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客之归 ——记马达加斯加归侨岑思亮
栏目:岐听 来源: 发布:2020-07-0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非洲客之归

——记马达加斯加归侨岑思亮

194810月,10岁的岑思亮与哥哥、姐姐三人一起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回到祖国。当时国内仍是战火连连,但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马达加斯加位于远离中国的印度洋,是世界第四大岛。18世纪末,梅里纳的统治者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1896年,法国人用武力控制了马达加斯加,并废除了梅里纳君主制。从1896年至1960年,法国对马达加斯加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1960626日,马达加斯加独立,建立马尔加什共和国。

19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有中国人到马达加斯加做生意。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从中国沿海地区招募劳工到马达加斯加修建公路和铁路。到20世纪三十年代,马达加斯加华侨人数已相当可观。大多数的老华侨是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顺德、南海前去谋生的,他们坐船经毛里求斯、留尼旺,一路迁徙到马达加斯加,而前往马达加斯加岛的香山(中山)人却少之又少。

岑思亮的父亲16岁就从顺德来到马达加斯加,经过一番艰苦奋斗,有积蓄后便开了一家不大的铺子,里面吃的、用的、穿的应有尽有,生意不错。马达加斯加一年四季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各类野生水果繁多。春天,大量鲨鱼浮游海上,蔚蓝色的海面变成黑压压一大片。马达加斯加盛产鱼翅,价格不贵。岑思亮的父亲便做起了出口生意,鱼翅、酒、香料(丁香)是他最大宗的出口商品。

马达加斯加资源丰沛,成为富足者的天堂。马达加斯加原住民容易满足现状,他们讲究享受的习性给了辛劳的华人极大的发展机会。当地华人从一无所有,一条扁担就能挑走全部家当的底层,靠着吃苦耐劳和马达加斯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迅速站稳脚跟,赢得当地人的信赖和尊重。有的华人还与当地的土著女子结合,产生了第一代的混血华裔。

和其他华侨一样,岑思亮的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国,把亲友乡人援引到马达加斯加。父亲家中的七个兄弟全部都到了马达加斯加,数十年后形成了庞大的岑氏家族。现今的岑家后人,大多散居在南美、毛里求斯、加拿大,留在马达加斯加的至亲已经很少了。现在,遗留在马达加斯加的华人墓地还有36座岑氏先人墓。

岛上没有学校,当地人也不知道要读书识字学文化。在马达加斯加生活的华人,在外讲法语,回到家里就一定要讲中国话。家长都希望孩子们不忘中文,顺德话在此大行其道,俨然像是马达加斯加的另一个顺德县。

1921年,岑思亮的父亲和几位华侨商人成立了一个“拥有股票,可变资本和办事人员的公司”,公司建起办事处── 一座木结构房屋作为本公司职员及子女的学校。

学校初创时,华人的生活还非常艰辛,许多还是靠给法国人做苦力或者经营小农产品谋生。但他们有的捐粮,有的捐衣,有的捐大米,众人齐心协力,硬是办起一所叫“兴文”的学校。岑思亮的父亲热心捐款捐物,是这所学校四位创始人之一。岑思亮的七个兄弟姐妹都在“兴文学校”学习过中文,父亲一直教育儿女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兴文学校的校歌写道:“中华国民,责任日重,无论海内海外,也是相同,我们要做时代的先锋!兴文习武,加紧用功,大家努力,不要放松!同心同德,齐向前冲,把时代的轮子,向前推动!”可见爱国主义的办校宗旨,更突显出华侨及后代对教育的期冀。

此后,无论马达加斯加政局如何变化,华人的生活如何艰难,这所学校从未停办过。兴文学校后来改名为“中山学校”,那是岑思亮离开马达加斯加回中国以后的事情了。学校初办时只有19名学生,到1954年增加到629人,1962年还增加了中学部。从初办时只请华人私塾老师教三字经,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综合性岑思亮(前排左)姐妹五人 私立学校,学生人数已经超过800名。虽然华人子弟只占10%,但随着中国的强大,以汉语为必修课、三字经为教学内容之一的中山学校仍然吸引着许多生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特别关心在马达加斯加的华校。从1987年起,广东省侨办开始向该校派汉语教师。之后,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也向该校派来志愿者汉语教师。中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馆还帮助解决了资金,建成了新校。

岑思亮还记得,1945年抗战胜利时马达加斯加华侨狂欢的情景。她钻入到一个用竹和布扎的“蚌”里,一张一合地舞动着在街上游行。人们把准备过年用的鞭炮全都拿出来燃放,兴高采烈的庆祝活动持续了一个星期。小小年纪的她,从那时起就把“祖国”两字深深地烙在脑海里。岑思亮和兄妹们都出生在马达加斯加,父亲希望子女长大后回国读书。父亲去世后,岑思亮和哥哥、姐姐按照父亲的遗愿回到祖国。当时离开马达加斯加回中国是有五年期限的,五年内回马达加斯加还会保留身份。回国时,三名兄妹都买了回程票。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家里的大人询问他们是否回去,岑思亮决心留在祖国继续读书。

1953年,岑思亮考上华南师范学院附中,从初一读到高三。1959年,她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196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清远教学。1980年调入中山纪念中学,1986年调入市华侨中学直至退休。在教育战线上,岑思亮心地善良,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她工作勤勤恳恳,競競业业,忠于职守,成绩突出。1987年,岑思亮当选为广东省生物学会理事。

岑思亮的丈夫林华简是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室的大夫,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婚后更是恩爱有加。夫妻俩都是中山市的政协委员。岑思亮曾在中山纪念中学当教师,丈夫林华简是纪中毕业生,他们的两个儿子,还有孙女都是纪中的学生,一家三代“纪中人”,很是传奇。

岑思亮留在马达加斯加数十年的三哥岑思敏,加入了法国籍。他会法文,又会中文,先是为法国人打工,后来自己做红木生意。岑思敏热心侨社的工作,在华侨中很有威信,是当地的侨领。19863月,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马达加斯加时,岑思敏作为华侨代表,受到李先念的接见。岑思敏关心祖国建设,曾应中国国务院邀请两次回国观光,一次是到北京后游览各地,另一次是参加上海世博会。他对祖国很眷恋,顺德侨办每隔三年就请他回祖国观光一次。前几年,他决定回到中山养老,岑思亮请了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保姆细心周到,他很满意。20172月,岑思敏90多岁高龄去世。

如今岑思亮儿孙满堂,夫妇俩过着悠闲宁静的退休生活。每天全家人齐聚,一桌围坐十人进餐,其乐融融。


◆文字:陈迪秋
◆朗读:刘红健 
◆图片:《侨路》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侨路》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日报社召开2023年度通联工作表彰会
原创 10404人浏览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