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挂灯贺添丁
栏目:岐听 来源: 发布:2020-09-2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祠堂挂灯贺添丁

正月十一的早上,天上飘着毛毛雨。阿玲等宝宝睡醒,就忙着给他穿衣打扮。喂过宝宝后,自己还来不及吃早餐,她就赶紧与公婆一块,抱着宝宝来到横栏镇三沙村的“百姓庙”前。这时,庙外已齐聚了几户人家,每家都抱着一个小男孩。

这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隆重的集体贺灯仪式正要举行。

正月十一忙“贺灯”

《香山县志》有记载:“正月灯节,添丁者挂花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约俟清明则焚之,曰结灯。”中山人称生男孩为“添丁”。旧时生产力低下,男女地位不等,家庭对男丁非常看重。男婴的诞生被视为家族的香火得到延续。据悉,开灯这种喜事习俗在中山的沙溪、大涌等一带均有流行。“各处乡村各自例”,年近80高龄的横栏镇三沙村村民冯伯告诉记者,当地人称此为“贺灯”。作为集体欢庆的活动,贺灯仪式往往热闹一整天。先是以舞狮助兴,欢欣鼓舞,随后抬出金猪,祭拜先祖,祈求福佑,并在家中、庙内挂上崭新的纸扎灯笼。当天,生产队(现为村民小组)里的贺灯仪式从早上八点持续到下午两点。下午四五点时,添丁的贺灯人又凑份宴请乡亲,众人一直畅饮到入夜。席间常备红鸡蛋与姜醋等食品。届时,燃放烟花、鞭炮,并由村民代表演唱咸水歌传递全村的祝福,歌词的大意多是恭祝添丁者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生意兴隆等。

在三沙村,随着村中各家开枝散叶,人口增多,以往全村集体进行的贺灯仪式,近几年都是由村民小组各自进行。冯伯说,不同的村民小组对贺灯日的选定有别,有的选择正月初九,取意“长长久久”,大部分则选择在正月十一举行。

小庙挂灯拜先贤、祭壮士

122日这天,我们来到三沙村的百姓庙。它又叫做“接源社”,被村人视为祠堂,一年一度的“贺灯”仪式就从这里开始。

蓝墙,朱梁,小庙的深浅一眼望尽。庙内左绘“龙凤呈祥”,右画“功成名就”,正中一幅百子千孙图。案上供奉社稷之神,两边各奉十杯茶、十杯酒,寓意“十足收成”,寄托着农家的朴素心愿。我们在阿玲家所见的八角纸扎灯笼与去年贺灯的灯笼一并挂在庙的右角。在小庙附近的两棵古树上,同样悬挂着崭新的纸灯笼。冯伯介绍,纸灯笼均是在古镇一手工艺人处定购的。灯笼上绘有玩耍的孩童、寿贵添丁等图案与字样,做工精巧,色彩鲜艳,好不醒目。

娘家小榄的阿玲首次参与贺灯仪式,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百姓庙前拜完状元之后,一行人又到一处遗址祭拜“壮士”。在冯伯的引导下,我们找到这座废弃的碉楼——青砖裸露,墙壁开裂,两棵榕树以其苍劲的根须把小屋紧紧环抱。时值春季,墙头上探出未经岁月的新绿。室内,在那艳丽的纸灯笼下方是一地的灰烬,旁边立有小小的牌位,写着:烈士灵(实为“陵”)园十一兄弟之神位。

从冯伯口中得知,这座碉楼本有三层高,日寇侵华期间,为避免它被日军空袭,被拆至一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有十三位村民被囚禁于此,最后除了两名壮士幸免于难,其余全部被烧死。为纪念壮士的牺牲,后人一直将其供奉,并将遗址保存至今,在贺灯时专门祭拜,希望子孙如先人一般英勇。

生男生女观念改变

从百姓庙到烈士灵(实为“陵”)园,中间我们经过一处工地。冯伯说,这里本是一处鱼塘,现正进行下水道建设工程。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成为小村里的新建住宅区。“那房子没人住了。”冯伯指着一些房子告诉我们,一些村民在外工作,并搬到了城区居住。但在“贺灯”的时候,不少人都会回来,那空寂的房子又会热闹起来。

在三沙村,“贺灯”已经延续了上百年的历史。据了解,在中山一些地方“开灯”习俗沿袭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和“破四旧”拆祠堂的原因,这个习俗逐渐消失,但后来又逐渐恢复。刚恢复之时,除了新生儿,还有三岁、四岁甚至十五岁的男孩前来补贺。

依照惯例,“贺灯”仍然只为家添男丁的人家举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村民在生男生女的问题上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思想。阿玲表示,他们年轻人早无所谓生男还是生女,参加贺灯仪式主要为了尊重家中长辈与传统习俗。村里的一位阿婶也很高兴地告诉我们,她有两个孙女,虽然没有机会参加贺灯,但家人都觉得“现在生男生女都一样”。

在冯伯看来,今时不同往日,在旧时代,村民希望生男丁,是为了传宗接代、养儿防老,但今天社会不同了,“即使没有儿子为自己养老,还有政府养活自己”。


◆朗读:潘思平
◆图片:廖薇 黄凡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