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莉||再无“屐齿印苍苔”(记忆/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谢先莉 发布:2024-04-18

今天我读到了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的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不由得想起了童年穿木屐的情景。继而百度了木屐的历史,没想到木屐传承悠久,连圣人孔子都穿过它,它的来历更可以追溯到晋文公和介子推之间的传说故事。惊叹之余,我和年近八旬的双亲聊起了木屐,从而唤醒了更多的记忆。

记忆中的木屐,是穿鞋直接套进去的鞋具,类似于现在的大号拖鞋。一只木屐一斤多重,老人孩子穿着走得很慢,也很费劲。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父亲在小学当老师,据他回忆,那时的学生,条件好的,下雨天穿木屐上学,条件一般的,身手敏捷的学生踩高跷上学,条件差的,就往鞋上缠一层塑胶纸,走着走着往往就踩烂了,鞋子也打湿了。

那时,一双木屐的出品,需要木匠、铁匠、皮匠三人合作。木匠先做鞋底,鞋底形状像船,脚尖部位略微上翘,中部均匀分布的两排木齿突出半寸高,这样做好的木鞋底,称之为“船子”。然后就需要铁匠了,铁匠得打好专门的铁钉,一头尖另一头方。一只木屐要钉四颗铁钉,用锤子敲打铁钉的方头,使铁钉的尖头从底部木齿向上穿透,然后从上将尖头弯折敲平,这样铁钉就牢牢固定在木底上了。铁钉的作用主要是防滑,其次是减少木底的磨损。有了安装好铁钉的“船子”,下一步就需要皮匠出手了。皮匠根据木底的大小,打样后裁相应大小的鞋面子,有牛皮的也有帆布的。裁好了皮,可以用牛筋把牛皮和“船子”缝合在一起的,也可以用鞋钉钉在一起。如果想更结实,就在鞋面脚尖部位包一层薄铁皮。

鞋面和“船子”缝接好了,就要用到楦头了。那是一个和前脚背相似的木头,塞进半截靴头套子里,使之撑起来,再上桐油,底和面都要上两三遍桐油,一是为了增加使用寿命,二是为了防雨效果更好。待两三天后,桐油干了,鞋面也撑成型了,一双木屐就完成了。

我之所以清楚制作木屐的流程,是因为我的二爷爷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皮匠,他的拿手活就是制作皮鞋和木屐。

那时农村还是集体制,村里的牛死了,村干部就请二爷爷去处理牛皮,然后根据牛皮的面积计算,可以做多少双木屐,然后分配到每一家几双,这样就一家家上门去做。一般一位皮匠搭配一位木匠。需要的铁钉提前预订好。做一天木屐只收一两块工钱,吃一顿饭。二爷爷做工很细,速度慢,但大家都喜欢请他,因为质量有保证。

后来,土地承包到户了,二爷爷到街上供销社门外摆了一个小摊,接做鞋子和木屐的业务。木屐是那时农村家庭的标配,下雨天是木屐载着我们风里来雨里去。我的记忆中,家里有好几双木屐,但大部分是大人穿的,有上学的孩子也会配木屐。

儿时的雨雪天,我常常穿了木屐去邻居家串门,到了别人家,木屐要脱了放在门外,偶尔走时雨已停,忘记了把木屐穿走,往往就丢了木屐,便被大人责罚。一双好的木屐,需要十几元呢,属于家里的贵重物品。冬天谁都渴望有一双合脚的木屐,那样穿着厚厚的棉鞋,直接往木屐里一套,就可以出门随处走动了。

木屐的寿命有的可达几十年,因为大部分是牛皮面子的,而且每年都会在夏天把它洗干净,上两遍柚油,相当于年年翻新一遍。如果铁钉掉了一个,就会走路不稳甚至于摔倒,只需要提着那只有问题的木屐,去皮匠那里补上一个铁钉就好了。

我上小学四年级之前,雨雪天都是穿木屐上学的,但是到了1988年左右,雨鞋普及了,我就慢慢不再穿木屐,就从那时起,木屐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到如今,想找到一双木屐都很困难。

老妈听我问起木屐,她说:“我会做,要不要给你做一双?”我连忙说不要。轻便的雨鞋更好,而且现在都是水泥路,那在泥土里一步四个钉印的木屐,在城里已经找不到属于它的路。我只是想念那一段既清苦又温馨的旧时光。

木屐无声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可是,它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印迹却一直在诗词里流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是惋惜再也见不到“屐齿印苍苔”这样唯美的场景了。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5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