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晃明∶首位血溅中山抗日战场的共产党员
栏目:岐听 来源: 发布:2020-08-1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关晃明∶首位血溅中山抗日战场的共产党员 

关晃明,原籍广东南海,1919年出生于香港。其为人诚朴热情,积极进取,尤爱足球运动,且球艺高超。关晃明就读于香港英皇书院、在校期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得教师器重和同学爱戴,被同学们尊称为老大哥。七七事变后,抗日烽火燃遍了祖国大地,关晃明和其他爱国青年一样,怀着满腔热血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行列中。他夜以继日地宣传抗日救亡救国的道理,发动学生参加抗日运动,在学生中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为追求真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思想觉悟提高很快。1938年夏,驻香港地下党组织吸收关晃明为中共党员。不久,他被党组织指派到香港学生赈济会(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工作。自此,关晃明走出校门,废寝忘食地奔走于香港各院校之间,在学生中进行组织、宣传、募捐等活动。

广州沦陷后,香港学生赈济会在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和中共地方组织的引导下,动员青年奔赴抗日救国的第一线。香港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加者众,先后组成四个"回国服务团"。关晃明任第三团副团长。1939113日,关晃明等随团出发,经澳门、江门、鹤山等地到达曲江,参加第四游击区干训班集训,之后被调派到第一游击区(简称一游)司令部(驻中山县)政训室所属政治队工作,任中共特别支部副书记。

在艰险的地下环境中,关晃明仍坚持做党组织的发展工作。如在集训期间,秘密发展了罗雪峰入党。到中山后,又发展了王培燊、王锦鎏等人入党。至此,该支部(一游地下党支部)成员共9人,约占政训室全体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均由黎民惠、关晃明单线联系。

集训结束后,于19394月,黎民惠、关晃明等人被调派到第四战区第一游击区司令部政训室所属的政治队工作。政训室是司令部的高层政治枢纽,因此能及时获得国民党内部的机密。除想方设法得到情报及向地方党组织传递信息外,关晃明亦积极团结国民党左派,促使他们共同抗日。此外,还在国民党军队士兵中开展抗日救亡等宣传教育,逐渐在一游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进步力量,对促成中山的国共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97月和9月,日军先后两次进犯中山横门。在一游政治队工作的中共特别支部成员积极发动国民党中山县守备部队参战。914日,关晃明带领运输队给中山县守军运送粮食,途经大岭村时,遭敌机空袭。敌机一阵狂轰滥射,并投下大量杀伤弹和燃烧弹。运输队队员由于缺乏战地常识,顿时慌乱不堪,四散奔逃。在这危急关头,关晃明不顾个人安危,一面沉着冷静地指挥救护队员疏散隐蔽,一面命令运输队队员卧倒,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队员分开隐蔽在村外的大水沟内。敌机失去了目标,继续在低空盘旋侦察,气氛十分紧张。一名队员沉不住气,突然跳出水沟向村边疾跑,关晃明见状焦急万分,大声呼喊快卧倒。同时一跃而起,飞步冲到那名队员的身边,全力将其按倒在地。就在这时,几枚炸弹在附近爆炸,那名队员脱险了,而年仅20岁的关晃明却再也没有起来。

关晃明牺牲的消息传至香港后,他的亲属及爱国人土、青年团体和学生组织十分悲痛惋惜。他们在孔圣堂为关晃明举行了1000 多人的大型追悼会,到会的人们无不伤心落泪,全场啜泣声不绝。关晃明为国捐躯的精神激励着香港地区的抗日民众,全港再次掀起抗日救国的群众运动高潮。


◆朗读:陈秋滢
◆图片:网络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挺起钢铁的脊梁:大革命及抗战时期中山红色故事》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日报社召开2023年度通联工作表彰会
原创 11632人浏览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