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千秋色
栏目:岐听 来源: 发布:2020-09-0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灵动千秋色

走进南朗镇崖口村,一派青翠碧绿的田园景象。天正下着淅沥细雨,远处的山上烟雨迷蒙,恍如人间仙境。宁静秀美的崖口,不愧为“广东最美乡村”。63岁的谭浩彬精神矍铄,他是崖口飘色传承人。他说,每年农历五月初六,崖口都会举行飘色巡游。浩浩荡荡的队伍,绵延于乡间田里几公里。

田间穿走的巡游

在崖口飘色的队伍中,打头阵的,是打头锣,两人抬着个大铜锣走在队伍前面,洪亮的锣声震天。接着是头牌、掌扇和罗伞,每一件都是精美绝伦的刺绣杰作,有些更是粤绣精品。随后就是最受瞩目的飘色,稚嫩的幼童打扮成各个民间故事人物,化上传统的粤剧妆容,戴上假发,穿上戏服,在纤细的色梗的支撑下,如仙人一般,凌空“飘”于田野上,在密密的锣鼓声助威下,显得活灵活现。每板色都是二层色或“千秋色”,“千秋色”中两名“色芯”坐在灵活的色梗上轮流翻转,令飘色更添动感。谭浩彬说,这是崖口飘色的特点之一。崖口本有九个小自然村,旧称“崖口九堡”。现存八堡,每堡都会派出飘色队伍参与巡游,同时也会派出醒狮,穿插于队伍之中。走在队伍中的,还有花枝招展的文巡,由村里年轻貌美的少女打扮而成。

而崖口的板龙舞,则作为压轴表演,走在队伍的最后。一般舞动的龙,多以竹、藤、木条等材料扎制成龙头、龙骨,再用布制成龙袍。而崖口所扎成的龙,龙身和龙袍则用木板一块一块拼凑而成,再彩绘上龙鳞。因此,崖口板龙在重量上比其他的龙要重,体积要大,从而导致了舞动的动作不大,多以巡游方式进行,比较讲究祭龙、出龙的仪式。近年来,崖口板龙在扎制上,做了一些技术的革新,在扎龙身时,改用纸板而弃用木板,在龙身的下半截改用布料作龙袍,但脊梁上的纸板则用铜片作龙鳞,在当地被称为金龙。

现在的崖口飘色,与昔日的几乎没什么差别,同样的热闹非凡,同样的浩浩荡荡队伍绵延。其实崖口的飘色队伍,由八堡的飘色队伍组成,所有的飘色道具,都由各个自然村收藏保护,村民当然对这些“自家”的东西呵护备至。

近年来,各堡都培养了不少飘色工匠,令飘色队伍能够不断壮大延续下去。现年90多岁的飘色大师谭炳发,至今仍然为飘色劳心劳力,指点制作。

村民们也十分支持飘色活动,每年开始前,村里都要挑选“色芯”。每到此时,村里的家长就陪伴自己的孩子参加面试,视能当上“色芯”为一种荣誉。原来挑选“色芯”十分有讲究,首先必须选46岁的儿童,然后看他们是否够“精灵”,太文静就不能活灵展现飘色人物,但调皮好动的小朋友也未必能当上“色芯”,因为还要看他们是否够胆,是否敢于坐上“色梗”。“有些小朋友平时很调皮,但一坐上去就吓哭了”,谭浩彬说,“有些小朋友非常渴望当‘色芯’,未被挑选上后,当场就失望得流眼泪”。

“耍菩萨”纪念“活菩萨”

崖口飘色相传源于唐贞观年间的“耍菩萨”民间祭祀巡游活动,当中还伴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崖口一带因海啸而瘟疫流行,一对谭姓夫妇免费发给村民药汤服用,被村民誉为“活菩萨”,后他们因制药和采药而累死。为了纪念他们,每年在农历的五月初六举行巡游祭祀“耍菩萨”的民间艺术活动,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民间艺术发展到宋代,村中长者认为每年端午用竹纸扎好“菩萨”巡游太呆板,于是,村中习武之人从舞狮“骑驳马”中得到启示,木偶巡游的表演形式演变为在木箱中用铁枝支撑,让人穿上戏服作“菩萨”装扮装载巡游。

发展至明代,崖口的人口增多,自然村落也发展了多个,每年的“耍菩萨”活动,变成以小孩装扮成各种民间故事、历史典故的人物巡游。由于小孩被固定在木箱的幼细铁枝上,随着巡游队伍被人抬着行进,一步一颠,远看似飘行,而铁枝上的人物,装扮色彩鲜艳,村中人起名为“飘色”而沿袭至今。后来,崖口飘色在传统固定“色芯”的工艺上,改变为活动“色芯”,从一层“飘”发展为二层“飘”,更似在乡间旷野上腾云驾雾。到明代晚期,民间艺人创作了“活动色芯”的形式,称为“千秋色”,“色芯”可在木箱上自由翻腾,精彩绝伦。

“文化大革命”期间,飘色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许多道具都被破坏,连1929年制造的绣有孙中山头像的头牌都被用作被套,屈尊替人捂身子保暖,所幸未受大伤害,最终也能恢复头牌的尊贵身份。不过也有人偷偷地保护这些传统艺术品。生产队就曾将部分色柜用来储粮,令这些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文化遗产能够幸免于难,至今依然年年“出色”。


◆朗读:清荷
◆图片:冯卫权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9394人浏览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