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迹”行 游中山 | 侨立中山公医院历史故事
栏目:岐听 来源: 发布:2021-02-0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言听“迹”行 游中山

用声音探寻历史,用故事传递真情。欢迎大家走进中山市博物馆推出的全新栏目“言听‘迹’行 游中山”,希望通过栏目和大家一起去探寻中山历史文化的踪迹。

侨立中山公医院历史故事

1916年,原籍大涌的美国华侨、加州大学医疗系学生萧江河提议在家乡兴建香山公医院,原计划学成归国救死扶伤,可惜在毕业那年因车祸身亡。他的姐姐萧悔尘本来在读教育,为完成弟弟未竟的事业,她毕业后在叔父萧桂荣的协助下,成立“美洲华侨创办香山公医院筹办处”,在美洲各地奔走募捐,后携款回家乡准备建医院。                    

她先是在孙文中路觅得一址,但面积显然不够。后得到中山县县长唐绍仪(1931-1934年在任)支持,说服唐家父老将邻近属唐家子弟就读的“厚光书室”以半价让出;还获得萧瀛洲的后人支持自愿提供水关街的萧宅“兰陵别墅”。医院使用捐款40多万美元,在1932年破土奠基,1934年落成使用,取名中山侨立公医院。医院坐南向北,占地约1500平方米,包括主楼、附楼和花园。主楼为钢筋水泥三层建筑,附楼为两层建筑。初办时设院长1人,男女医师各1人,药剂师1人,看护长1人,看护士1人,看护生1人,会计1人,男女工8人。医院开创了中山县西医医疗事业的先河,在当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西医院中堪称一流。萧悔尘亲自出任董事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萧悔尘发动学生成立救国分会;组织宣传队上街宣传,发动募捐支持在黑龙江坚持抗战的义勇军。1938年,日军开始入侵中山,中山县全民动员展开抗日斗争,侨立医院员工全力救助我军伤兵。

经过亲友极力劝说,39岁的萧悔尘在1939年离开中山,回到美国结婚。她虽然身在美国,仍然不忘战火中苦难深重的祖国,组织华侨上街宣传,发动募捐支持祖国抗日救亡。中山光复后,她得知医院在沦陷期间遭受重创,特地在1949年托人带回一批医疗器材捐赠给医院。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县人民政府接管医院,医院旧址改为县委机关办公地点。1984年9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决定筹办中山市博物馆,地址就选定为中山侨立公医院的主楼,经装修和筹集展品后,于1986年正式开馆。2006年,原中山侨立公医院的附楼改建的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19年侨立中山公医院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下期言听“迹”行 游中山,将为您讲述《中山纪念图书馆旧址的历史故事》。



◆朗读者:闫政(中山市博物馆)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市博物馆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9516人浏览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