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栏目:岐听 来源: 发布:2020-10-1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在民风淳朴的乡下,一到除夕的十二点,家家户户便迫不及待地点燃鞭炮,爆竹声声,几乎震天,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而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厅中大桌上、红盘里盛满色彩斑斓的水果和各式精美糖果,各方宾客济济一堂,共话家常。

小孩子在过年时候恐怕是最没有压力的了,不用上学,睡到自然醒,有崭新的衣服穿,有吃不完的美味佳肴,还可以兜红包兜到盆满钵满。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阿妈会在拜神时扎上碧绿的芹菜,希望家中孩子读书勤勤力力,更希冀来年里一家人勤勉上进,即使没有聪慧的天资,只要肯做,绝对有得食。

一把绿意葱郁的芹菜寄寓了多少农家人对于生活的盼望和理解啊!

芹菜一般分为旱芹和水芹,岭南地区用作供奉的往往是身子粗硕、肉身肥厚、叶子稀疏并且呈锯齿状的旱芹。而《诗经·小雅·采菽》里的“觱沸槛泉,言采其芹”,说的就是水芹。

《诗经·鲁颂·泮水》里有这样的句子“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说的就是当时泮水之边有泮宫,是鲁国的最高学宫,也不知从哪一年开始,读书人若取了功名,到孔庙祭拜时,得在大成门边的泮池采些芹菜插在帽上。因此古代的读书人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采芹人。

所以,别说南粤大地的乡下阿妈没文化,她知道祭祀时祈求孩子上进用芹菜,而没有用其他的蔬菜,这是有原因的。其实,民间更有真智慧。

在乡下,阿妈喜欢种点芹菜。春雨过后,大地一片湿润。黝黑的泥土中芹菜的长势比较喜人。薄烟似的小雨笼罩着高大的芹菜,更显得她亭亭玉立,青嫩诱人。远远望去,地里垄间,如同站立着一位位不枝不蔓的小家碧玉,含羞不语。等到阿妈收菜时,小镰刀一挥,砍去头尾碎叶,“哧啦”放进箩筐里,一个个出落得干干净净的小美女这才舒筋活络一样,手手脚脚叉开来,洁白的底部是白胖的脚丫,青绿色的茎是修长的手臂,好不舒展可人。

我不太喜欢吃芹菜,因为它的味道有点呛鼻。但酒店中的芹菜经过焯水之后,点缀上金灿灿的玉米粒、洁白的百合,清爽宜人,观感美妙,我才会吃上几筷子。

春天雨水特别充沛,芹菜长得茎嫩叶鲜,味道最是香脆。我的妈妈喜欢将芹菜去叶留茎洗净后,切成手指长短的寸段,先放入滚烫的糖水里焯一下,迅速捞起沥干水分,加入见火即熟的本地腊肉,大力翻炒,片刻可以出品。没有繁复的手艺,芹菜本真的清香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又充分吸收了腊肉的肥腻油水,香气扑鼻,爽脆过人,肥而不腻。杜甫有诗说:“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吃着芹菜,想想那些文人墨客对于芹菜的赞颂,口中咀嚼的芹菜似乎多了几分诗情画意和隽永,倍添美味,本不太喜欢吃芹菜的我也会忍不住夹几块吃,似乎琢磨出其中的万般意味来。

现在,我也为人母了。只是忙乱的工作冲淡了许多构筑诗意生活的心思。很多时候,饮食能简则简,过年习俗能免则免。真是担心,自己如此随意的性格,会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瑰宝都抛弃了。

就拿芹菜来说,如果吃时和孩子聊聊,让他知道曾有文人骚客为它深情吟诵如此动人的诗篇,拜祭时选用它是因为古代鲁国有无数的读书人曾无限钟情于它……那么,孩子口中咀嚼的芹菜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芹菜了,有色,有形,有味,还有悠久的故事,如此动听、美丽、诗意。这岂止是一场简单的口味之欢,更是一次中华文化的深刻熏陶。

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得益于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项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古老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上古的史载,存在着流传的价值,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我想,是时候跟孩子一起做芹菜炒三丝或者其他菜肴,和孩子一起在深夜时分,月朗星稀之时读读那些关于芹菜的旖旎诗句。


◆朗读:心灯如月
◆图片:网络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自然课堂:南方民间草木笔记》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