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湖北
人在南方
一场疫情,将生活的步履按下暂停键,仿佛在生死边缘,让人不敢爱,也不能恨。
我是地道的湖北人,但在疫情期间,在随时经历生死离别的危险日子,我成为苟且的幸运人,蜗居粤西小村,度过了近一个月的宁静时光。
每天网上的疫情信息如洪水泛滥,众说纷纭,我保持沉默,能说什么呢,一个出巢的游子,流着祖上的血脉,听着故土的乡音,又怎能对生病的故乡说三道四呢。
有悲恸,也有感动。看到更多的是逆行的光,感人的画面,如坚守的身影,为赴战疫削剃美发,别夫弃子的医护人员,没有豪言壮语的衬托,只有逆行时士气高昂的悲壮。正是这些人间的天使弃小家为大家,无畏生死,从全国各地飞往武汉,飞往孝感,飞往荆州,飞往湖北每个需要他们的城市,竭尽全力地与病毒搏斗,方能让我那父老乡亲们得以救治。
谢谢!除了谢谢,我无法从汉语字典中找出更为合适的词。
正如一张露天值勤者无暇衣帽积雪的照片,一张苍茫的素描,一句“谢谢你,平凡的中国人!”感动了无数的你我。
多年来,从未在小村呆上这么久。带回晚睡的习惯,我们俨然成为村中异物,惊扰了夜的安宁。好在生活可以从简,一日两餐,爱人主厨,我和儿子分工涮碗,婆婆每天和村中老闺蜜六婆聊得欢。六婆已八十出头看上去仅六十多,六婆家种的甘蔗成为儿子的最爱,门前那棵老荔枝树又开满了花,树下小木凳上手持甘蔗的少年已长大,吃蔗的滋滋回声让人顿感时光倥偬。
村上春树说,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对人生很多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手中落下去。这是我在小村第一次读村上春树《1Q84》小说记住的一段话。故事由天吾代笔改写小说《空气蛹》获奖开始,牵引出成长,人际关系,不可思议的三个月亮,小小人,猫城等一系列故事,宛如让人经历一场神秘的灵魂瘟疫,所幸主人公青豆和天吾最终穿越了铁栅栏,逃离了第三世界,迎来了爱情的曙光。
正因为生命不可违,宝贵的东西像时光一样,会从手中滑落,我们已渐学会珍惜。
像果园珍惜春天,花朵只有不遗余力地绽放,方能有盛夏的果实,秋天的甘甜。
每天徒步山中,铺天盖地的花香,我成为最奢侈的山客,看白鹭横空而过,雉如孔雀开屏,斑鸠群起群落。看山火点燃荆棘,这天然的骨头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为即将开垦出的果园让道。
看放牛的阿公悠闲地坐在田埂上听广播、哼小曲,春耕机嘟嘟嘟地铧过稻茬田。看弯腰的农人种花生,种甘蔗,从菜地挖生姜,摘碧绿的菜蔬。看天真的孩子在地上拍打篮球,生起的篝火映红老人沟壑纵横的脸。看一条溪流蜿蜒而下,我却不知它去向何方。
看林中放倒的几棵桉树,安静地由几条红布,几根铁丝捆绑成防疫栅栏。想到曹植曾作七步诗定生死,而地上写着斗大的“外来人员禁入”成为护村符,栏外栏内两世界,栏内的小村仿佛桃花源中的雷池,外人不可逾越半步。七十多岁的老村长,成为村庄朴素的神,驾着铁毛驴精神抖擞地来回巡逻。
我有时在房中写诗,有时在阳台上网络办公,诗是无用的,但网络中的那些数据库,代表了工业制造的宣言。宣言的背后总有碎碎念的感动,比如公司为员工发放疫情假期全额工资,老板亲自开车为员工订餐,取餐,只有经过患难与共,人间的春天也更绚烂吧。
从早春到惊蛰,光阴从指间滑落。从粤西到中山,生活又按原途起步。但生活中却多了口罩,多了探温枪,多了75%酒精,84消毒液。多了更耐心的叮咛,期待和祝福。
在南方眺望北方,故园的江河已解冻,樱花也已绽放,由滚烫的爱诊治过的春天正大踏步赶来。
◆作者:章晖
◆朗读:鸿琨
◆图片:网络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