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迹”行 游中山丨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的历史故事
栏目:岐听 来源: 发布:2021-11-2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言听“迹”行  游中山

用声音探寻历史,用故事传递真情。欢迎大家走进中山市博物馆推出的全新栏目“言听‘迹’行 游中山”,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是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的历史故事。   

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位于中山市石岐区莲兴社区莲塘路8号,原为三进的郑氏宗祠,也称“郑三公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 ,现存一进。该祠曾为中山县第一小学分校校址,现为中山市机关第一幼儿园活动室。

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240平主米。歇山顶,覆有绿色琉璃瓦,正面有四根檐柱,内部有四根金柱,正脊两端各有龙形吻兽,四条戗脊端部有龙形兽件。建筑前有门楼,为砖墙、歇山顶。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宣告破裂,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共中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28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派巡视员周松腾、李冠南到中山九区重建中山县委。1931年1月,县委书记李冠南被国民党特务劫持,在广州红花岗遭杀害。从此,中山县委与省委失去联系。面对严峻形势,中共中山组织严格执行上级指示,党组织活动转入地下状态,但仍坚持斗争,进行土地革命,红旗巍然不倒。1936年10月,中共中山县支部恢复重建,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宣传抗日。

1937年初,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在此成立,是抗战初期广东地区中共组织中最早重建的县委,全县党员人数约30余人。同年8月,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撤销,中共中山县委员会成立,孙康任县委书记。1938年底,县委在此处还举办了第一期党员骨干学习班,为发展组织和开展抗日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正是从这里出发,中山县的共产党员集结起来,跟随中共中央的指引,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辟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逐渐成为中山县抗战的中流砥柱,带领中山人民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关于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的历史故事,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朗读者:闫政(中山市博物馆)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市博物馆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