是改编作,一般我总是固执的希望看完书,再看电影,这次例外。

   
《我的辩词与梦想》《我们律师》-张思之

回忆来自于情深。被誉为“中国律师的荣耀和良知”的张思之先生去世已一年多,张思之被形容为“人格完善与优美”。所著《我的辩词与梦想》收录的一篇篇“黑铁时代发出的黄金般的辩词”,见解超拔,逻辑缜密,更有字里行间遮掩不住的激情。“这些辩词甚至不是用语言文字写就,而是浩然正气凝练而成。”姐妹篇《我们律师》收录张思之大律师散见各处的散杂文,文采斐然。有闻则听,行者思之,仍有一种旧式文人的风度才情。

统筹策划丨廖薇  文丨阿占


编辑  詹琪琳  二审  冷启迪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